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农场、老李

鸿雁

<p class="ql-block">今年是元年复始的2021元,终于实现了当农民理想的老李一年四季都在干啥呢?我把今年二十四节气、农场和老李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来吧!</p><p class="ql-block">面朝黄土背朝天,伏首甘为孺子牛!</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歌》全文是:</p><p class="ql-block">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p><p class="ql-block">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p><p class="ql-block">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p><p class="ql-block">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四季更迭,<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寒冬过去,大地迎来了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一一春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今天是2021年2月3日,农历2020年腊月二十二。今日立春,准确时间22时58分39秒。</span>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蜇,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p><p class="ql-block">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p> <p class="ql-block">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今年的立春日是新历2021年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二。种菜菜的老李开始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劳作。</p> <p class="ql-block">种菜菜的老李开始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劳作。耕地、育苗、施肥、播种,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土地已经作好了准备,等待播种,等待栽种。最早的四季豆播种了。</p> <p class="ql-block">今日雨水,2021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七。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p> <p class="ql-block">雨水时节,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农谚有:“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春雨贵如油”等。</p> <p class="ql-block">过了冬的菜菜可以收了,像青菜、西兰花、花白菜、菜苔这些</p> <p class="ql-block">大棚里育的黄瓜、海椒、西葫芦可以移栽了</p> <p class="ql-block">糯包谷雨水节这天也移栽了</p> <p class="ql-block">唐诗:春夜喜雨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诗细腻的描写了雨水时节的景致和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5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惊蛰节气。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惊蛰表示“九九已尽”,天气转暖,雨水增多,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苏醒过来并开始活动起来。这个时期,我国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桃红李白,莺鸣燕来,布谷摧耕。春气萌动,万物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惊蛰节这天,老李把玫瑰园那边的一些花草果树移栽到了农场这边来了</p> <p class="ql-block">四季豆、豇豆、红苕都在这前后几天播种下地了。丝瓜、南瓜、冬瓜也打窝下肥了,只是等着移栽了。</p> <p class="ql-block">有关惊蛰节气的唐诗、谚语有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p> <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20,农历二月初八,春分日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春分秋分,昼夜平分”。</span>这天以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太阳光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的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春分时节,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气侯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的春季。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span></p> <p class="ql-block"> 春分二月中 唐、元稹</p><p class="ql-block">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p><p class="ql-block">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p><p class="ql-block">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p><p class="ql-block">樑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p><p class="ql-block">有关春分的谚语有:</p><p class="ql-block">春分秋分,昼夜平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等</span></p><p class="ql-block">立春虽然是春天的开始,但在农民眼里 ,带来播种消息的春分才是春天的代言人。