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西之“中国煤炭博物馆”

海春居士

中国煤炭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煤炭行业博物馆,位于太原市迎泽大街和晋祠路交汇处,1989年9月建成开馆。 博物馆由陈列大厅、中国煤炭科教文交流中心、学术报告厅、办公研究楼和现代科技学院等组成,是全国煤炭行业历史文物、标本、文献、资料的收藏中心。 中国煤炭博物馆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和地位,被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协、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称号。 中国煤炭博物馆分东、西两院,占地约11公顷,建筑面积约90,000平方米。 煤炭依据变质程度及工业用途分为三大类十四个品种。三大类为褐煤(含碳量为70%-80%)、烟煤(含碳量有80%-90%)和无烟煤(含碳量达到90%-98%)。图中14根立柱,从左往右依次是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肥煤、1∕3焦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无烟煤。 博物馆里陈列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类别的煤炭标本。 在地球46亿年的生命历程中,曾出现过三个大的成煤期。即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白垩纪和新生代的第三纪。当然,并不是古代所有的植物都能变成煤炭。大部分植物随时间的推移腐烂分解了,有一些植物由于地质环境的不同,被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硅填充,只保留了植物外形,变成了类似植物的石头,即“硅化木”或“木化石”。 中国煤炭之王“兰花炭”,产于山西晋城沁水县。兰花炭生成于3亿年前的石炭纪,是无烟煤中精品,因其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而得名。 可以雕成工艺品的煤,称之为“煤精”。煤精也称煤玉、黑宝石,是褐煤的一个变种,为不透明,光泽强的黑色有机宝石。 煤精是一种特殊的煤,系远古森林中那些油质丰富的坚硬树木,如柞、榆、桦、松、柏等,被洪水冲到低洼之处,经过地壳变迁,高温和地下压力的泥化作用,使之成为一种黑色的结晶体。煤精成因必须是由一定的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再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成。 煤精石质地坚韧、结构细腻、呈黑褐色、抛光后漆黑闪亮,是雕刻工艺品和首饰的上等材料。 馆内陈列着众多煤精石雕刻的艺术品。 《福禄寿车》。 《骨牌》。 《万象更新》。 《大展鸿图》。 展厅以各种数字介绍了一吨煤的作用。如:一吨煤可以发电两千度;可以炼钢2.8吨;可以炼焦0.6吨等等。 燃煤的蒸汽机模型。 燃煤发电厂模型。 现代社会中,发电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站等,但全世界70%的用电,仍然源于煤炭的火力发电。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杰出的旅行家。公元1271年,他随同父亲和叔叔,一同踏上了奔向东方的旅程。他在中国任职和游历长达17年之久。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记载了中国人采煤、用煤的知识。正是通过这本书的介绍,使得中国用煤的知识在欧洲和其他地区广泛传播,这对于世界各地开发、利用煤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模拟矿洞按照从古至今的时代顺序,展示了人类开采煤炭的历史。 老式矿道的木头支撑架。 现代矿道的千斤顶支撑架。 传统的人工挖煤场景。 现代机器掘进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挖掘。 机械挖掘的煤炭通过自动传动带运输到地面。 现代矿井的模拟调度指挥系统。 现代运输矿道。 矿道里的游览小矿车。 中国煤炭博物馆院内陈列的中国第一座红色发电厂的发电机组。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一THE END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