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说牛又一篇

陈天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牛”转乾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陈天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给人类带来无尽麻烦和灾难的“鼠年”终于过去了,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牛年”。在上两个牛年,我先后在《福建日报》上发表过《牛年说牛》和《我们共和国是属牛的》两篇应时文章,今年,我该用什么标题呢?想了半天,还是冒着“附雅”或“媚俗”的危险,借用一下大家都快用烂了的《“牛”转乾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看重的不是“牛”“扭”谐音,也不简单认为“牛年”将是乾坤扭转之时,而是自己对“牛转乾坤”有一些真实的感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于“牛年”,我历来有着十分特殊感情。我和我们的共和国同龄,都是属牛的。送走了鼠年,迎来的既是自已,也是我们共和国的本命年,这个年份对于我自然也就具有特殊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近年来,我们常常提起“百年一遇”,这百年难得遇到的大变局,既可能是我们民族前进路上最险恶的考验和挑战,也可能是我们民族复兴过程最难得的机会和际运。这百年一遇的大事变,绝对称得上乾坤大挪移,而且,其结局究竟如何,到目前为至,还吉凶难卜,险夷莫测。在人类社会大转折的严峻考验面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无中国人这样的牛性,是难以逢凶化吉,化险为夷的。从这个角度讲,唯有牛一样的执着,牛一样的韧劲,牛一样的气力,牛一样的肚量,才有可能扭转乾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既然我们的共和国是属牛的,这就赋予了我国人民沉稳、忠厚、低调的本性。而恰恰是我们的这种品性,常常引起那些食肉的虎豹豺狼的窥伺和误判。他们往往只看到我们身上日见丰满的腱子肉,却忽视了我们顶上锋利的双刃和坚硬的蹄子;他们只看到我们的宽容和忍让,却忽视了我们冲天一怒时的暴烈和顽强;他们只看到单打独斗中我们应对凶残捕食食者能力上的缺陷,却忽视了亿万觉醒了的、组织起来的成员组成的群体的战斗力。这种误判对于那些捕食者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拥有丰富娴熟国家治理经验、外交折冲理论和军事博弈韬略的民族,他们的狂妄和冲动,暴虐和妄为,自私和贪婪,正好给了我们寻隙制胜的机会。对于具有强大凝聚力、意志力、谋略力和行动力的亿万自卫者来说,西方“斗牛士”般的无端频繁挑逗和寻衅,正好给了我们难得的寻觅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国牛一样忠厚宽容的气质,虽然可能导致那些趋炎附势者的轻慢和欺凌,然而对于那些希望和平生活、稳定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来说,却不能不说是一个真正能给予他们安全感的伙伴或邻居。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诚达天下、协和万邦的传统,是我们倡导“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原始动力和文化基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追求的“大同”境界,是我们独特社会制度获得最广大民众支持的文化根源和思想基础。世界各国人民终将明白,与似乎过于淳朴,甚至近乎木讷的“牛”相处,总要比起与虎狼为伍要安全得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过去一年中,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以的牛的精神,牛的劲头,一拼抗疫防疫,再拼复工复产,三战甩锅围攻,展示了中国人民“牛”的风采,赢得了全球人民的刮目相看,向中国人民,也向世界人民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我想,新的一个“牛”年里,虽然不可能定“扭转乾坤”于一役,却很可能让我们迎来乾坤大扭转的起点和大国搏弈形势的转捩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21.2.3</b><b>.</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96年春节在福建日报发表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牛年“吹”“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很有些年头了,这“×年说×”的文章,人们写了一茬茬,甚至到了讨人嫌的地步。然而,我觉得,这十二载一逢的“牛年”,我却非得不顾避嫌地去“吹”一下“牛”不可。其一,近年来这“牛”运有点不佳,颇受了人们的冷落。很有些人说它只会埋头耕地,不懂得抬头看世情,不够圆通灵活;只会慢条斯理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象那马能撒开四蹄跑得欢,缺乏闯劲;只会闷声不响的一副傻相,有时还要跟你顶牛,缺乏情趣……连那人们推崇了多少年的“老黄牛精神”在一些人眼里似乎都过了时。为此,我很替 “老牛”抱不平,总想为它叫叫屈。其二,我对“老牛”情有独钟,不仅因了自己与咱共和国一样都是属牛的,更因为自己血管里流淌的是中国农民的血,自小起我那历经三朝颇多识见的老祖母就告诫我:牛有大恩德于人,是万不可轻慢它的。因此,我除了不愿吃牛肉外,在心里还总藏着一种对牛深深的敬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牛”最让人感动的要算它的忠诚。它一生劳作,从无异心。既不会因主人的穷困潦倒弃他而去,也不会因为主人的责骂甚至鞭笞而躺倒不干。传说中“老牛”为让牛郎能上天去追赶织女,居然让牛郎剥了自己的皮去披在身上。这是一种何等悲壮惨烈的忠诚之举。老牛的这种看似愚昧的忠诚在社会上忠诚之风不很盛的今天是很可以做为我们这些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的一面镜子的。当着我们看到那少数“公仆”,一边信誓旦旦要“全心全意”,一边却或者鼠窃狗盗或者糟践主人的事业或者反仆为主擅作威福之时,不禁要产生一种“何弗如也”的感慨。那个当了二十八年乡镇党委书记,有村民先后五次为其立碑以表对他的谢意和敬意的吴金印,曾有过类似的感慨,他说:“老百姓养一头猪,一年能换几百元,养只鸡一年能下一罐鸡蛋,咱当干部的吃的是人民种的粮食,花的是群众上缴的税收,如果不替人民办事,还不如一头猪,一只鸡”。诚哉斯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牛”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应是它的奉献精神。它对自己的生活绝不奢求,一束薪草就能让它咀嚼得有滋有味怡然自得。它奉献给人类的却是最甘甜的乳汁,是毕生不辍的辛劳耕耘。它为人类赢得了满仓满囤的粮食,却既不会去索要多少回报,也绝不会象下完蛋的母鸡那样到处去“咯咯咯”叫个不停,唯恐别人不知。