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世界

ranka

<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3日—4月3日,洛博新展!</p><p class="ql-block">展览共展出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洛阳北窑西周墓与唐城花园西周贵族墓出土的西周玉器132件/组,包含玉璧、玉璜、玉琮、玉戈、玉戚、玉环、玉瑗、玉玦、玉鸟、玉鱼、玉兔、玉鹿、玉燕、玉蚕、玉珑、玉琥、玉璇玑、玉镯、玉觿、玉笄等等,品类丰富,工巧细腻,纹饰精美,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与生机,彰显着西周的时代精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了古人的思想观念,自新石器始一脉相承的玉文化可以说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玉文化中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span></p> <p class="ql-block">【玉】字的演变</p><p class="ql-block">玉,甲骨文像一根丝绳串着四片宝石的薄片,<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的甲骨文简化成三片宝石和一根串绳,</span>丝绳上端为绳结。造字本义:用丝绳串起来的宝石。金文、篆文省去上下两端的线头,字形与"君王"的"王"字相似。<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横排列均匀为“玉”,上两横接近为“王”。甲骨文的“玉”没有点,小篆的“玉”也没有点,隶书在"王"字上加一点,以区别于"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在基本上“斜玉旁”的字本义都与玉有关。譬如“理”“璞”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理,汉语一级字,读作lǐ,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本义为在作坊将山上挖来的璞石加工成美玉,使之成器,有形有款;由《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p><p class="ql-block">引申之义为1.治理、料理;2.有条理、纹理、道理等义。】</p><p class="ql-block">【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中有上古造字段落,芈八子对其子赢稷教导~“上古造字,玉王同字。王字三横一竖,三横乃天地人,一竖乃参通天地人者,是谓王。”哈哈😄😄 】</p> <p class="ql-block">西周,中国古代社会宗法、礼乐文明趋于成熟的一个时期,周公集三代制度文明之大成“制礼作乐”。礼既兴则礼器作,周人“以玉事神”、“以玉比德”,借玉昭示法度、明辨等级、维护国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把玉器提高到国家礼制层面。展览主要将从“瑞玉”、“饰玉”、“葬玉”三个维度去解读西周玉器造型与功能的关系,使得观众能够切身体验中华文明的玉文化之美。</p> <p class="ql-block">【社科院朱乃诚专家:</p><p class="ql-block">玉礼器主要有八种:《周礼》记载的璧 琮 圭 璋 琥 璜,还有仪仗用的玉礼器玉钺 玉戚 玉戈等。</p><p class="ql-block">这些玉礼器根据用途可分为四类:</p><p class="ql-block">1.祭玉 敬献天地神祇,以燔、瘗、沉三种方式进行,是消耗品,器类主要为玉六器。</p><p class="ql-block">2.瑞玉 用于祭祀者佩戴或手执进行祭祀活动的,以助事神之礼,以别尊卑贵贱身份,主要用玉为圭和璋。</p><p class="ql-block">3. 享祖先用玉,陈于宗庙,主要也是圭和璋。</p><p class="ql-block">4. 仪仗用玉,主要为玉钺、玉戚、玉戈。】</p> <p class="ql-block">这件玉牛形调色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西周的“调色板”。</span>白色带黑斑,圆雕,<span style="font-size: 18px;">牛呈卧状,牛头前伸,两侧有耳,刻划牛角,臣字形眼。下刻卷曲的腿,背部宽平,并排四个调色圆池。造型朴实,美观大方,匠师们将卧牛的温顺性格雕刻得栩栩如生。高4.5厘米、宽5厘米、长11厘米。</span></p><p class="ql-block">牛转乾坤,借此玉牛,祝福朋友们牛年吉祥安康🌷🌷🌷</p> <p class="ql-block">图中星罗棋布的诸侯国像众星拱月般“藩屏”周王室。</p> <p class="ql-block">曾国,周代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是周天子分封给南宫氏南宫括后代的封国,又名南公之封地,受封建国在汉水随地。曾国在史书又称为随国,大约存在于西周成康时期至战国末期,共七百多年。</p><p class="ql-block">南宫适(kuò),又称南宫子,是周族的重要谋臣、重臣。所谓“文王四友南宫子”,据《史记》记载,南宫适是武王兴周灭纣时的贤臣。</p><p class="ql-block">2012年以来,随着对西周初期到战国中期的曾侯墓葬群的考古研究,发现曾国(即史书中的姬姓随国)是南宫适的封国。</p><p class="ql-block">【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p><p class="ql-block">西周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明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的考古发现,荣获了2011 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历史上,尤其是先秦时期,有诸多的方国位于其中,而曾国是其最为重要的诸侯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2011 年、2013 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联合对墓地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8700平方米,发掘墓葬140座,马坑7座。出土青铜、陶、玉、原始青瓷等器物2100件(套)。