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乳腺微创旋切技术,自1995年问世至今,已经有20余年。旋切刀槽位于乳腺肿物下方,我们称之为垂直式旋切,一直被大家视为常规的、标准的手术操作方法。但垂直式旋切,对于表浅的乳腺肿物有损伤乳腺肿物表面皮肤的风险,对于靠近胸肌的乳腺肿物容易误入胸肌导致出血;此外,手术时手握超声探头,会习惯性向下用力,肿物因受压而左右移位,导致切除困难。</p><p class="ql-block"> 为解决上述技术上的难题,中国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崔建春教授团队研发并推出了旋切刀槽位于乳腺肿物水平正侧方的水平式旋切技术;此外,为了便于学习和理解,我们将超声下对于旋切刀槽和乳腺肿物的定位分解为冠状面(左右方向)、矢状面(上下方向)、水平面(前后方向)三个步骤(三个平面)上依次进行,从而实现精准定位、快速切除、避免副损伤的手术效果。</p><p class="ql-block"> 三步法三维立体水平式乳腺微创旋切技术,自2018年创立以来,已经在国内20余家基层医院进行了推广,同时获得的众多成果:国家级论文2篇,其中手术短视频一个;国内公开专题授课3次。</p><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b>相关论文</b>:</p><p class="ql-block">1. 宋仁凤,崔建春,俞学伟,刘政帅,张颖,费翔,李立.水平式乳腺旋切切除乳腺表浅良性肿物可行性研究[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0,20(12):1106-1110.</p><p class="ql-block">2. 崔建春.三步法三维立体水平式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三维动画版和真实案例版)[J/CD].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21,15(1):74.</p><p class="ql-block"><b>相关授课</b>:</p><p class="ql-block">1.2018年7月15日,北京中医院,第三届中西医结合乳管内病变学习班,题目:乳腺微创旋切技术在新型乳腺专科医联体中的推广应用。</p><p class="ql-block">2.2020年11月14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科主任论坛(腾讯会议室),题目:浅表乳腺肿物水平式旋切技术。</p><p class="ql-block">3.2020年12月12日,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委会2020年学术年会,题目:乳管镜和乳腺旋切对早期乳腺癌传统保乳手术治疗模式的挑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