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泉山区“阅读,我先行”寒假领读活动

提着灯笼的萤火虫

<p class="ql-block">  “欲求教好书,先做读书人”。教师不仅要做真正的阅读者,更要做阅读的先行者。寒假,是老师们放松身心、充实自己的好时候。在冬日的暖阳中,手捧一本书,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去感受、去对话、去思考,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为了推动、支持老师们寒假阅读,泉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特别推出2021“阅读,我先行”寒假领读活动。为大家领读的有书香教师、各校读书负责人,领读的图书囊括了教育理论类、教育心理类、教师专业成长类、儿童文学作品等多种类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批判性课程:学校应该教授哪些知识》</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徐州市淮西小学 魏蓓 江苏省书香个人提名</p> <p class="ql-block">  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著的《批判性课程:学校应该教授哪些知识》一书,用十一个生活中的主题告诉我们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社会意义以及如何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一系列问题。旨在建议教师拓展课程内容的疆界与视域,带领学生进行跨学科的阅读、思考与探究,践行整体主义的、更彰显自我的真实教学方式。有助于引发我们重新思考应教什么及为何而教,为我们理解教育和实践教育开启了新的视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哲学简史》</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徐州市史庄小学 高洪波 十佳书香教师</p> <p class="ql-block">  冯友兰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享誉世界的、可以影响中国人一生的大众必读书。冯友兰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学术大师,也是20世纪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杰出哲人。他说,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定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进入学科深处的六个秘密》</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徐州市求是小学 张锐 十佳书香教师</p> <p class="ql-block">  一所学校要追求内涵发展,应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为每一个学生寻找有营养的教育。学科是学校课程变革的一个关键维度,学科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引领教师进入学科深处,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使命。把儿童放在学科中央,教师成为学科最活跃的元素,课堂成为最有活力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特别的女生萨哈拉》</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徐州市奎园小学 李敏 十佳书香教师</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本儿童小说。好的儿童小说能让我们看到鲜活的儿童,以及与之相处的大人。教育对于老师来说,不就是在认识儿童的过程中认识自我的事情吗?故事中的波迪老师用自主开发的朗读和写作课程建立和每个儿童的联系,真诚地注视学生、不动声色地帮助学生,问题儿童萨哈拉就在这自然的注视下打破了束缚自己的“枷锁”,重建自我。怎样既尊重儿童又能给予儿童实在的帮助,波迪老师是我们的榜样。当然,还要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作为老师的原初快乐。&nbsp;</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致教师》</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徐州市淮西小学 张秋敏 十佳书香教师</p> <p class="ql-block">  用给年轻教师回信的方式呈现每一篇的主题,既解答了他们在教育生活中提出的种种困惑,又诠释了他对教师的期望、对新教育成功的喜悦和对自我发展孜孜不倦的追求。书中涉及到关于一线教师教育生活的近50个层面的各类问题,每一个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独成体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既可随心阅读任何其中的一篇,又可以一鼓作气,随着作者的热情澎湃连续作战。字里行间,满是作者对教育立体独到的理解,对教育满腔的热爱,对教育现象的深度剖析。这是一本适合年轻教师深度阅读的教育诗画,它没有晦涩和枯燥,读起来满是生动和惊喜,希望每一位心怀教育梦想或者还在教育战线上犹豫不决的年轻教师静心阅读,你一定会从中收获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引领你从此过上更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教育写作》</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徐州市求是小学 王萍 十佳书香教师</p> <p class="ql-block">  《教育写作》教会老师如何拥有一双慧眼,捕捉到教育生活的点滴精彩;教会老师如何通过阅读提升专业表达;教会老师写作更加科学、准确、专业;帮助老师把自己的教育写作成果形成“形”与“质”的完美结合。我推荐阅读《教育写作》,让写作成为老师最美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教室里的正面管教》</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徐州市奎园小学 郭红 十佳书香教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将不惩罚、不骄纵的正面管教方法运用于教室中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是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式。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无论是惩罚还是奖励,其长期效果都是使学生丧失信心。书中提供的一系列方法,比如建立情感联结、让学生参与、专注于解决方案、有限制的选择、启发式问题、积极的暂停、班会等,都是为了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消除学生们的“错误目的”并有效地鼓励他们,使他们能以积极的方式获得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从而形成理想的班级氛围,培养孩子们具有学习的勇气、激情和人生技能,进而成为具有优秀品格并掌握人生技能的人。</p> <p class="ql-block"><b>✍🏻《七堂极简哲学课:写给大忙人的哲学启蒙书》</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徐州市张小楼小学 王亚君 十佳书香教师</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本哲学入门读物。它的内容与哲学教材的面面俱到相反,它是以专题形式展开,共七章。本书重视思想而忽略背景,对哲学家的生平不做介绍,径直切入问题,条分缕析、层层推进。通俗而不失严谨,易简而不失深刻。在读的过程中不妨慢下来,试试和教育教学相结合,追本溯源,很多问题似乎就不攻自破了。相信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一场轻松愉悦的思想之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积极情绪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徐州市星光小学 徐琳 十佳书香教师</p> <p class="ql-block">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的力量》通过各种科学实验,系统地回答了积极情绪从何而来,积极情绪的10种表现形式,积极情绪对人们的认知能力、注意力、健康、创造力、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作用、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例关系,如何提升积极情绪等启人心智的问题。