</span></p> <p class="ql-block">【1978年 曾侯乙墓(战国早期)在随州擂鼓墩被发现,出土文物15000件,让史籍中没有记载的曾国重见天日,可以说曾侯乙墓的发现解决了历史上曾国有没有的问题,答案是“有的”。接下来引出来“曾随关系”的问题,通过2011~2013年在距离擂鼓擂大约二十公里的叶家山西周早期墓葬的考古证明了曾就是随、随就是曾,答案是“曾随是一国两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叶家山出土玉器大多应该是属于组佩的组成部分,极少是单独的器物。其器形包括有西周早期的器物之外,还有较多的前世的遗玉,包括有红山文化的玉器,如勾云器,商代的高领璧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0, 60, 61);">叶家山出土的礼仪玉器主要有玉璧、 玉琮、 玉环、玉璜、玉戈、玉柄型器等。</span><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葬玉造型上多姿多彩,龙、凤、鹿、兔、鱼、蝉,还有半人半兽、半人半禽、龙凤合体的造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0, 60, 61);">接下来,我们从瑞玉、饰玉、葬玉几个类别来了解、欣赏从洛阳西周墓和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出土的部分玉器。</span></p> <p class="ql-block">说明:本展览展出的皆为西周玉器,图片中没有标出土地的皆出自<span style="font-size: 18px;">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 “礼仪之序——瑞玉”</p><p class="ql-block">“礼”是周代社会的核心和基本特征,《周礼》载“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周代统治者在祭祀、朝会、军事、外交等重要活动中都有用玉的礼仪,玉器成为了周代统治阶层贯彻其礼治统治的必备器物。</p><p class="ql-block">【《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展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典制。周代礼制完整地讲应称之为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p><p class="ql-block">《周礼》主要分为六篇官职内容,分别是:《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考工记》。</p><p class="ql-block">1、天官冢宰,大宰及以下共有63种职官,负责宫廷事务。</p><p class="ql-block">2、地官司徒,大司徒及以下共78种职官,负责民政事务。</p><p class="ql-block">3、春官宗伯,大宗伯及以下共70种职官,负责宗族事务。</p><p class="ql-block">4、夏官司马,大司马及以下共70种职官,负责军事事务。</p><p class="ql-block">5、秋官司寇,大司寇及以下共66种职官,负责刑罚事务。</p><p class="ql-block">6、冬官百工,涉及制作方面共30种职官,负责营造事务。】</p> <p class="ql-block">分享一张组长上博参观的图片~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这件鸟首人身形玉璜:青玉,质较温润,色泽明亮,局部有沁蚀。 扁平体, 造型为一站立的拟人凤鸟,其身下肢及足似为人体。 长喙钩形, 扁首,大圆眼。头顶斜刃刀形,似为冠。短颈硕身,身饰雷纹。粗壮的肢体显露出腿足,脚形尤似人足。长10.6、宽2.9、厚0.4厘米。</span></p> <p class="ql-block">玉璇玑:亦称玉牙璧,像一个长了牙的璧,外缘有三个朝同一方向飞翘的牙,间距相等,有的其间雕刻扉棱一样的小齿。“璇玑”二字,源出《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西汉学者孔安国释:“在,察也,璇,美玉也;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是古代大型祭祀仪式上的用品 。</p> <p class="ql-block">有学者通过考察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商周文化墓葬中玉柄形器、圆陶片、漆觚等的空间关系,认为玉柄形器在使用方式上是榫接于木棒上端(可以理解为木头勺子的玉手柄)置于(漆)觚中以祼酒。这种玉柄形器是为“瓒”,与(漆)觚组合在祼礼中使用。</p><p class="ql-block">祼【guàn】:古代一种祭祀的仪式,将酒洒在地上以告神明。《说文解字.示部》:「祼,灌祭也。」《书经.洛诰》:「王入太室祼。」唐.孔颖达.正义:「王以圭瓒酌郁鬯之酒以献尸,尸受祭而灌于地,因奠不饮,谓之祼。」</p><p class="ql-block">瓒[zàn]:是古代祭祀用的一种像勺子的玉器。</p><p class="ql-block">学者将玉柄形器自名释为“瓒”,从字形上是可以通过与甲、金文中的诸“瓒”字类比而确定的。“瓒”,祼礼中将瓒置于彝器中以鬯酒灌之以祀神或享人。</p><p class="ql-block">作为祼玉的瓒是被置于“同(觚自铭为‘铜’)”中加鬯酒以灌地。</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 “环佩将将——饰玉”</p><p class="ql-block">“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饰玉,在周代所用玉器中数量多,种类丰富,或佩于身,或饰于冠。《礼记·玉藻》记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 。”周人佩玉成为彰显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物。</p><p class="ql-block">【组绶可追溯到上古先民结绳记事,组绶的组指官印上的绦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盖住装印的鞶囊或系于腹前及腰侧,故称印绶。以绶的颜色标示身份的高低,用于在袍服外佩挂饰物。组绶历经了周朝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到盛唐的“披帛结绶”、宋的“玉环绶”直至明清荷包、香囊、玉佩、扇坠结艺发展至今的中国结。】