才是不靠大棚,薄膜等外来物让禾苗自然生长的最好时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气温骤降,只有8度左右,我们冷得把过冬的衣服都穿起了。老李今天正在栽种滕滕菜。</p> <p class="ql-block">还有五天就清明节了,大棚外的海椒、茄子、黄瓜都种上了。</p> <p class="ql-block">玫瑰园那边的花花草草,果树都移栽过来了,像三角梅、腊梅,葡萄、无花果等。今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忙碌的季节,老李的花果菜园规划正在有序的进行中。</p> <p class="ql-block">春季栽种的大棚蔬菜黄瓜和西葫芦在清明前二天采收了,虽然黄瓜数量不多,西葫芦产量很喜人。这段时间吃的菜菜都是冬季种的蔬菜,像牛皮菜,菠菜、窝笋、芹菜、胡萝卜、冬汉菜这些,看来家里吃的菜菜也可以接上扣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咏廿四气诗·清明三月节》</p><p class="ql-block">【唐】元稹</p><p class="ql-block">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p><p class="ql-block">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p><p class="ql-block">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p><p class="ql-block">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p> <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4日,农历二月二十三,清明即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此时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着春耕春种。</p><p class="ql-block">这一天人们趁着春和景明到郊外踏青郊游,或去给先人祭扫坟墓。</p><p class="ql-block">清明节这天,老李的妹妹和弟弟都回老家来给父母上坟挂青,回成都时顺带来农场采摘新鲜蔬菜。像冰菜、黄瓜、西葫芦这些,你看老李那个得意劲,来人就介绍他的规划远景这些,无论别人感不感兴趣,他自己则完全处于自嗨状态。</p><p class="ql-block">谚语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这二种说法,但在我们南方应该比北方早一个时节。所以就是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前二天老李把花生和西瓜都种下地了。</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春季,雨水绵绵,清明前就开始下雨,马上就是谷雨了,雨一直下一直下,气温也在10度至18度之间游走,春寒如冬,原大棚里的黄瓜和西葫芦长势良好,这几天,西葫芦变黄,蔫了。黄瓜叶也像有霉斑病一样,缺水缺肥严重,结的果就像往年季末收头一样短小弯曲没有卖样。</p><p class="ql-block">番茄叶也有病菌,番茄也不结果,所以说不打药的菜菜就是这么难种,当农民辛苦且无收获的感受就让老李慢慢去体会吧!</p><p class="ql-block">但也有让老李高兴的事情,比如农场的猫咪下了三个崽,老李忙着给小白准备吃的、喝的、垫窝的东西,眉飞色舞的描述三个猫咪的颜色,说当他去碰触小猫咪时,小白用它的爪子狠狠推开他时的开心。哈哈哈,护崽应该是动物的天性吧!</p><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是二个月后满了双月的猫猫</p> <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九。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语有:谷雨上红薯秧,一颗能收一大筐。老李的红薯秧还不能栽哟。</p> <p class="ql-block">大地回暖谷雨下,连续下雨土很软,老李的第二批黄包谷才栽下土。本来想种点黄豆这些,可鸟儿太多了,快丰收了的胡豆都被它们吃了好多,老李担心没有收获,还是决定不种了。</p> <p class="ql-block">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花儿草儿们还是照样的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立春那天点的四季豆到谷雨还没有收获,可能是肥太多了,叶片太密了,但主要还是种子的问题。别人比他晚种一个月的四季豆都快收获了,总结经验,明年再来。</p> <p class="ql-block">今天带沐沐妹来农场认识疏菜水果,让她不局限在图片上的抽象认识,而是直观的观察各种瓜果疏菜的特点和长相。</p> <p class="ql-block">五一劳动节快乐!我看见了这么多蜜峰采蜜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可老李却说我大惊小怪的</p> <p class="ql-block">春光在一个又一个节气里,悄然溜走了,不知不觉中夏季到来了。真有点春来春去摧人老的感觉。由于重庆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春季是寒潮最多的季节, 气温起伏大,降温强度强但日照少。</p> <p class="ql-block">今日立夏,2021年5月5日,农历三月二十四,与春告别,与夏相守。立夏,标示万物进入了旺季生长的重要节气。立夏后,逐渐升温,日照增加,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茁壮成长阶段。<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生;三候,王瓜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日立夏,雨,温度17度左右,比起五一劳动节那天,降了9度左右。在立春那天点的四季豆,整整过了一个季节,今天终于收获了。糯包谷也背起了娃娃,只是上面有很多天燕,不知道有没有收获。红薯应该可以栽了,只是苗还不够长,明年红薯下种应该提前一些。</p> <p class="ql-block">真是春争日,夏争时。到了立夏节气,老李的土地已经种得满满的了,有窝笋、包谷、红薯、南瓜、冬瓜、丝瓜、四季豆、江豆、茄子、黄瓜、海椒、番茄、花生、西葫芦。主要是黄玉米种了很多。那是可以存放的粮食,不像蔬菜种多了,到了收获的季节,吃不完就会浪费很多。,</p><p class="ql-block">谚语说:立夏前后,种瓜点豆。