这本书破解了情绪中变化奥秘,揭示了为何积极情绪具备这种力量。有了积极情绪,你可以看见新的可能性,从挫折中复原,与他人建立联系,活出最佳的自己。积极情绪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让你的世界观、你的心理能量、你的人际关系和你的潜力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塞利格曼的幸福课---真实的幸福》</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徐州市湖滨中心小学 王雯 学校读书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彭凯平倾力推荐的一本书,这是提升幸福感不可不读的心理学经典。在哈佛,这是一堂听课人数最多、最受欢迎的课程;在IBM、通用电气、壳牌、宝洁、谷歌,这是一堂平衡成功事业和幸福人生的必修课;在英国贵族名校威灵顿公学,这是堂提升人生品质的素质课。马丁·塞利格曼----从“抑郁专家”到“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博士从“习得性无助”中走来,不再只关注人性黑暗、脆弱与痛苦的一面。他发出了“积极心理学”的召唤——帮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课程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徐州市星光小学 孙果 学校读书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  个性化的风格为一线教师呈现关于课程和实践的全景图。系统介绍了课程的概念发展,意义价值,结合当下的课程情境,梳理了经典课程理论的百年发展。分析了学校课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意义和价值。并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学校课程开发的行动框架与技术策略。本书还论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开发与实施评价,对大家比较关注的课程同整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能力,学校课程制度的生成,国内外鲜活灵动的课程实践,学校课程开发的误区,问题与发展走势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徐州市少华街小学 薛小庆 学校读书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  课堂是什么?课堂的核心是什么?夏雪梅博士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这本书就是基于以上思考,探索课堂观察或研究如何从“教学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型的问题,并建构了“观察学习一收集证据一分析证据一做出新的决策”的课堂研究模式,开辟了课堂研究的新领域。相信阅读完这本书,我们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课堂观察,为我们研究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载体,希望教师们睁开观察者的双眼,解开一个个学生身上的学习密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成长是最好的奖励——教育人物见闻录》&nbsp;</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少华街第二小学 丁淑丽 学校读书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教育界的“英雄奇侠传”,有高山仰止的一代宗师,有志同道合的同门师兄弟,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江湖朋友,于漪、钱梦龙、朱永新、李吉林、程红兵、李希贵、魏虹、郭文红等教育者共同组建了一个有情怀、有责任、有梦想的教育者“江湖”。</p><p class="ql-block"> 普通之人做出不普通之事令人惊叹,不普通之人于功成名就之后仍坚持去做普通之事,才更令人敬佩。作者手持妙笔,写普通,也写不普通,于普通处,见不普通,字字句句,都是锦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思辨与立场》</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少华街第三小学 丁志娟 徐州市书香个人</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我们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很多专家对此发表过言论法,但究其一点,大家对目前中国学生缺乏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的看法倒是颇为一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培养批判性思维?作者在书中指出:人的心灵有三个基本功能,即思维、情感和欲求。思维让我们弄懂生活的意义;情感监控或评估思维所能产生的意义;欲求引发行动。由此可见,我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做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而批判性思维正是帮助我们达到自我理解,挣脱现有思维对我们的发展的桎俈。除此以外,对于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来说,他们拥有着积极学习的动力、娴熟的决策技巧、理性的思维习惯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在鼓励我们不断进行反思,也向我们指明了训练自身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而立于教育的视角来看,这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动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儿童的人格教育》《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b></p> <p class="ql-block">领读者:徐州市求是小学 李凤 徐州市书香个人</p> <p class="ql-block">  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在全面理解儿童人格的基础上,为教育问题指出了一种基本方向,帮助我们直面教育的困难,直抵教育的核心。作者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概述了其思想观点——个体心理学积极强调把儿童对社会情感的态度看作是其发展的检测器,从儿童遭遇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他是否拥有社会情感,是否拥有勇气和理解力,是否追求对社会普遍有益的目标。然后,我们就会发现他向上努力的方式和节奏,发现他的自卑的程度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强度。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不可分裂的统一体。“人格的统一性”“优越感”“自卑情结”“社会情感”,这几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帮助我们认识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寻找对策。</p><p class="ql-block">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是佐藤学教授以“学习”为主题的专著。佐藤学教授着眼于学习的对话结构,提出“学习的三位一体论”(“构筑世界”“构筑伙伴”“构筑自身”的三位一体实践),对课程、教学和学校组织的根本性改革发起挑战,提出了“学习共同体”这一学校的构想,使学校的学习摆脱“效率”与“竞争”的束缚,以新的方式重建。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对“学习”有更深刻的理解,帮助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并借助这种对话性的、合作性的实践,去构筑“学习共同体”。</p><p class="ql-block"> 最是书香能致远,牛年的寒假,我们虽然不能远行,但可以和一本本好书相遇,让思想穿越万水千山,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p>

教师

教育

书香

徐州市

课程

积极情绪

批判性

读者

学校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