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中的记忆----赶年集

龙在天

<p>  过年赶集已经成为山东新泰农村的一道景观。有人说,这里是年味最浓的地方。赶大集对农村人来说,不仅仅是一次购物方式,更是一种怀旧情结。农村的大集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回忆---</p> <p>  时光倒流,在我小的时候,一进腊月,我就感觉年快到了,粘着爸爸带我去赶年集。记得在煤矿工作的爸爸刚下夜班,我就要他带我去赶集,裹脚的奶奶说,让爸爸睡到10点陪我去,那时我不懂事,太自私,八点不到,我就用手触爸爸的脚心,痒痒的他哭笑不得,心疼儿子的爸爸起床带我去赶新汶大集。</p> <p>  记忆中,那时候很穷,吃的全靠供应票才能购买,肉、糖、布、粮票。蔬菜只有蔬菜店里购买,且按人头限量供应。家里的肉票因为没钱只能送人。记忆中,妈妈天不亮就去排队买豆腐和蔬菜。在我印象中,那时的年集卖年画、灯笼、鞭炮等。</p> 在热闹拥挤的集市上穿行,我始终紧紧拉着爸爸的衣襟不放,怕被如流的人群挤散走丢。鞭炮市场最热闹。手工制作的鞭炮品种繁多,编排为磨盘状的鞭、圆柱形的雷子、二踢脚,还有窜天猴、连环炮、花旋风……我眼馋,就缠着爸爸买。卖鞭炮的为吸引顾客,干脆比赛似地噼噼啪啪地试放起来。 <p>  爸爸买了几挂大雷子催我走,他困得直打盹,我根本没考虑爸爸的疲劳,直等到中午人渐渐散去才离开----。晚上八点,爸爸又拖着疲惫的身子去下井挣钱。</p> 太多的往事需要慢慢回忆。年少不懂父母恩,懂事已是中年人,可我再也见不到我的父母,每到春节团圆时,自己会忍不住的流泪---- <p>  缓慢匆促的脚步,将心归回文字的灵魂中----腊月二十三是传统小年,从小年开始就进入过年的节奏,年味也越来越浓。</p><p>这天一大早,我来到新泰沈家庄赶大集。</p> 年集是年味最集中、最浓烈的地方,无论是城镇乡村都弥漫着年的味道,特别是乡下年集,更能让人回味。<br>年货齐全、人头攒动、鲜花娇艳、福字多多、红红火火是年集的一大特色。 在大部分人的眼里,现在年味似乎没有了以前年味的浓烈,其实,年味并没有淡化,而是人们的追求和过年的方式有了变化。 走在人来人往的大集上,可以听到久违的吆喝声、叫卖声,还有熟人之间的招呼声和浓浓的喧嚣声,更有的是四处飘散着的香味,浓郁而五花八门!闻着各种味道,心情愉悦、食欲大开,人人笑逐颜开,不管有钱没钱,过的是心情,过的是喜庆、是红红火火,是全家团圆、穿新衣戴花帽、热热闹闹的乡情、乡味! 虽说现在的年味跟过去相比淡了许多,但是大家对过年的期盼还是那样浓烈。其实赶集就是一种民俗,柴米油盐,是生活之乐趣。腊月里赶年集,买什么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赶出一种愉悦的心情,一种对生活的热度。<br><br> 一个集市,就像一出戏的情节铺展开来,引领着那些乡村里的老人和孩子,慢慢地进入一种场景,一种情节之中。这时候的集市大街就像岁月的大手,托着乡村的梦与现实,一点点的升高,再升高,直到集市上的人和声音一起消失在夕阳的余晖里。 好的传统文化需要被传承,何况是有着实用意义的“集文化”,那些承载着乡土人情的集市,不仅勾起当地人心灵深处的记忆,更将成为城市人不可或缺的心灵后花园 因为这种喜悦、这种幸福,是故乡的味道。越来越感觉赶年集不仅仅是买年货,赶年集,赶的是记忆,赶的是年味、赶的是故乡风土人情!赶得是“年集”文化。 策划:三人行影像团队<div>撰文:龙在天</div><div>摄影:龙在天</div> 这样的春节,这样的时刻,总有一些人,让我特别地想起;总有一些人,让我特别地惦记;总有一些人,让我情不自禁地,想送上最真诚的祝愿。祝您春节快乐,幸福永久

爸爸

年味

大集

集市

记忆

鞭炮

赶年集

过年

带我去

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