自我同一性和抱持行环境

欣霖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现在上大学的自己看到亲戚朋友的上初三孩子不想读书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2月5日下午4点,弟弟(两家爸爸是亲兄弟)提醒我下午李大大(伯伯)在,一起去吃饭。这里说明一下:在我初三的时候,也是叛逆不想去读书,初三我也是个坏学生,上网逃课,学习成绩很差,初一学习还是在前几名,到初三就落后到几乎垫底水平了,当时爸爸也是打算放弃我一样。</p><p class="ql-block"> 好在家里的大大(爸爸的亲哥哥)和大妈妈,他们的眼光更加长远些(这也和他们的知识水平有关),看到我的情况也很着急,所以就请了这位李大大来开导我。</p><p class="ql-block">如今这一幕仿佛重新上演,以前我是亲身经历者,现在我成了第三人旁观者,仿佛回到从前,看问题更加通透了。这可能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当时来这我还不知道今天的“主角”并不是我,以致后来到场知道是大大朋友的孩子。介绍一下背景:约在当地太保山脚下一家农家乐,听对话了解到,“问题”孩子现在初三,不想去读书。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处在叛逆期阶段,也是孩子个性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孩子处在迷茫、困惑。父母如果还用教育小学孩子那一套来教育孩子并不适用。</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想把这个问题从三个角度来讲述,一是李大大的角度,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曾经帮助过很多想我这样问题的青少年,在这个问题他也有自己独有一套的方法。</p><p class="ql-block">二是精神分析的理论角度,从理论来定位对这个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法可能更为宏观一些。</p><p class="ql-block">三是当年我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和一些长辈并没有注意的细节提出自己的见解。</p> <p class="ql-block">经过我的提炼</p><p class="ql-block">李大大的看法:现在的孩子都是非常有智慧的,<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不好是因为不会教</span>。他提到当年自己的例子,在以前做老师时,班里有两个孩子一直没教好,他让这两个孩子上讲台,将教棍交给他们说:你们打我吧,或许还能让我突然明白怎么教你们。虽然幽默但也明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找对方法。</p><p class="ql-block">他说<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聪明的孩子要用笨方法来教</span>,聪明的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知识一下子就能理解,但是很快就忘了,就仿佛像浮萍一样,扎不了根。你的笨方法就是要慢,反反复复重复,让他记住,知识就扎根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我在学习心理学有两个点我觉得在这里也适用-----<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自我同一性危机</span>和<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抱持性环境</span>。就是在青春期的时候,一个青年人在这个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那么如果他不能完成这个自我同一性,那他就会出现危机,最糟糕的会表现为同一性混乱,稍次一点会表现为同意性阻滞,就是说他同一性的一半被强迫停下来了。然后这个人在人格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他现在是想学医的。在医这个问题上呢,把他的人格和各方面统一起来。当然他本来有这个想法。但是她要经过一系列的尝试。</p><p class="ql-block">艾瑞克森,他强调,在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他必须有一个扮演各种角色的尝试。在这个尝试的过程中找到自我的同一性。而且这个尝试过程中是不应该被打断的。可是我们家长太积极了。经常会用自己的经验来打断我们的孩子各种角色扮演的尝试。然后给他指出一条路,说你现在必须干什么,必须考什么,必须学什么。你才有出息。如果这个孩子不听,从自我同一性角度来讲,倒是件好事情。她自己跑出去离家出走了,她自己去闯荡世界去了。他倒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同一性。而那些听了的人倒是出了问题。他的人格当中就会变得退缩、犹豫,怀疑等等问题。那么这样一种问题在精神分析角度有没有类似的答案呢?</p><p class="ql-block">精神分析认为父母的任务是给孩子穿大鞋,让孩子在这个范围里尽可能多的不被评论。</p><p class="ql-block">温尼克特所说的抱持性环境。定义就是在孩子的发展的过程中间给他肯定,如果他搞不定的话就给他帮忙。给他一个保护呵护的空间,是帮助他而不是代替他。</p><p class="ql-block">举两个例子。<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个例子是在《狮子王》中,辛巴,那个小狮子说,我是森林之王。老狮子就说你是森林之王。这就是对他状态的肯定。</span></p><p class="ql-block">一个例子是,<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个孩子坐在父亲的肩膀上说我是世界的主人。就在这时一架飞机起飞,然后把他吓得屁股尿流。一个不抱持性的父亲就会趁火打劫的说:你刚才说自己是世界的主人,现在飞机起飞就把你吓成这个样子。你算了吧。我们知道很多父亲都这样做,其实是父亲健康自恋的不足。他需要贬低别人来满足。特别是贬低自己的孩子是最方便和最没有危险的。但是真正伟大的父亲。这个时候就会把他抱在怀里,接纳他的害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总结:抱持性环境,给孩子一些空间,孩子总会犯错,害怕,在经过学校的教训以后,父母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呵护他,原谅。当然不是放纵,这位“问题”少年父母都是体制内人员,遵纪守法。老话也常说,父母是怎样,孩子不会坏到哪里去,父母应该在害怕和恐惧孩子身后做坚强的后盾。</span></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事实的确是这样,在学校中你犯错会被教导主任骂,被班主任骂。回到家之后还要被父母责骂甚至打,自然就会生出不想读书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  从我的角度来看:</p><p class="ql-block"> 从这位少年,在问到目标是什么?以后想要做什么?都不知道。父母在解决问题是喜欢加一些东西进去,就比如帮助孩子选择目标,但其实是多此一举的。人格发展在早期就已经基本决定,在心理测试中有四种体质,这对于孩子选择以后的人生发展方向或许有帮助。毕竟自己的真实感受不会骗自己。</p><p class="ql-block">精神分析是将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挖掘出来,而不是强加东西进去,所以精神分析更加持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