立夏种姜,夏至收粮。</p> <p class="ql-block">趁外孙女放五一假,我带她来感受节气,体验采摘的乐趣。你们看她摘黄瓜的熟练劲就知道不是第一次来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1年5月21日03:36:58,农历四月初十,星期五,我们迎来了“小满”节气。小满,是最具智慧的节气之一。小满,是人们最喜欢的生活状态。花季清明,雨季小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了,颗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span></p><p class="ql-block">谚语有: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刻缓。</p> <p class="ql-block">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p><p class="ql-block">【唐】元稹</p><p class="ql-block">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p><p class="ql-block">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p><p class="ql-block">杏麦修镰钐,錋欔竖棘篱。</p><p class="ql-block">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p> <p class="ql-block">老李的开心农场也迎来了他一年四季中色彩最艳丽,瓜果蔬菜品种最多的时候。绿的瓜、紫的茄子、红的西红柿、看着爱人,吃着可口。可以采摘的有:茄子、西红柿、西葫芦、藤藤菜、四季豆、海椒、黄瓜、丝瓜、冰菜、糯包谷。也算是老李一年四季中开心农场收获满满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1年6月5日,农历四月二十五。芒种是指:“有芒之谷物可种的意思”。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播种,农事耕种以这个时节为界,过此之后,成活率就越来越低。</p><p class="ql-block">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为“忙种”,农谚:“芒种忙,忙着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和北方收麦之时。</p> <p class="ql-block">芒种时节,梅黄垂垂雨,草碧淡淡烟,草间螳螂生,枝上新蝉鸣,小池蜻蜓飞,天空低垂,繁星相随。</p><p class="ql-block">芒种时节,枣花落,梅子青。田野间,菜地里,插秧,收麦,田间一派繁忙。江南水乡,蛙鸣池水满,细草生阶间。</p><p class="ql-block">而农家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芒种的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园生活。</p> <p class="ql-block">农场里添了二只小狗和三只小猫,这个季节难种的窝笋白菜也播种成苗了。小猫小狗,白菜窝笋苗都需要老李的细心呵护。</p><p class="ql-block">不畏炎暑的老李忙而又茫(茫然、盲目,想一出是一出的),又是农场又是池塘的,(只差养鸡养猪养牛养羊了)种菜喂鱼两不误,在毒日下看鱼进食也快乐,奇皅思维和行为叫我们百思不得其解!</p> <p class="ql-block">外孙女和她舅婆来农场体验生活</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1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十二。夏至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一下把白昼拉长到极致。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大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p><p class="ql-block">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的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p> <p class="ql-block">今天夏至节气,上午太阳很大,下午还下了一阵雨。夏至下雨在南方和北方是有区别的,像我们南方,夏天雨水充足,夏至这天下雨就要做好防止涝灾的工作。而北方就是夏至雨点贵如金了。农说:“夏至雨点数千金”,“夏至一场雨,一滴一千金”,用来形容夏至雨的可贵。</p> <p class="ql-block">老李的鱼塘喂的鱼吃得好多哟,一天要吃二至三背篓草,他说夏季是鱼生长最快的时期。看他乐此不彼的割草,煮冬瓜南瓜,自己用玉米粉和豆腐渣发酵鱼饲料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年这时候很多秋冬种的菜都播下种了,今年还没开始准备呢。</p> <p class="ql-block">冒着酷热就为了拍一个视频</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1年7月7日,农历五月二十八。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既是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署后紧接着就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季节大暑了。</p><p class="ql-block">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雨最多的时节。</p> <p class="ql-block">今年这段时间气温不高,农场满目翠绿,菜菜鲜嫩水灵,高高低低的玉米也快收获了,整整齐齐的四季豆、豇豆也挂满了枝头。给夏日增添了爽心悦目清凉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今年入伏时间是2021年7月11日农历六月初二,伏天一共有30或40天,分别是入伏10天,中伏10天或20天,末伏10天。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首日,末伏十天。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p><p class="ql-block">8月19号农历七月十二出伏</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2,农历六月十三,今日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气候上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这个时节,阳光猛烈,<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span>高温潮湿多雨。