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p class="ql-block"> 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创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3041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98900平方米。2011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首批国家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之一。2018年11月被教育部正式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是山西省现有两家全国中小学生研学营地之一。也是晋北地区一所集社会实践、研学实践、国防军事、劳动实践、科技创客、运动拓展、营地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 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教育部等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文件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2020年5月11日-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文旅厅2020年7月23日发布的《“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实施方案》重要精神,推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深度融合,积极组织开展“游山西·读历史”研学实践教育从大同营地出发……</p> <p class="ql-block"> 2020年疫情肆虐的一年,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应对疫情,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今放起寒假,不能带领同学们外出研学,但是老师带你们一起线上研学,领略一下研学线路的乐趣及意义。</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泉山吗?如果不知道,今天就让老师带同学们学习一下红色研学线路中的大泉山。</p><p class="ql-block"> 大泉山村,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大白登镇下辖村,位于大同市阳高县城南12公里处,该山海拔1200米,大泉山交通便利,地形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旅游区总面积18.37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大泉山这里曾是汉高祖32万大军迎击匈奴、刘邦和先头部队被围困七日七夜的地方,公元前200年的“白登之战”是中国统一后与匈奴第一次大战即受挫,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我国现代水土保持技术的发源地,“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面旗帜”。</p><p class="ql-block">这里—1955年毛主席为《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批示而使这里的大泉山闻名全国。</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历史名人故事荟萃,民间文化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世界长寿之乡”。</p><p class="ql-block">这里—记载着我们民族的足迹。</p><p class="ql-block">顽强的树,不朽的根,永远的旗,励志的魂!</p><p class="ql-block">同学们看看,大泉山有多少美誉和沧桑的过往!</p><p class="ql-block"> 在1955年12月,毛主席欣然命笔,题写下了《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的按语,充分肯定了大泉山人治理荒山保持水土的做法和经验,为一切水土流失地方的治理和开发指明了一天路。由此,名不见经传的大泉山引起了全国关注,成为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一面旗帜,被誉为中国水保发祥地。大泉山彰显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群策群力、务实创新的精神。大家看到那座山就是大泉山。</p> <p class="ql-block">凤凰台整个建筑建于1994年,距现在快有30年时间。</p><p class="ql-block"> 现在跟着老师的步伐:(开始上山,从山下到山上共有139级台阶,毛主席批示的按语字数也正好是139个,当初施工时就是按照“一字一级”的思路设计的,意在提醒拾阶而上者,要念念不忘毛主席的教诲,做好或支持造林绿化和水土保持工作。</p><p class="ql-block"> 大家看到山道两侧的树木大部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栽种的,它们见证了那段艰苦奋斗的创业史。</p> <p class="ql-block"> 现在大家看见高进才纪念碑了吧,这就是为纪念大泉山水土保持治理功臣之一、原村党支部书记高进才而立的纪念碑。大泉山治理的另一个功臣叫张凤林,他于1937年流落到此,与1945年来到这里的高进才一起研究治理水土,后来加入了大泉山村的合作社,植树造林的力量不断壮大。</p><p class="ql-block"> 路也是新修的,去年在山上新修了2条17公里生态旅游路,通往景区的道路达到六条4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大家看到我们脚下的这片树林,有松树、柠条、杏树等等,这是一片典型的混交林,混交林与压条法、挖大坑填客土等方法都是大泉山人民总结出的山区造林绿化成功经验。大泉山的树木有上百个品种。日本绿色地球网络的高见邦雄在大泉山考察后评价说:“大泉山在中国华北地区是一座树种最全、绿化最好的名山。”</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大泉山干部群众创新、总结出的水土保持“八连环工程”,打土谷坊、筑沟头埂、掏旱井、挖卧牛坑、鱼鳞坑、修水平田等保持水土不流失,至今都有适用价值,这也是大泉山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大泉山又是省第三批廉政教育基地,阳高县把大泉山作为机关党员干部义务植树造林的认领地。</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大泉山展览馆,建于2007年,为全方位、全景式展示中国水保第一山的风貌,县里投资2000万元在大泉山村北新建了标准化展览区,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下半年可投入使用。现在的展厅由沙盘模型、照片展板、实物陈列三个部分组成,如实地记录了大泉山人民艰苦卓绝、治山治水的奋斗历程。 </p><p class="ql-block">首先,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个沙盘模型。</p> <p class="ql-block">大泉山景区有8座山头、84道沟,面积8.2万亩,规模绿化年年都在搞,去年力度更大,完成投资4460万元,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大泉山流域绿化面积突破了6万亩。新增绿化面积不在模型范围,大家刚才在凤凰台上和来的路上已经看到了。</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大泉山展览馆,出了展览馆向右,就是我们刚登完的凤凰山,有镌刻毛主席批示的汉白玉石碑、改土治水功臣高进才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北边这座山就是白登山,相传历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围”就发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白登山旁的这条沟曾是北魏皇家狩猎场。</p><p class="ql-block">这座山就是景区主峰大泉山,海拔有1200米,山上这座庙叫凤泉寺,是在原来奶奶庙的旧址上重建的。</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咱们去看照片展板。</p> <p class="ql-block"> 大泉山景区有8座山头、84道沟,面积8.2万亩,规模绿化年年都在搞,去年力度更大,完成投资4460万元,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大泉山流域绿化面积突破了6万亩。新增绿化面积不在模型范围,大家刚才在凤凰台上和来的路上已经看到了。</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大泉山展览馆,出了展览馆向右,就是我们刚登完的凤凰山,有镌刻毛主席批示的汉白玉石碑、改土治水功臣高进才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北边这座山就是白登山,相传历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围”就发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白登山旁的这条沟曾是北魏皇家狩猎场。</p><p class="ql-block"> 这座山就是景区主峰大泉山,海拔有1200米,山上这座庙叫凤泉寺,是在原来奶奶庙的旧址上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咱们去看照片展板。</p> <p class="ql-block">人物照片:这位是张凤林,这是高进才,这是高进才参加第四次党代会与陈永贵、李顺达、申纪兰等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崖打窑照片:这是过去咱们北方丘陵区常见的“崖打窑”,冬暖夏凉,隔热御寒,老百姓称之为“神仙洞”。当时,张凤林和高进才就住在这里。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中,能有这样一个栖身之所已经很不错了。原来窑洞的前门脸儿并非砖砌墙,是后来为保存好加固的。</p> <p class="ql-block">竺可桢等人照片:1955年开春后,大泉山迎来了一拔又一拔学习考察者,有前苏联专家查斯拉夫斯基,左云、右玉、平鲁3县168个公社的乡村干部,中国科学院竺可桢、林镕等著名科学家,以及参加当年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的广东、四川、福建等10个省的17名代表。这些是考察人员留下的手迹和影像资料。这说明在毛主席批示以前,大泉山在国内外已经有了很大影响,而绝不是一夜成名的“绿化明星”。</p> <p class="ql-block"> 以后,前来考察的陆陆续续,没有间断过。1956年,前苏联水保专家阿尔曼德等前来考察,对大泉山的绿化荒山和水土保持给予了很高评价;在毛主席按语发表两周年时,全国先后有22个省、市、自治区3万多人到大泉山学习参观;70年代末,陈永贵、李顺达、申纪兰等,也来过这里。</p><p class="ql-block"> 这是当时的党支部书记高进才,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p><p class="ql-block">东墙大展板:这是毛主席批示大泉山按语全文。</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来到了实物陈列区。</p><p class="ql-block"> 这些是当年张凤林、高进才简陋的生活用品和植树造林用的工具,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的艰苦条件。</p> <p class="ql-block"> 这位就是时任阳高县委书记的王进,是他第一个发现大泉山这个典型,并亲自撰写调研报告,报到省委书记陶鲁笳那里,省委派专人考察以后又报到中央,毛主席才看到了这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红色的摇篮里孕育了很多优秀的领导干部,例如下面的李培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央、省、市、县所下发的学习大泉山精神重要文件。<br></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第一块展板区,我们感受到了大泉山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了张凤林、高进才等人创业的艰辛;第二个实物区却是另一种感受,我们感受到一种不怕困难、锐意进取的力量,一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一种一种生生不息、久久为功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大泉山不仅出了绿化的成果,孕育了大泉山精神,还出人才。这幅字幅上的“大泉山展览馆”,就是土生土长的大泉山人、“八一”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当代著名军旅书画家张景老先生的墨宝。国家国有资产监管委原监视局局长钱阔也是从大泉山飞出的“金凤凰”。现任国家商务部部长的高虎城也曾在这里插过队。所以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研学期间给同学们拍摄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这就是大泉山的魅力、大泉山的精神,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发扬传统的红色精神,把红色的基因代代传下去,这样的祖国才会强大,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新时代的传承人,好了今天老师的课就讲到这了,同学们再见!</p><p class="ql-block">任务题:1、同学们通过美篇的学习了解大泉山了吗?写下200字你对大泉山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2、上网了解一下李培斌的事迹,了解一下他为什么能让人们颂扬。</p><p class="ql-block"> 3、毛主席的按语是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