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风靡全球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我只闻其大名,却始终不曾读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这悠闲的寒假生活中,我决定要认真的品读,欣赏这部被美国评为“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的引起青少年强烈共鸣的这部伟大巨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是一部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小说,以第一人称记叙。因为主人公霍尔顿正处于十六岁青春叛逆期,所以字里行间充满脏话:他妈的、混账东西、杂种、窝囊废等粗鄙不堪,甚至情节也是无聊透顶。就连麦家老师看过之后也会说: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作者塞林格把这个时期少年心中的愤怒和焦虑表现得淋漓尽致,鲜活生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少年主人公</p> <p class="ql-block">当我继续深入阅读,渐渐地读懂了这个精神压抑,心里挫伤,生活孤独的少年,他厌恶这个伪善的世界,尽管他的日常生活和交往矛盾冲突不断,但他心里却保留着人性的真纯和温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爱他死去的弟弟,尤其惦记被他叫做老菲比的小妹妹。他为了顾及同寝室贫困潦倒的同学的面子,把自己的名牌包放在床下面;他给修女募捐甚至后悔捐的不够多;他借了妹妹的钱后执意要还。这是发自内心最本真的善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看到霍尔顿以为自己会因得肺炎而死去,悄悄跑回家和妹妹菲比诀别,当妹妹把她过圣诞用的所有钱塞到他手里时,他哭的一塌糊涂,妹妹用她的身体拥抱着安慰着他。</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他决定要一个人去西部,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苟且的生活时,妹妹又用一个孩子的方式————决意要跟着他一起去,最终让他改变了决定,留住了他。</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就是温暖的守望。也是霍尔顿的梦想,他说:</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老是在想像,有那么一群小孩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成千上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除了我。我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这里作者更深的含义或许是表达他对美国当时现实社会中的虚假,颓废和堕落的失望,他希望有人来拯救那些清纯而天真的人不被污染,让他们有一个自由而干净的环境,并守望着他们不会跌落在污秽而危险的悬崖之下。</h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14, 220, 54); color: rgb(30, 53, 0);">我看到积极的意义就是在人性的深处总是有那些美好的愿望,支撑着梦想并且能唤起更多人走出绝望,为这个信念而活着。</span></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想塞林格这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不只是写给青少年的,他描述出他们的世界,应该更能给成人以启迪。今天,在我们的社会环境的高压下,很多成年人否定和忘却了自己曾经的年少和迷茫,不遗余力的纠正着叛逆,从内心里排斥着这些愤怒和焦虑的孩子,并力求把他们变成听话,靠谱,和更接近主流社会的要求的人,却扼杀了他们天性里的纯真和快乐。</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让我们感谢生命中那些守望过我们的人,也让我们成为那个守望者,守望我们的亲人或朋友或学生或一个迷路的孩子。更守望着自己不愿走失的灵魂。我认为对青春的宽容和理解是一种修养,也是我们最需要的生命的守望。</h3><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