看嘛,这几天河南郑州特大暴雨堪称千年难遇,从十九号晚上至今天早上三天的降雨量比平时一年的降雨量还多,二十四小时的降水量达到了552.5mm。相当于二个特大暴雨同时在下。马路被淹、地铁进水、车辆漂浮在水面上,因为暴雨而引发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严重,造成的洪涝灾害致几十人丧生,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惨重。</p> <p class="ql-block">番茄这段时间是结果最多的时候,秋葵也吃得了,紫色的茄子也逗人喜欢。为了拍这张美图,我皮肤晒痛晒红了,感受到了毒日下汗流夹背的苦,溶炼蒸腾般的热。由此可见老李种植蔬菜的辛苦和劳累,好在夏季没有什么可种植的蔬菜,这段时间老李只是上午来农场喂鱼和猫狗,吃了晚饭再来摘些明天吃的菜菜回家。</p> <p class="ql-block">原来地瓜和生姜长这个样子,地瓜不但开紫色的花还结着一串串像刀豆一样的果,据说那就是地瓜的种子,我也算开眼界了。这几天真是让人不安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新型冠状病毒变异为德尔塔毒株,这一次</span>南京疫情是境外航班输入引发的本土疫情。每天都以上升的趋势在增加感染人数,高风险地区增至七个,中高风险激增至188个。好在重庆属于低风险区,还算安全,只是江津双福有一对夫妻被感染了。还有就是好在计划的张家界旅游因小外孙住院被迫取消,不然的话我也还在隔离中。所以说这段时间少出门,平时做好防护还是有必要的。虽然这些与老李种菜菜扯不上关系,但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这种特大事件比起老李种菜菜更应记录在册。</p> <p class="ql-block">立秋前二天,赶紧把包谷和红辣椒收了,晒起,天气预报说立秋那天起要连续下雨,成熟了的包谷和辣椒必须收好并晒干。</p> <p class="ql-block">重庆夏季的热也很有特色,上蒸下煮,闷热,有火炉城市之称。夏季天气特点是炎热且光照强,降水不均多伏旱。夏季风向盛行吹西南风,冬季风向一般也是东南风。所以我们常挂在嘴边说的,懒,不做嘛,只有去喝西北风。该改成喝西南风和东南风。哈哈哈,风向搞错了,风都喝不着。</p> <p class="ql-block">今日立秋,2021年8月7日,农历六月二十九,夏至秋来,转眼又是一季。立秋是秋季的起点,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进入秋季,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万物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萧索成熟。立秋分早晚,即上午或下午或晚上,谚语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p><p class="ql-block">【唐】元稹</p><p class="ql-block">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p><p class="ql-block">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p><p class="ql-block">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p><p class="ql-block">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p> <p class="ql-block">今天2021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十六。在立秋前与处暑之间,我们这儿正是进入了秋收玉米和稻谷的时候,但这段时间也是暴雨和雷阵雨频发的季节。这不,老李晒的玉米、辣椒、花生被雨淋得浇湿。由于雨大且突然,老李没有在农场,来不及收,被雨冲得到处都是,有的还冲到马路边的沟沟里,害得珍惜劳动成果的老李一粒一粒去捡拾。这也算给老李的一次教训,哈哈哈,晒东西时还乱跑不!</p><p class="ql-block">老李把秋冬季种的菜籽撒下土了,等到秧苗长起来了好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署的到来,表示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p> <p class="ql-block">《处暑七月中》</p><p class="ql-block"> 元稹</p><p class="ql-block">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p><p class="ql-block">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p><p class="ql-block">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p><p class="ql-block">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p><p class="ql-block">前段时间长得很好的早白菜不知什么原因这几天就焉了黄了死了。唉,好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1年9月7日,农历八月初一。白露节气是秋季从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接点。白露过后,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昼夜温差较大。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谚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露珠滋润了农作物,还给人间降了温。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秋老虎将要彻底离开,清爽的秋天到来了。</p><p class="ql-block">白露八月节(唐·元稹)</p><p class="ql-block">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p><p class="ql-block">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p> <p class="ql-block">从小姨妈家摘的箭叶秋葵花,花花漂亮,花和根都可以吃,老李明年准备少种一点。大棚里撒的上海青与水白菜长出来了。撒在大棚里的波菜不知什么原因没有生。l</p> <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十七。