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亲李宏垠(右),2000年10月参加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都各界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过去一二十年的日子里,人是,物非。</p><p class="ql-block"> 我1958年-1968年在北京军事科学院长大,那时大院上下无数的“最可爱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我们同住20楼,他住一层我住三层,我和他的儿子杨卫是“发小”。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杨卫的“卫”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意味。关于“发小”,坊间的一种定义是:“一起撒过尿,一起和过泥。”不过,我和杨卫还得加上一条,“一起开过瓢”:一次,我和杨卫在军科山上国军留下的废碉堡打弹弓仗,我的头不幸被流弹击中,缝了几针;还有一次,我和杨卫打架,急了眼不知抄起啥把他拍得头破血流,害得杨叔叔牵着眼泪巴巴的杨卫爬楼找到我父亲。</p><p class="ql-block"> 杨叔叔大我父亲4岁,身材伟岸,声如洪钟,一付标准的影视工人老大哥形象。前些年,央视拍了一部多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纪录片,镜头中我看到听到了曾经熟悉的音容笑貌。后来,杨叔叔和我父亲通了电话,还记得我和杨卫曾经的拳脚交加。再后来,杨叔叔走了,消息是我去年从央视《为了和平》摄制组获悉的。</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硝烟中留存下来的物品,不是进了博物馆就是“灰飞烟灭”了。不过我还握着几件,志愿军的,美军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卫生间里一直放着两个刷牙用的搪瓷缸子,服役了十几年,碰瓷锈蚀,呲牙咧嘴,其间我还焊了好几次漏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1950年10月20日首批入朝时刚满22岁,任三十九军一一七师作战科长。当时志愿军团以上干部配发了“麻袋呢”军服,这种军服质地粗糙,上衣只有胸前两个衣兜,腰身短而紧,下身配马裤。文革中我上中学时父亲传了下来,因为衣服本身不大,又怕同学说,就套在了“国防绿”里。说实在,“麻袋呢”的称谓一点都不夸张,到我这儿已经磨得布面“经纬分明”,酷似“麻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然,最有纪念意义的是我收藏的这件美军风衣,卡叽布的,挺新,袖口上还隐约能看见斑斑血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尤其夸张的是文革中我曾穿过美国大兵的裤子,膝盖侧面糊着两个明晃晃的裤兜,惹得同学们嘲笑。后来我让母亲把裤兜拆了,带着深深的印记出入课堂。我印象中从来没穿过那么沉那么硬的裤子,像是拖着两条帆布桶。</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手里还收藏有一顶美军绿色单人尼龙蚊帐,记得小时候总喜欢钻进去,既透风又敞亮,比起当时的纯棉纱布蚊帐要好很多。</p><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我曾问过刚满92岁的父亲美军风衣、蚊帐以及大兵裤子的来历,他记得应该是入朝后不久的云山战斗中缴获的。那是三十九军打得漂亮的一场遭遇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很多因为来不及运走,被美军炸毁了,包括4架没能起飞的飞机。</p><p class="ql-block"> 1950年冬天极其寒冷,父亲将风衣叠得整整齐齐,一直没舍得穿。一方面是志愿军的军服是土黄色,美韩的军服是灰绿色,穿了容易造成误判;一方面是父亲想留下点纪念那场战争的物品。因此,不管是任三十九军一一七师作战科长,任三十九军作战处长,还是任邓华司令员的“准军事秘书”、“联络员”,枪林弹雨中父亲的行李里一直裹着这件风衣,传至今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母亲1952年秋偷偷随着四十六军跨过鸭绿江,这本《谁是最可爱的人》给了巨大动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2年秋的一个下午,四十六军作为后续部队准备奔赴朝鲜,出征前请来魏巍。母亲是军后勤人员,坐在会场后边,竖起耳朵听着有关朝鲜战场事迹的报告。结束后,母亲跑到了前边,向魏巍敬礼并握了手,他看到母亲胸前的两枚大功奖章,高兴地说:</p><p class="ql-block"> “呵呵,女模范啊,向你致敬!”随即,送了这本亲笔签字的《谁是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到达鸭绿江边时,母亲接到了留守丹东的任务,但她思前想后,怀揣着《谁是最可爱的人》,毅然决然地偷偷随大部队过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成为了“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母亲入朝时大规模的五次战役已经结束,美方进入了“空中绞杀战”,昼夜不停狂轰滥炸志愿军后方补给线。为了躲避轰炸,部队都是在山里昼宿夜行,母亲则牵着3匹驮着铁皮军用药箱的马,步履维艰地穿行在山间丛林中。</p><p class="ql-block"> 携带众多的物品中,包括缴获的美军药品,像右下角这只黄铜美军急救盒一直保留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母亲有一台“蝴蝶牌”缝纫机,是文革前上海第一缝纫机厂生产的,文革时因为破“四旧”,改名为“无敌牌”。去年我整理母亲遗物时,在缝纫机抽屉里发现了黄铜美军急救盒,里面装着几包“蝴蝶牌”缝纫机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李宏垠在2012年参加革命70周年之际,出版发行了回忆录《岁月恢宏心无垠》(精装本),将名字融入书名,回顾了蹉跎的历程。</p><p class="ql-block">母亲潘瑞云在2015年参加革命70周年之际,出版发行了回忆录《但求国瑞追彩云》(精装本),将名字融入书名,寄托了美好的愿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1942年春加入了黄克诚领导的新四军三师,只有13岁。2020年10月5日92岁寿诞时,他再一次唱起了《新四军军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过去七十周年的日子里,人逝,物飞。</p><p class="ql-block"> 也许再过若干年,抗美援朝那代人渐渐离我们远去,但留下的精神,以及附着在这些用品和战利品上的故事,会不断传承和激励着后代,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文背景音乐为陈蓉晖演奏的小提琴曲《明月千里寄相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文完——节选自李小宁七卷系列散文集之第三卷《岁月没那么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小宁七卷系列散文集:</p><p class="ql-block">《海洋没那么宽》-散文集一卷</p><p class="ql-block">《建筑没那么美》-散文集二卷</p><p class="ql-block">《岁月没那么久》-散文集三卷</p><p class="ql-block">《楼市没那么善》-散文集四卷</p><p class="ql-block">《传媒没那么真》-散文集五卷</p><p class="ql-block">《山水没那么奇》-散文集六卷</p><p class="ql-block">《舞台没那么炫》-散文集七卷</p> <p class="ql-block">李小宁近三年创作的七卷系列摄影散文集(计1500幅摄影作品、50万字散文)</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1)朝鲜、越南、老挝》</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2)缅甸、泰国、柬埔寨》</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3)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4)以色列、土耳其》</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5)南非、摩洛哥、埃及》</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6)俄罗斯、英国、爱尔兰》</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7)匈、捷、奥、巴尔干四国》</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李小宁,建筑专家、作家、摄影家、文艺评论家。设计建筑近百栋,计50余万平方米。已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图书31卷,全部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累计发表著述1000万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