</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 “玉魄精魂——葬玉”</p><p class="ql-block">《春官·典瑞》载“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周人认为玉质密坚久而性寒,用玉敛尸,可以防腐;西周时期的葬玉主要包括琀、塞、握、足端敛玉以及饰棺用玉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0, 60, 61);">叶家山出土的葬玉有许多仿生器型,包括龙、凤鸟、鹿、兔、蝉、鱼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仿生造型玉器是古代玉器的主要门类,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商周时期尤其盛行。)</span></p> <p class="ql-block">分享一张组长上博参观图片~瞑目缀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龙是玉器中最为常见的仿生造型,商周时期十分的流行,且形制也特别的丰富。<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叶家山墓地出土以龙为造型的玉器也较多。</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件双首双身交尾龙形佩:<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造型特别呈“S”形,玉</span>质细腻温润,局部表皮有泛黄沁。双龙皆作昂首顾尾状,以阴刻细线条勾勒轮廓,二龙龙躯交结为一体,似为双龙交尾状。龙尾微微回卷,相互抵在另一龙的颈、腭部。龙嘴大张,上唇翘起,阴刻有简易的梭眼;头顶凸有蘑菇柱状角,在蘑菇柱状角上刻有云形线条,似为龙耳。一只龙角上钻有圆孔。龙体各有凸出的棱,一为长方形,似榫;一似翘起的鳍,又像龙的足。长4.2、宽 2 厘米。“S”形龙造型,东周时期较为流行,而商周时期的极为罕见,目前仅此一例。双首一躯且作交尾状龙的西周玉器,也是属于孤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以鹿为造型,是商周时期流行的玉雕动物作品之一。叶家山墓地出土的玉鹿较多,造型也都很生动。</span></p> <p class="ql-block">勾云形玉佩的文化特征:</p><p class="ql-block">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勾云形玉佩就是红山文化先民的智慧结晶,与玉猪龙、玉凤、箍形器等同为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p><p class="ql-block">勾云形玉佩,似云,似枭,采用拟物与抽象相结合的手法,以平面减地打磨的工艺,表现出了极具张性的美,是红山文化先民高超的艺术水平与神灵崇拜相结合的产物。一般器体为扁平的长方形,中心镂空一弯勾,为旋涡形,四角对称地向外呈卷勾状;在正面或两面琢磨出与器体轮廓走向一致的浅凹槽。已发现的勾云形玉佩均置于死者的胸前,说明其非同寻常的神圣意义。</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勾云形玉佩的</span>使用功能:</p><p class="ql-block">勾云形玉佩的使用功能与其出土的位置密切相关。从对勾云形器功能研究的进展可以看出,学者对其功能的认识是随着考古资料的丰富而逐步深入的,由最初不知其所用,发展至以为它是帽饰、衣饰,再进展至认为它是神权与王权的象征物及通神的灵物。<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学者认为:“在红山文化典礼中,勾云形玉佩可能用作勾通祭司和上天、祭司和祖灵的中间媒介,具有其他器类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span>虽然这些认识尚属依据考古材料而进行的逻辑推理,还不能确定已经找到了勾云形器在红山文化时代的真相,但可以相信,这种研究结果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件雌性双鸟交尾状玉佩:青玉,玉质较好,有褐色沁蚀。雕琢精致,造型美妙,为双鸟相叠,上雄下雌作交尾状,动态感极强。 雄鸟体形肥硕宽短, 首上有凸为冠,圆眼圆睛,两侧呈波形。鸟喙上翘下钩,形成圆孔。足踏雌鸟首,尾翼下垂。尾根部下垂圆圈。 雌鸟体形健壮瘦长, 无冠,长尾回钩翻卷。双鸟体上羽毛雕琢的纹理清晰,而鸟的形态生动自然。长8、宽4.4、厚 0.7 厘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件人首鸟身玉佩:青玉,造型为人首鸟身。资料发表时称之为人龙形玉佩,有失准确。 圆头凹脸,下颌前凸,臣字形眼,云朵形大耳。头顶上有S形小龙为角。鸟身明显,涡云纹形羽翅向后伸展,翅下似还有尾翼。 腿似人的下肢, 尤其是足部宽大。肩背上有凸出的扉棱,惜上下皆有残断。这种人首鸟身的玉器在商周时期较为常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长7、宽3厘米、厚 0.5 厘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玉璧:中心孔径小于边宽的圆玉;</p><p class="ql-block">玉瑗:中心孔径大于边宽的圆玉;</p><p class="ql-block">玉环:中心孔径等于边宽的圆玉;</p><p class="ql-block">玉玦:周边有一个缺口的圆玉。</p><p class="ql-block">《荀子大略》记载有“ 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石之美者谓玉,它有着纯粹栗密的本质、润泽柔美的外表,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与审美的本质,是华夏民族神圣而美好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补充知识</p> <p class="ql-block">玉六器</p><p class="ql-block">即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礼仪玉器,三代琢玉品种,为原始古玉中“法器”变化而来。是指古人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使用的玉器,常简称为“礼器”或“礼玉”,据《周礼》,主要是指璧、琮、圭、璋、琥、璜六种玉器,形状各异。</p><p class="ql-block">《周礼.春秋.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是为六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