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他叫兰如东,原中国人民解放军32380部队工兵营战士,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冒着敌人疯狂扫射的机枪只身炸碉堡,独自一人歼敌4个,炸伤1个。事后部队党委为他报请了一等功,被人民尊称为战斗英雄。</b></p><p><b> 4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英雄如今工作、生活过的怎么样呢?带着这些疑问,作为同一个连队的战友,笔者最近访问了他。为了让读者大概了解一下英雄的过去,请看下面的事情回放。</b></p> <p><b> 兰如东系福州军区32380部队工兵营战士,1978年3月从福建省武平县入伍,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掌握了良好的军事专业技术。1979年2月,他奉命调至广西前线,补充到广州军区53256部队工兵连配属作战。</b></p><p><b> 1979年3月6日,兰如东和全排战友奉命配属378团主攻团执行道路保障任务,当部队行进到“那登”高地时,敌人的机枪突然从半山腰的碉堡向我步兵分队疯狂扫射,全团进攻顿时受阻。团直工兵排、侦察排先后派员实施攻击,均因山高洞深,不便发挥火力等原因,几次摧毁未果,部队伤亡惨重。眼看总攻时间临近,前沿指挥所命令采用爆破筒消灭碉堡之敌。兰如东和班里2名战友主动承担了爆破任务,在我步兵的火力掩护下,兰如东第一个冲上去把爆破筒送进碉堡。洞口瞬间被炸,但是敌人的火力却没有消灭。面对当时险情,指挥员不得不发出再次爆破的命令。接到指挥所命令后,副营长黄生权主动承请战,他抱起炸药包就准备往上冲,兰如东见副营长年纪大,行动不便,加上还有带兵重任在肩,便立即奔过去,大声说:“付营长,这里危险,还是我来”,随即从付营长手里夺过炸药包,利用隐蔽地形,再次冲向碉堡口下方,只见他一把拉燃导火索,用尽全身力气,顺势将炸药包抛进碉堡。顿时,轰隆一身巨响,越军的重机枪终于炸哑了,碉堡也被炸毁了。团长随即下达了进攻命令,全团顺利通过“那登”高,迅速投入新的战斗。</b></p><p><b> 这次炸碉堡行动,炸死敌人4个,炸伤1个,圆满完成任务。据兰如东回忆,当时,炸药包药量为15公斤TNT,采用4厘米导火索点火管,爆破后他被冲击波抛向12米之远,一度处于昏迷状态,并被一块飞石砸中腰部受伤。当大部队冲过关口后,兰如东被后续救援人员发现,随后用直升飞机转运至南宁后方医院救治。兰如东的一举一动,被当时在指挥所指挥作战的团长看得一清二楚,并默默记在心里。</b></p><p><b> 战争结束后,团长一直在寻找炸碉堡的小战士。经查核,原来是从福州军区32380部队工兵营调来的兰如东,其英勇作战的事迹才公诸于世。所在部队为他报请一等功,推荐他参加总政组织的“英模报告团”,在全国各地的一些部队、地方院校等进行巡回报告。面对掌声和鲜花,尤其是讲到自己与战友一道英勇杀敌的经过时,眼角不时挂满了激动的泪花。他的英勇事迹被收录福州军区编印的《英模》丛书之中。同时也被解放军报等新闻媒体作过报道。1979年9月,兰如东作为“功臣模范”人物被保送到南昌陆军学校深造,系统学习军事指挥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福州军区32362部队特务连任工兵排长,后在该团任工兵连连长。在工兵连工作近8年,他不居功、不自傲,工作积极,任劳任怨,不顾腰伤坚持工作、放弃休息,克服家庭实际困难,倾心为部队建设作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1987年11月,他因带兵有方,工作成绩显著,经报请时任军长、政委批准,再次荣立二等功。1988年7月,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表彰,并作为全军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候选人参加评选,介绍其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在解放军报头版作了报道。1993年11月调厦门市某人武部工作,先后任军事科参谋、副科长、后勤科科长。</b></p><p> </p> <p><b> 1999年10月,带着两枚沉甸甸的军功章和一枚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奖牌,兰如东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转业回地方工作不久,因遭遇一场意外变故,彻底打乱了往后的人生航向,单位没了,工作丢了,仿佛又回到了人生的起点,面对困境,他找回了当年上战场杀敌的勇气。从摆地摊,当小贩,做小买卖开始干起,这些年来,一是靠打工维持生活。虽然年已六旬,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加上小女儿还在读大学,生活所迫,仍然需要靠打工养家。在建国70周年前夕,厦门市思明区领导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街道办事处领导,专程来到兰如东家里,颁发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制作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代表组织以示对他为保卫祖国作出重要贡献的褒奖。我们 忠诚希望组织、战友及社会各界给昔日英雄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