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几天看到一个短视频,一个妈妈拉着自己的孩子在街边走,妈妈走着,孩子跟着,可是孩子的脸有两次都正好碰到了车的后视镜上,孩子最后受不了哭了,可是妈妈不仅没安慰孩子,还说孩子不长眼睛,自己往车上撞。其实是孩子的身高,正好跟车的后视镜一样高,妈妈只顾走自己的,却忘了留意观察自己的孩子。如果妈妈能蹲下来抱抱自己的孩子,也许她会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蹲下身来看孩子”,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学生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这样的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安全感,设想一下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难怪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p><p class="ql-block">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老师给予学生一份关爱,自然学生就会多一分自信。</p><p class="ql-block">切记,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