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孩盼过年,大人望种田。过年的美好记忆,深深根植在所有汉民族成员的脑海里、基因里。</p><p class="ql-block"> 进了腊月,过年的准备工作就可以开始了。劈木柴,烫豆折,腌腊肉,晒腊鱼,打糍粑,磨豆腐,晒汤圆,炒米泡,炸圆子……依次进行。过去,四五十年以前,大部分人家穷苦,肉食较少,糍粑和鸡蛋才是孝昌美食的主力,打糍粑的重要性超出了今天人们的想象。有了充足的糍粑才能过好年。糍粑既是待客的主力,也是拜年的重要礼品。有“重(chong)打糍粑重过年”的说法。打好糍粑,还要摆一桌酒席,款待出大力的本家子侄叔伯。那时的打豆腐也很重要,可以做很多菜了:豆腐、千张、炸豆腐圆子,炸三角豆腐,炸豆包,豆棍皮冲汤……农耕时代,缺肉少食,“糍粑角,豆腐末”,意味好菜都吃完了。这是今天饮食极为丰富的人们想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除夕,洒扫庭除,除尘扫灰,全家人沐浴、更衣,除旧布新,以待新年。正所谓“万象更新,一元复始,紫气东来……”,这些都是春联横额的主要用词。贴了对联,外人就不能来讨债了。所以过去穷苦人家都是早早地贴上春联。条件好的还可以挂灯笼,贴福字,挂中国结等。</p><p class="ql-block"> 二千年前,中国人一直相信桃木有驱鬼辟邪、镇宅宁人的作用。因此,春节必在家门两边挂上桃木,再请阴阳先生画上鬼符,称为“桃符”。宋王安石有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公元964年,后蜀皇帝孟昶在桃符上写下诗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个对联被称为中国第一副春联。</p><p class="ql-block"> 吃年饭前的祭祖是最为隆重的:孝昌人家除了香蜡纸炮,还有很多供品,有大块猪肉,猪肉上插着一双筷子,因为族谱记载,我们来自明朝初年的江西南昌筷子巷。其他贡品,有一条整鱼,不去鳞,一般是红鱼,寓意年年有鱼(余),红红火火。还有元宝(涂红的鸡蛋)、豆腐和米饭,还有三盅酒。祖父一边烧香,一边祈祷,与列祖列宗对话,请他们回来吃年饭,请他们喝酒(把盅里酒恭敬地洒成一条线,是为“酹酒”)。磕头、烧纸钱,祝福(内容一般是风调雨顺,多子多福,无病无灾,金榜题名……)。还移火门外,在外面烧纸钱,祭祀各路游神野鬼,保吾家平安。然后再燃几支香,插于新婚洞房门上一支,插于大门门楣一支,插于厨房一支,插于牛栏猪栏一支,插于院子门边一支。香气氤氲,鞭炮齐鸣,礼成。紧闭大门,红烛摇曳,全家团圆,吃年饭(也称团圆饭)。吃年饭一定要有鱼,一定要有大块肉,一定要有吃不完的米饭,寓意“年年有余,大吉大利,红火发财”。</p><p class="ql-block"> 除夕夜,烧上旺旺的兜子火,彻夜守岁。一夜守两年,三更分二岁。堂屋和厨房点着油灯,彻夜不熄,一直到初三送年都是如此。可以在火边炕糍粑吃,也可以打打牌,孩子们还是熬不住睡了。</p><p class="ql-block"> 子夜时分,可以“出行”了。“出行”是新年的第一个程序。具体如下:打开大门,祖父端着圆盘,上面有泥桌,泥桌上插着三根香,一对烛。圆盘里还有一条腊肉、豆腐、米饭、酒。全家人身着新衣,来到大门外,有院子的要在院门外面。祖父磕头、祈祷,全家人也都这样。酹酒,燃放鞭炮,礼成。留下泥桌香烛,端回圆盘和供品。“出行”之后就可以拜年了。泥桌是用泥巴做的,倒梯形,长十几公分,用来插香和蜡烛的。这活儿往往是孩子们的,除夕就要做好。现在有了木头做的泥桌了,刷了红油漆,可以循环使用。</p><p class="ql-block"> 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就是传统的元旦、元日,新年到来了。先给自家老人长辈拜年,磕头作揖,照例有“压袄袋”的,一般是红包或糖果。然后给村里的“新香”拜年。上一年去世的老人,他家里会有灵堂,有香案,新年第一次为他上香祭祀,称为“新香”。死人为大,拜了自家老人,当然第一个去拜“新香”。拜“新香”一定要先作揖,磕头三个,不说话。主人家会有人在一旁陪着跪着,一般陪跪的是亡者的子侄或弟弟,没有女人陪跪的。跪毕,作揖,就可以起身说话,互道祝福了。