秋分表示时序进入凉爽的秋季。这一天昼夜时间均等,秋分过后,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p><p class="ql-block">“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后,天气由热转凉。</p><p class="ql-block">之前的露水逐渐变成寒冷的露珠,然后变成更寒冷的霜</p><p class="ql-block">秋分八月中(唐·元稹)</p><p class="ql-block">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p><p class="ql-block">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天气还有二天都到了寒露节气了,还这么热,一天气温高时达到37摄氏度.像夏季一样。直接跳过秋季进入冬季。今年秋老虎发威,重庆天气突破历史同期极值。</p><p class="ql-block">再热秋季翻土播种也要去做,今年由于太热太热,很多菜菜都种晩了 </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1年10月8日,农历九月初三。古代把露作为天气变冷转凉的表征。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寒气渐成,昼夜的温差较大。</p> <p class="ql-block">2021年没有秋天,直接从夏天到冬天。今天好冷哦,感觉突然就是冬天了。</p><p class="ql-block">前几天把窝笋、棒菜、儿菜、白菜、波菜,东汉菜都种下了。</p><p class="ql-block">今日阴天无雨,谚语有:寒露若逢下雨天,正二月里雨涟涟。</p><p class="ql-block">寒露有雨冬雨少,寒露无雨冬雨多。</p> <p class="ql-block">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2021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十八。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p><p class="ql-block">“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p> <p class="ql-block">《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唐朝·元稹</p><p class="ql-block">风卷晴霜尽,空天万里霜。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p><p class="ql-block">农谚有: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霜降见霜,立冬见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薯采收和储藏应在立冬之前完成,这时储藏的红薯不容易烂,可以吃到春节过后。几个同学都来帮忙,不像昨年老李一个人又挖又麻的,耗时好多天才挖完</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秋季也结束了,重庆的秋凉早,阴雨重,光照少。但在10下旬和11月中旬之间常有一段多晴天时段天气,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号称“小阳春”。</p> <p class="ql-block">今日立冬,2021年11月7日,农历十月初三。表示冬季自此开始,意味着、风雨、干湿、光照、气温等处于转折点上。开始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p><p class="ql-block">农谚有.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之说。</p><p class="ql-block">立冬十月节(唐·元稹)</p><p class="ql-block">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p><p class="ql-block">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立冬,气温骤降,由18度降到9度。昨晚且刮起了大风,秋姑姑正乘着风赶着把节气的掌令交到冬爷爷的手里,并且为自己完成了历史的使命松了一口气。由于今年的秋季特别炎热,本该在秋天栽种的疏菜没有播种移栽,这么大遍土地我们本不该缺菜吃,可现在我们没有什么菜菜可采摘。想想去年的红白萝卜,波菜、窝笋、水白菜、上海青等等到都已经可以吃了。老李自己都说:看来还是懒不得哟。后悔是没有用的,今年的疏菜特别贵,基本价格都在3元以上,一个大白菜要20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十八。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节气,表示进入冬季。</p><p class="ql-block">小雪十月中(唐·元稹)</p><p class="ql-block">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p><p class="ql-block">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p> <p class="ql-block">老李的果树玫瑰已经剪枝了,长白菜萝卜打主力,正是采收的时候。谚语说:到了小雪节,果树快剪截。鱼生火,肉生炎,白菜萝卜保平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p> <p class="ql-block">农场周围除了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外,这个季节难见花朵,鱼塘边上开着这种不起眼的花花是什么花呢,问了度娘才知晓,哦,是药食两用的野茼蒿。我也把它拍得美美的</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1年12月7日,农历十一月初四。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下雨和下雪。下雪也是来年丰收的前戏,比如害虫什么的都会被冻死。瑞雪兆丰年嘛。</p> <p class="ql-block">咏廿四气诗 大雪十一月节</p><p class="ql-block">唐·元稹</p><p class="ql-block">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p><p class="ql-block">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绛帷。</p><p class="ql-block">黄钟随气改,鴳鸟不鸣时。