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的春节记忆

书生

过春节前,收拾房间,偶然发现一张部队老照片,竟然和春节有关联,让人感到十分惊喜,往事瞬间涌上心头,那是四十八年前的事情了…… 1973年初,洛阳春节慰问团到124部队进行慰问,著名豫剧演员马金凤随团巡回演出,让战士们第一次看到了这位豫剧大师的风采。老照片中左一是302团政委李文忠,右一是团长赵玉山,中间是基地政治部首长和洛阳慰问团团长。 当年热烈欢迎河南洛阳春节慰问团的场景 当年河南洛阳慰问团赠给战士们的慰问品 到302团的演出是在石庙露天的麦场上,时年51岁的马金凤顶着冬天的寒风,冒着小雪为战士们演唱了移植样板戏豫剧《红灯记》片段,她那清脆圆润、音质柔韧的唱腔受到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欢迎。尤其是河北兵、山东兵和湖北兵更是喜欢的不得了,见到了马金凤成了引以自豪的话题和回家探亲吹牛的资本,见谁跟谁炫耀,侃起来眉飞色舞,他们是那个年代最早的追星族和粉丝。由于马金凤的到来,让山沟里的战士们度过了一个欢快、祥和的春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美好的印记。 豫剧解放前叫河南梆子,发源于开封。河南梆子建国后改名叫豫剧,据说是咱们124部队战友邓小燕的父亲邓子恢改的。1950年,中南区军政会文化部为发展戏剧事业,派人在郑州招收以梆子大王陈素真、王魁元和黄忠祥为首的“群众河南梆子剧团”在武汉演出。演出结束后,中南区军政会副主席邓子恢接见了相关演员。谈到河南梆子时,邓子恢说:“河南梆子是个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简称,我看可以取个大名为豫剧比较恰当。”此后“豫剧”一词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著称,除河南省外,在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广泛流行,深受人们的欢迎。<div>当时的栾川县、灵宝县、卢氏县、洛宁县都有县剧团,这些剧团也经常到部队进行慰问演出,演出内容都是一些豫剧“样板戏”片段。有的公社和生产队也经常和驻地的连队一起演出,搞军民联欢,豫剧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唱腔。时间久了,经过耳熏目染,豫剧的韵味渐渐深入灵魂,让人真正品味到了它的精华,喜欢上了它的唱腔,“在河南当兵,听河南豫剧”俨然成为了一种习惯,越听越爱听,越听越上瘾。<br></div> 2021年春节就要到了,我们这些老兵又老了一岁。时光飞逝,岁月如歌。只要往日激情在,心里永远是年轻!<div>新的一年,祝老战友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