主人会殷勤招待,尽出烟茶瓜子糖果等,甚至红包。小孩子的衣兜里都装满了。然后到全村每家每户上门拜年。这之后,如果自家亲戚也有人于上一年去世,也是“新香”,要提前去拜“新香”。则马上动身,前去跪拜。拜“新香”一定要磕头跪拜,是为大礼,其他的拜年就不一定磕了。有“新香”的人家,第一年贴白色的对联,第二年贴黄色的对联,第三年贴绿色的对联。守孝三年期满,才可以贴红色的对联。</p><p class="ql-block"> 作揖,也是很有讲究的。左手包右手,是吉礼,用于一般祝福和婚礼;右手包左手,是凶礼,用于军事和丧葬等。天揖:双手环绕相搭,掌心向内,高至眉心,鞠躬九十度,平身。这是大礼,行之于尊长。时揖:与天揖类似,只是双手高至于胸,鞠躬约45度。这是抗礼,行之于平辈。地揖:双手至于腹,鞠躬30度以下。是尊长对下辈的还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礼仪文化尤其重要。</p><p class="ql-block"> 初二外甥拜舅父,初三女婿拜岳父,初四拜姑父。初三早晨还有一项重要的事,“送年”:也是一早在家烧香祭祀,然后在门外放一点鞭炮。送年之后才能扫垃圾、倒垃圾。初一到初三是最重要的三天年,不能倒垃圾的。俗话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过去,这三天乞丐不会出门乞讨,附近的人们会早早给他们准备一些饭食的。</p><p class="ql-block"> 有人来拜年,主人会拿出最好的美食来招待。可是穷苦人家美食有限,早餐招待:炸糍粑,或者煮糍粑鸡蛋,里面漂一块肉,或者米酒煮鸡蛋。过去,鸡蛋是待客的常用材料。可以蒸鸡蛋羹,可以炸泡鸡蛋,如果煮整个鸡蛋,就有很多习俗了。主任待客,可以煮一个鸡蛋,三个鸡蛋,四个五个都可以,不能煮两个鸡蛋,因为煮两个整鸡蛋是骂人的,甚至寓意“滚蛋”。当然现在的人已经不这么遵循了,想吃几个吃几个。中餐是正餐:各种菜摆满一桌。可是你不能专门吃好菜肉菜,因为主人家只有这些了,这些菜还要招待下一拨客人的。这些好菜肉菜是“看菜”,只能少量吃,象征性的吃,其他的豆腐青菜可以多吃。这是老黄历了,更是今天的孩子们不能想象的。总之,那时肉食少,十厘米长的大块肥肉才是酒席的压轴菜,“咬得油一漫”才好,才香!吃酒席直接就叫“吃肉”。送礼,吃肉去……是那时满满的幸福和满足感。</p><p class="ql-block"> 中国农历新年,春节,元旦,元日,本来都是同一天——正月初一。可是自从中华民国启用公元纪年,把公历的新年第一天称为“元旦”,把传统新年称为“春节”了。而这两个新年是从来不可能在同一天的。这样,现在的中国人实际上要过两个新年了。先过公元纪年的“元旦”,再过农历纪年的春节。不过,中国人期待的还是农历春节过大年!</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 年小月半大。月半就是元宵节。农村才是元宵节的主阵地。过去,春节会一直放假到元宵,元宵节是春节的一部分。闹元宵,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玩龙灯,舞狮子,划采莲船,沿门喝彩,放孔明灯,踩高跷,猜灯谜……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极尽狂欢,充满美好的祈愿和祝福,憧憬着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糍粑角,豆腐末,都吃完了。年过月半尽,各人找事混。一年之际在于春,该干嘛干嘛去,辛勤的劳动就要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过年、春节、拜年、闹元宵,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最为隆重,最为狂欢,时间最长(过去春节一直放假到元宵节),意义最为重大,内涵最为丰富。春节是几千年来海内外华人的集体记忆,是汉民族风俗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华夏民族的核心凝聚力,是汉民族最重要的优秀传统,深深刻在了每一个海内外华人的骨子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