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搭桥,是人类迄今为止做得最寻常又最聪明的一件事。过河得有桥,跨越山谷得有桥,人的成长进步也需要“桥”。依我看,人生共有“三座桥”,可为前行之捷径,即长者言、惑时劝和前人书。</p><p class="ql-block"> 先说“长者言”。所谓长者,也就是比自己年长的人,未必就是老者,也未必就是自己的长辈。中国人是有这个传统的,从周公的《诫伯禽书》、诸葛亮的《诫子书》到后来的《颜子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长者对晚辈的教导。小时候,我的祖母总是拿“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从小看大,三岁知老”一类的话教训我们这些孙辈。老人家其实没读过书,她口里的这些名言,应该是从比她年长的人那里听到的。</p><p class="ql-block"> 我想,中国的大多数人都是按长者的言传身教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这样慢慢沉淀下来的。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到了当下这个时代,恐怕不想听、不屑听长者言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原因何在呢?这些人恐怕主要是阅历太浅,理解不了长者所言之深意。再者,社会变化太快,他们觉得上一代人已经落伍了。长者的话,听上去或许有些琐碎、平淡,也可能是老生常谈,实则多少包含有一定的道理。即使有些谚语和俗语,包括《增广贤文》中确实掺杂了一些糟粕成分,也不可忽视其中的精华,倘若一古脑儿予以否定,其结果可想而知。试想,古往今来,有几个人到自己中年以后,没有因当初未听长者言而懊悔的呢?</p><p class="ql-block"> 再说“惑时劝”。人的一生中都有顺利的时候,得益于持续不断的努力,但难免有不冷静、不淡定的时候,而最惨痛的教训,大都来自那一怒之下,一念之间。当你鬼迷心窍、孤行己见的时候,能有人直言相劝,不啻人生一大幸事。一个人不能没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能没有自己的主见,但必要时还要能敞开心扉,听得进别人的诤言,才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重心不稳、左右晃荡的时候,还需要有人及时地扶一把,步履才会更加稳健。</p><p class="ql-block"> 《孔子家语》中记载有孔子的一句话:“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并列举了商汤和周武王因为能听取进谏的直言而使国家昌盛,夏桀和商纣因为只听随声附和的话而国破身亡的例子。两千多年来,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箴言的人不在少数,可事到临头能真正做到听人劝的又有几人呢?</p><p class="ql-block"> 最后说说“前人书”。为什么是前人书,而不是圣贤书?因为古人说过“开卷有益”的话,非圣贤的书也未必无益,读读无妨。</p><p class="ql-block"> 读前人书,绝不止于校园期间,更重要的是走出校门之后。武断点说,人与人的区别,往往就在离开学校后还能否一卷在手。当然,学必有所思,思则未必信,只要坚持读就是了。毛泽东之伟大,之令人折服,我看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注重调查研究,一是善于总结,而首要的一点就是熟读前人书。</p><p class="ql-block"> 人生虽然短暂,脚下却有万水千山。与其像古代的杨朱那样泣于歧途,不如真正重视和早早架起这“三座桥”。不是对长者唯唯诺诺、唯命是从,不是对别人的话囫囵吞枣、偏听偏信,也不是照猫画虎、食古不化,而是要虚怀若谷,敬老尊贤,好学不倦,勤于思考,从善如流,如此则人生之路会通畅得多。尽管长者言、惑时劝和前人书难免有不尽合时宜的地方,应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辨析,但是,如果因此就以种种理由轻视之,拒绝之,无疑是一叶障目,舍近求远,甚至会重蹈覆辙,自毁前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