</p><p class="ql-block">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晖。</p> <p class="ql-block">今日大雪,老李把最后的一小块空地栽上了窝笋,终于没有空的土地了,见不得有空地的老李经常在田梗边,花坛上见缝插针式的栽上一些菜菜。</p><p class="ql-block">农谚有:大雪不冻倒春寒。</p> <p class="ql-block">还有二天都冬至节了,平时忙碌劳作的老李已没有个什么农活可做,无事就钓钓鱼,猫咪守着等他喂钓上来的小鱼虾。这真是难得一见的悠闲画面!</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1年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十八。是数九开始的日子,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三九、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数九天的口诀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p><p class="ql-block">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也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气。</p><p class="ql-block">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前后十天是人们做香肠腊肉最好的时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掌令官想:为了让辛苦了一年的农民更好地休息,那就早一点天黑吧。这个把黑夜拉长到极致的节气就叫冬至。它也叫休养节,哈哈,人生路上该歇就歇!</span></p> <p class="ql-block">冬至十一月中 (唐·元稹)</p><p class="ql-block">二气俱生处,周家正立年。岁星瞻北极,舜日照南天。</p><p class="ql-block">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万邦歌有道,谁敢动征边?</p><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1年12月26日,小雨,气温仅3-5度。干冷干冷的。为了防冻保暖,穿的盖的都加起来了,数九寒冬到了。今年的“一九”起于2021年12月21日冬至节,于2022年3月3日进入“九九”。出九之后,各地将迎来春暖花开。</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2年1月1日,元旦节,也是新年的第一天,趁着天气不错,外孙女放假,野外活动搞起来,来农场烤竹筒饭。看看这个阵仗,这个场景,大人吃得香,小孩跑得欢的,还颇有人间烟火气息的。</p><p class="ql-block">想想西安自2021年12月23日已经封城了。目前新冠病毒还没有控制住,每天都有人数增加。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清零解封。再看看今天的我们,该吃吃,该喝喝,快快乐乐过新年,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p><p class="ql-block">愿地球上的疫情早日结束,西安能在春节前解封,大人小孩都欢欢喜喜过个年。希望在2022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人安康。许时光静美,愿你我无恙!</p> <p class="ql-block">今日小寒,2022年1月5日,农历2021年腊月初三,是入冬以来第5个节气,也是一年之中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之后,全年的二十四节气就只剩下一个“大寒”。</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在该节气之内,所以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故民间流传小寒是全年最冷的时节。</p><p class="ql-block">谚语有:</p><p class="ql-block">小寒寒,惊蛰暖。</p><p class="ql-block">小寒大寒,准备过年。</p><p class="ql-block">小寒大寒,冷成冰团。</p> <p class="ql-block">《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p><p class="ql-block">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p><p class="ql-block">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p><p class="ql-block">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p><p class="ql-block">今日小寒,在冬日暖阳照耀下的白菜翠,红白萝卜颜色赏心悦目,嫩绿嫩绿的胡萝卜叶,青绿的大头菜。能在草木枯黄的冬天,看见这片片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疏菜,真的令人为之喜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外孙现在快一岁零八个月了,能快速的在田间地头跑了。平时都不喜欢戴帽子,只要说去开心农场就会乖乖的把帽子戴起来,因为我们说过外面有风,不戴帽子就不能去。虽然他很多时候手上身上都弄得脏兮兮的,但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有一个撒欢四处奔跑的场所还是很开心的。</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2年1月二十日,农历2021年腊月十八。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极冷的一个时节。无风自寒,干冷,是这个节气一大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寒一过,新一轮的节气就又轮回来了。这时候,人们开始除旧迎新,准备年货和扫尘洁屋,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一一春节就要到了。</p> <p class="ql-block">大寒十二月中(唐·元稹)</p><p class="ql-block">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p><p class="ql-block">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李带外孙女巡视了一圈菜园,拿起鱼杆又钓鱼了。