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生旅途漫漫,经历许多。回忆起来,有些事不容易记得,有些事却难以忘怀。我第一次到广州,就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次旅行。</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九六六年的事。那年,我十四岁,以优异成绩考上电白一中。当我九月报到入学时,文化大革命已在全国展开,大中学生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到社会中去“经风雨,见世面”的号召,纷纷出外“大串连”。电白一中高、初中高年级的学生,几乎全部出去县外省外“串连"。我们这些刚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虽大的十五岁,小的只有十四岁,看到学兄学姐们都出去“串连”,也不甘落后,自找要好的同学组队出外“串连"。我自出生到入读初中,都没踏出电白一步,我也想到外面去见见世面,长长知识。于是,与我要好的同学蔡森、潘红星、廖华、冯林红约定成队,向学校申报到广州“串连”。</p><p class="ql-block"> 广州,距离电白四百公里。在那个年代,交通很不方便。就算乘坐客车,也要十多个小时。如果步行,要八天以上才能到达。我们之所以选择到广州“串连”,是因为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是我国南方的大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有我们从小就向往的中山纪念堂、农讲所、烈士陵园、动物园、文化公园、越秀山、珠江、海珠桥、北京路、南方大厦。虽电白远距广州四百公里,也动摇不了我们要去广州串连游览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对我们的申报,班主任和学校开始不同意,理由是我们五位同学年龄太小,认为我们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我们的父母也认为我们还未成年,去这么远的地方,他们不放心。我们几个同学不甘心,继续缠着班主任,反复讲清我们年纪虽小但身体健康,我们团结友爱可以互相照顾,就算吃点苦我们也要出去“经风雨,见世面”,要求学校批准我们的请求。班主任见我们态度坚决,觉得我们几位同学虽小但早熟,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于是上报学校批准了我们的要求。家长们见学校批准,也就不反对了。</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我们五位同学是十二月五日从电白一中出发的。因为决心锻炼自己,我们选择了步行方式去广州。我们背着备齐的被子、挂包、水壶、备用药品和生活用品,手臂套着“红卫兵”袖章,手挥着小红旗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 我们就做好了计划,用八天时间步行到广州。</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我们目标到达电城镇。电城,是电白县在县城搬迁到水东镇前的县城,距新县城约四十公里。我们沿着广湛公路走。虽是号称省道,当时已有柏油路,但路面较窄,且弯道很多。幸好当时汽车很少,还没有摩托车,只有骑自行车的人,行人也少。所以,我们沿着公路边走,还是安全的。我们五位同学当时很瘦小。最矮的冯林红同学,只有一米五九。最高的是蔡森同学,也只有一米六三。每位同学都背着二十来斤的东西,一步一步地在公路上走着。过往行人看到我们五个小同学,背着行李一个跟着一个向前走,预料我们是出外串连的,都投来钦佩的眼光,鼓励我们加油,有的还大喊:“向红卫兵致敬”。我们听到这些鼓励话,就更加精神,走的更快。当天,我们八点半钟出发,下午三点半钟就到了电城。</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以后,我们每天就这样走着。当然,我们步行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之前,我们都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缺少锻炼,所以,当走到第三天时,我们的小腿肌肉很痛,廖华同学的小脚磨起了泡,第四天冯林红同学还感冒了。可我们都很勇敢,一声不吭。一想到我们是响应毛主席号召去“经风雨,见世面”的,去锻炼的,我们就累了歇,脚起泡就穿刺包扎,感冒就吃药的方法处理后,又鼓足力气向前走。由于当时学生们都停课出外串连,而且许多队伍都采取步行的方式串连,所以,公路上随处可见走着的“红卫兵"队伍。我们这些队伍有时并列着走,有时迎着面走。大家互致问候,互相鼓励,情绪十分高涨,有时还唱起毛主席语录歌曲来。我们虽然走的很累,但都终于坚持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按计划,第二天我们到达了阳西(原属阳江)的织篢镇。第三天,我们到达了阳江那龙镇。本来,那天我们原计划是到达阳江县城的,因到阳江县城时天气尚早,所以又继续前行,到那龙镇才宿营。第四天,我们到达了恩平县城恩城。第五天,我们到达了开平县城开平镇。第六天,我们到达了鹤山县城沙坪。第七天,我们原计划是到达佛山的,可当我们从沙坪出发到九江渡口后(当时还没九江大桥,只有渡船渡人、渡车),一部广州牌的1.75吨的小货车司机,得知我们是到广州串连的,说我们这么小,连续几天走了三百多公里路,已经很疲惫,剩下的路就不要走了,让我们坐他的回程车到广州。我们开始不肯,坚持要步行到广州。可这位司机师傅不放弃,反复地劝说我们,旁边的司机也帮着劝说。最后,当轮渡靠近码头时,这位师傅连劝带拉把我们推进了车厢。就这样,当天我们没按计划到达佛山宿营,直接被这位热心的司机师傅送到了当时广州市接待红卫兵串连的机构所在地一 一省总工会。</p><p class="ql-block"> 广州人民非常热情好客。我们一到广州接待红卫兵串连机构,就被安置到荔湾区十八甫南杉木栏路冼基东的一个接待点住宿。从十二月十一日开始至二十四日止,我们一直在这里住了两周。接待人员照顾得很周到。我们吃、住都很好。在这里,好像在自己家一样温馨。</p><p class="ql-block"> 在广州的十四天里,我们按照我们预先的想法,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美丽的越秀山、珠江、海珠桥、文化公园,参观了传播革命思想的农讲所,瞻仰了英雄的烈士纪念之地中山纪念堂、烈士陵园、黄花岗烈士陵园。此外,我们还逛了动物园、北京路商业街和南方大厦。在繁华的广州城里,我们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看了美景,尝了美食,看了没见过的动物,在文化公园里还第一次见到了外国人,真是大开眼界,大长见识。我们深深感到,广州真不愧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英雄的城市,繁华的大都市。我们都庆幸从小就想到广州一游的愿望终于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 十二月二十五日一早,我们五位同学从广州越秀南汽车客运站乘坐客车,平安返回电白,顺利地结束了这次串连。</p><p class="ql-block"> 我自己觉得,我们小小年纪,第一次竟然敢步行三百多公里去这么远的地方串连,并能克服重重困难完成这次串连,使自己开了眼界见了世面,增长了知识,真是一次勇敢而成功的旅行!</p><p class="ql-block">(2021.2.3 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