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鼎 </p><p class="ql-block">(1828年-1880年),字象一,一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有《拙吾诗文稿》。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村居</p><p class="ql-block"> 高鼎〔清代〕</p><p class="ql-block">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p><p class="ql-block">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p> <p class="ql-block"> 这首描绘春天风光的小诗,是诗人高鼎闲居农村时的即景之作。</p> <p class="ql-block"> “草长莺飞二月天”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p> <p class="ql-block"> “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p> <p class="ql-block">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