今天天冷鱼不上钩,加之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自觉无趣的他居然在下午三点多钟心甘情愿的打道回府了。这种情况一年之中难得碰上,平时除了有要紧事,哪天不是披星戴月的晚出晚归。</p> <p class="ql-block">虽然今天很冷,但钓鱼有瘾的老李带着外孙来钓鱼,如图所示,呈现出的是一幅潇洒无拘,悠然自得的画面。看到外公钓到一条鲫鱼的外孙异常兴奋。我却感觉冷风拂面、僵手僵脚、干冷干冷的。摧促几次他们回家,他们都不动身,前几天还有外孙女帮我摧他外公走,今天换成外孙也像对钓鱼非常感兴趣的样子,拉着他都不想走。</p> <p class="ql-block">还有二天就过年了,老李辛苦了一年喂的鱼也可以打捞了,寓意着一年到头年年有余。</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2年1月31日,腊月二十九,明天就过年了。老李过农场来办春节期间吃的蔬菜,哈哈哈,新鲜水嫩的菜菜好惹人爱哟。</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冬季也算走过来了,传说今年比往年稍冷一些,但重庆比其他城市还是算比较暖和的,少霜雪,多云雾,日照少,重庆山城也有“雾都”之称。</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具有时间标记和时季转换的提示意义,它是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指南。二十四节气能发挥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不误农时,就看节气”“不懂二十四节气,白把种子撒下地”。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日常生活,掌握气候冷暖变化。尤其是在养生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十四节气让人更好地感知自然的韵律和气息,从而真切地体会到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与诗意。也让人们对自然时序保持一颗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老李钟情的田园生活在他辛勤的劳动中如画卷般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有闲暇时带着孙子孙女们来感受二十四节气气候和物候的变化。给他们讲二十节气对农事的重要和指导作用。为他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和撒野的场所,也更直观的认识各种疏菜水果。让他们知道二十四节气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长期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下的我们太需要这样一个地方,瓜果蔬菜的播种生长采摘就是一种生命的起落生灭。这里还能看见天空和远山的辽阔。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有很强的疗愈力,心灵自然会被涤荡。</p><p class="ql-block">忙碌的老李轻轻呼吸着农场周围的新鲜空气,慢慢感触四季的变换,每季的花果疏菜都是风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是生活。坚持热爱,快乐自己!</p><p class="ql-block">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老李观节气而作,种得开心。我们应四季而食,吃得放心,皆大欢喜,快哉幸哉!</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一年四季结束了,季节等待下一个轮回,土地等待主人与它的再一次合作。一年四季里有得有失,有经验有教训,有成功有失败。下面就是我给老李杂乱无章做的年终总结:</p><p class="ql-block">南瓜获得了大丰收,又大又好吃主要是底肥施得好。</p><p class="ql-block">青冬瓜也是没有长大就莫名其妙的烂了,不知是晒了,还是与土地亲密接触造成的,有人说冬瓜应搭架让冬瓜上架。大白冬瓜获得丰收,可惜没有种几窝。</p><p class="ql-block">西瓜一共成熟了四五个,其余的都在还没有成熟之前就气死了,(原因不明,也许是雨水太多土地涝了,也许是….无解)</p><p class="ql-block">香瓜一个都没有吃成,全烂了,老李说是蜂子蜇了造成的</p><p class="ql-block">番茄技术还有待提高,已经结果了,滕莫名其妙就焉了死了。咨询了很多所谓的农业专家说要打药,不然的话就是这个样子,但小番茄比大番茄还是好一些。</p><p class="ql-block">窝笋过了夏至节就不栽了,栽了也长不大。</p><p class="ql-block">黄包谷像是癞子过了路那样又小又稀拉拉的不饱满。不知是种子不好,还是栽种晚了,也许是方法不对,技术需提高。</p><p class="ql-block">胡萝卜和白菜播种都应在三伏天里,三伏过了撒的种,白菜不果,胡萝卜不下头。</p><p class="ql-block">但夏至节气栽的早白菜却全部覆没,先都长势喜人,在果了之后就莫名其妙的焉了死了,好可惜,原因不明。总的来说,今年种的白菜不是播种早了,就是播种晚了。且施肥不够,白菜不怕肥多,怕肥少。</p><p class="ql-block">大棚里的疏菜总是干焦焦的,不知道是温度湿度不对,还是缺肥缺水,总之是缺乏经验和技术,可惜了!</p><p class="ql-block">鱼塘由于除了夏季雨水很多有山溪水来之外没有流水,加上勤快的老李一天二背草的喂和包谷面豆渣之类粮食喂得太多了,鱼塘太肥了,生态养殖的鱼没有生态鱼的味道,太可惜了。这里只适合懒人喂法。</p><p class="ql-block">花生、生姜可以种,实验成功</p><p class="ql-block">泡海椒还是应种晚一点。</p><p class="ql-block">窝笋、上海青除了夏季,其余季节都可种植,四季豆、豇豆、海椒、黄瓜、白菜、白萝卜应分早迟两批种植。第二批四季豆、豇豆还是应该种早一些,晚了气温低了收成不好,意义不大。</p><p class="ql-block">地瓜初试失败,由于没有掐尖和打藤不下头,没有收获。</p><p class="ql-block">红薯下种应该早一点,谷雨前后栽红苕结得好,且必须翻滕,没有翻滕的结得孬,看来不能懒。</p><p class="ql-block">今年种植的蔬菜农作物有:韭菜、水白菜、窝笋、西葫芦、黄瓜、冰菜、海椒、藤藤菜、四季豆、茄子、豇豆、糯包谷、丝瓜、南瓜、苦瓜、冬瓜、西瓜、地瓜、红苕尖、秋葵、黄包谷、葱、蒜、冬汗菜、菠菜、红苕、花生、大白菜、黄秧白、上海青、红萝卜、白萝卜、芫荽、芹菜、胡萝卜、背儿菜、棒菜、洋角菜、青菜、大头菜、牛皮菜、胡豆、碗豆。</p> <p class="ql-block">田园之美,美在色彩,花果疏菜,色诱人,味入心!</p><p class="ql-block">四季之美,美在收获,劳而获得,有期盼,有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