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的五个墓碑

容全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陈独秀的五个墓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党百年,我们永远铭记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家为创建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独秀(1879-1942),1879年生于安徽安庆,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领导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实行反革命大屠杀,使党在城市工人中的影响力严重削弱.。对这次革命失败负有第一责任的共产国际领导层(以斯大林和布哈林为首)却把全部责任推卸在它的中国支部——中共的头上,中国共产党又把主要责任推卸在总书记陈独秀头上,指责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撤销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这个栽赃陷害也是中共党史上最大的冤案。1938年,被王明、康生又诬陷陈独秀为日本间谍,从此陈独秀在中共的影响愈来愈小,甚至成为反面人物。晚年陈独秀最终的立场是要求建立民主的政权,开始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反思。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作为二十多年来一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家在重庆江津病逝。由于历史原因,陈独秀逝世后,他的墓碑竟换了五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次立碑:六字情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逝世于四川江津鹤山坪石墙院,终年63岁。陈独秀的特殊经历,引起人们对他是非功过的争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当时难以对他盖棺定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独秀生前轰轰烈烈,死后竟无钱安葬,幸亏江津名绅邓蟾秋、邓燮康叔侄及同乡、同学、朋友的捐助,才置了四川香楠木棺材,临时厝于西门外鼎山邓燮康园地(此地后修复为衣冠冢)。当时,墓碑上刻有陈独秀生前好友欧阳竟吾写的"独秀先生之墓"6个字。这是第一块碑,碑上6个字,不含姓氏,直呼先生,体现了朋友间的一往深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次立碑:子遂父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独秀生前钟爱家乡安徽的独秀山,死后仍想和独秀山在一起。临终前,他嘱咐三子陈松年说:"以后回家,把我的棺木和祖母的棺木都带回去。"陈松年哭着答应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7年2月,陈松年根据父亲遗言,雇了一只浙江帮船,载了祖母、父亲两具灵柩回到了家乡安徽安庆,并将父亲葬于安庆北门叶家冲(现属十里铺),与元配夫人高晓岚合于一冢。这既遂了父亲的遗愿———因为此处与独秀山不远,同时也遂了母亲生不能与丈夫同寝,死能合冢的遗愿,可谓两全之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千里移坟,笨重的墓碑不便运输,只好重新立了一块。墓碑很小,正中刻着"先考陈公乾生之墓"8个字。为什么不把"陈独秀"3个字刻上墓碑,而改陈独秀科考时用的"陈乾生"这个名字?因为在江津办理陈独秀丧事时,国民党曾暗令卫戍司令部特派得力人员亲临监视,妄图进行干扰。陈松年怕再招惹麻烦,特意在灵柩上刻上了"陈乾生"名字,因为此名知道的人很少。陈独秀墓迁回安庆后,大概也是为了墓地的安全,仍用"陈乾生"名立了个碑。这是第二块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次立碑:重铸"独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3年2月,毛泽东到安庆视察时说:"陈独秀早期对马克思主义是有贡献的。中期,他创造了党,有功劳。后期他犯了错误,类似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由此可见,毛泽东对陈独秀的评价是中肯的,对他的功绩还是赞赏的。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不恰当地夸大了陈独秀的错误。因此,在那个年代,谁也不敢问津陈独秀的坟墓。"文化大革命"后,陈松年带着子女去扫墓。然而,墓已不像墓了,只是荒草丛中的一小土堆,原先的墓碑也无影无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9年10月,陈松年得到当地有关部门同意和资助,以延年、乔年、松年、鹤年4个儿子的名义重修了墓地。墓,仍然是土坟,不过重立了碑,碑上没有再用"陈乾生"名,改为"陈公仲甫字独秀、母高太夫人合葬之墓"。这是第三次立墓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四次立碑:尚有顾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0年邓小平指出:林彪、江青是反革命集团。陈独秀,还有瞿秋白、李立三同志这三人,不是搞阴谋诡计的......"。邓小平的讲话像春风一样吹到安庆,使封冻几十年的陈独秀研究工作开始松动了,陈独秀墓地也开始受到关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2年安庆市政府确定陈独秀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修了墓冢。墓冢坐北朝南,四周用白石条砌了石栏,石栏外围是一条防山水的土沟。墓顶仍是土冢,未封盖。既然是市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原碑的内容就不再适用,于是,又重新立了一块墓碑。这是第4次立碑。碑上刻着"陈独秀之墓"5个字,石碑的背面仅有生卒年月,无其他字样。遗憾的是,没有任何称谓。正如肖克将军所言,当时陈独秀问题正处于"半禁区","还有顾虑",所以只能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五次立碑:还他清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随着拨乱反正工作深入开展,特别是1989年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历史档案公开了,大革命时期陈独秀问题的史实真相大白了,强加给陈独秀的一些罪名也一个个被否定。于是陈独秀墓也逐步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安徽省政府于1998年5月批准陈独秀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中央领导李铁映、曾庆红对陈独秀父子故居和墓地的问题作了批示,11月中央还派督查员到安庆就批示办理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投资1300万元,对陈独秀墓进行全面修缮,开辟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供后人瞻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陈独秀墓已开辟为独秀园,一条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墓地。墓冢是在原墓的基础上升高扩大,用汉白玉包盖为半球形,墓基是用汉白玉铺砌的两层平台,四周有雕石栏杆,墓前有宽阔的石阶和通道,两米高的黑色花岗岩石碑十分醒目,这是第5次立碑。碑上刻着"陈独秀先生之墓"7个大字,此碑与上一次相比加了"先生"两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独秀逝世后,墓碑共立了五次,从名字的不同,到称谓的变化,小小墓碑浓缩了厚重的历史,它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对待历史问题的曲折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06年11月8日上午,陈独秀墓园落成仪式在安庆市举行。英烈园位于独秀园西北部,其功能主要用来缅怀革命先烈及纪念英烈们的英雄事迹,园区由桃树林广场和下沉式广场组成,桃树林广场以整齐排列的桃树林为主题,隐喻先烈们的牺牲奉献才有今日的桃李满天下,下沉式广场四周以浮雕再现第一次大革命事件的悲壮场景。新文化运动纪念园位于独秀园西南,是纪念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性公园,通过浮雕墙陈列新文化运动的发生的发展过程,纪念新文化运动事件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军人物,设置的银杏树林,则寓意新文化运动枝繁叶茂和硕果累累。为了继承陈独秀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教育下一代,在独秀园西南部设计了青少年革命教育园,其间的红领巾广场可以让孩子们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