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越来越近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红包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东西,它扮演的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p><p class="ql-block"> 小的时候每逢过年,妈妈一定会给我们发红包。我们家兄弟姐妹较多,生活也不富裕,当年物资也不那么丰富。记得第一次拿红包是给我和妹妹一人五分钱,哥哥却得到了一毛钱,这五分钱对我来说无异于一笔巨款,思量好长时我和妹妹决定买一朵绢花,我们跑到大院门口的合作社各花两分钱买了粉色的绢花,美美的戴在头上。</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过年时的红包随着我们的年龄也在增长,60年代初,</span>我们随爸爸,妈妈从沈阳转业到郑州,记得我拿的是两毛钱。是那种绿色的,哥哥得了一元钱,妹妹们只有一毛钱。拿到钱以后又开始思量如何花去这笔巨款。那时候人民公园西门有卖一种可以发出响声的玻璃物件叫琉璃咯嘣,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手捂住利用负压让这个琉璃咯嘣发出响声,对我们来说只能用嘴吹吸了,按耐不住好奇买了个琉璃咯嘣,吹得噼啪作响好不开心,哥哥则是用他的一块钱买了很多小鞭和摔炮还有窜天猴,整个春节都沉浸在妈妈红包带来的欢乐中。</p><p class="ql-block"> 时间就在对妈妈红包的期盼中偷偷溜走。我们都长大了,参加工作以后我总是在春节前替妈妈换好簇新的人民币,好让妈妈给还没有工作的弟弟妹妹们发红包。</p><p class="ql-block"> 又过去了很多年,妈妈渐渐的老了,发红包的变成了我们兄妹发给妈妈,从最开始的一千元到后来的三五千不等。妈妈总是满脸幸福的接受我们发的红包,然后转身取出更厚的红包一脸慈祥的发给我们的孩子,孩子们兴奋的满脸通红的给姥姥/奶奶磕头拜年。新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幸福的日子在2020年12月7日戛然而止,妈妈匆匆离开了我们,那个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个家的妈妈永远离开了我们,妈妈:2021年春节红包我已准备好,可是您再也看不到孩子们的孝心,我们再也感受不到妈妈的呵护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来世我们还做母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