偶而浑雄地一声长“哞”,虽称不上美妙绝仑、余音绕梁,但却既抒发了它对人们的感载,也抒发了一番劳作之后的惬意,更抒发了它对明天的美好憧憬。更为难得的是,“牛”的这种“奉献”,还是在一种善始善终的韧性奋斗中实现的。它既不会因荷载的沉重、躯体的劳累而怨气冲天,也不会因水田的泥泞旱地的坚硬而畏缩不前。它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顽强不息、决不懈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牛”的另一种让人感佩的精神是它的憎爱分明。作为人类的朋友,只要你是“人”,不管是白发老叟还是黄口稚子,不管你冠戴整洁还是衣衫褴褛,它皆一视同仁、一样忠厚。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它的真实写照。而面对豺狼虎豹,它却会“牛”性大发,舞动顶上坚利的双刃,去勇猛拼杀,决不胆怯。那一番在童叟面前的温顺与在恶兽面前的凶猛,决不是人间那些欺善怕恶、趋炎附势者所可比的,更会令那些善恶不分、为虎作伥者汗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诚然,如人无完人一样,牛也非完“牛”,关键是我们要善于用“牛”。清人顾协嗣诗云:“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反之亦然。我们只要懂得“生才贵适用,幸勿多苛求”的道理,舍短就其长,我们就不会把“老牛”挑剔得一无是处。但愿牛年“老牛”行好运,“老黄牛精神”在神州大地重放光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96年12月6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09年春节为福建日报写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中国是属牛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当一个新的牛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忽然想到,我们的共和国是属牛的,从他诞生之日起,历史似乎就赋予了他牛的性格和牛的运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到今年10月,我们的共和国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甲子。60年来,在坎坷曲折的拓荒路上,我们无时不在感受我们共和国和他的人民牛的性格和牛的精神、牛的经历和牛的运命。在我们共和国诞生后的1950年,我国的人均产值才70美元,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7%,亚洲平均数的33%。当时,中国工业化程度极低,连火柴铁钉都得靠进口,农业劳动力竟占总劳动力的83.5%,5亿多人口中竟有4亿是文盲。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莫里斯·迈斯纳说: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管的是一个被战争摧毁的经济。就是这样一个从战争的废墟上站立起来的共和国,面对着工业破败,农业落后,百业萧条,匪盗遍地,饥馑四起,瘟疫流行等等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以自己特有的牛劲,顽强地开始了他艰辛的拓荒历程。他在前进路上所经历的那些艰难险阻,足以让任何其他的国家其他的民族望之却步,大概世界上也唯有这只就像刚从田地里走出来的憨厚朴实的中国牛,才能经受住如此艰难险恶如此曲折漫长的残酷考验。战争的威胁没使之屈服,经济的封锁没使之瘫倒,朋友的反目没使之丧气,自己的错误没使之沉沦,他硬是咬着牙,忍受着整个世界(不管是敌是友)都为之扼腕为之动容的艰难处境的磨折,挺了过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如今,一个甲子过去了,特别是经历了30年来的改革开放,尽管我们依然对自己的发展不甚满意,但世界却似乎终于认识了中国,终于以为中国真的有点“牛”。这从国外的许多媒体提供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比如,英国《卫报》2007年10月18日就曾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国取代美国成为稳定力量”。文章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7日说,在一个 “捉摸不定、有可能艰难的时期”里,中国在世界经济不断变化的均势中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大的贡献者。比如,也有媒体称,在 2008年奥运前夕,美国总统布什说过:(中国的)“变化不可思议”。是的,自1978年以来,中国主要依靠自己努力,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在不到30年时间内使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500万;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累计免除亚非等49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债务247亿元;提供各类援款2065亿元,其中无偿援助908亿元;去年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表明,过去25年全球脱贫事业成就的67%来自中国,等等。中国不仅在当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处变不惊,还在2008年顽强战胜雪灾、大地震之后,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如今,连中国那不够现代化的军队也成了世界不少人关注的焦点,引发某些人的恐慌。在这次全球性的金融海啸面前,不少外国人甚至希望中国能为世界尽快摆脱经济困境发挥更大作用。在不少外国人眼里,中国似乎有点“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其实,中国目前还远未真正“牛”起来。我们深深知道自己的国家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不论在经济、社会、政治领域,还是其他方面,问题都还不少。未来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困难依然艰巨复杂,中国的发展道路依然曲折艰辛。就是眼下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也已经严重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严峻挑战。但是,可以坚信,我们中国一定能凭借着自己的顽强执着,凭借着自己的坚忍不拔,继续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进,直至有一天真的“牛气冲天”,因为,我们的共和国就是属牛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09-01-14</b><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