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今年是庚子年,因为新冠疫情,女儿不能回家,鞭炮不能狂放,忙活几天给大家写写对联,辛丑牛年马上就要来临。</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可能是稍上了年纪,总爱拿现在和过去相比,虽然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但总觉得这过年少了些许什么。</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在牛年来临之际,以前过年的往事尽然历历在目,挥之不去,如扫屋、祭灶、架旺火、抢鞭炮、围牲口、走亲戚、打秋牛、耍旱船等等好多过年的年事儿经常在脑海中浮现,好多次向我爸妈,我家忠云求证,这些以前的年事儿,过了年一忙又忘个尽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今年年前,突然心血来潮,有记下来的冲动,遂在手机上断断续续写了出来,以供以后回味⋯⋯</b></p> 祭灶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记得小时候,不知写过多少遍"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副对联。可见在古时候,一家人能吃饱饭是一年中的大事。但总有揭不开锅的人家,怎么办。所以在腊月二十三,也要请回一幅灶王爷的神像,买上糖板,祭祀灶王爷,希望灶王爷回天宫向玉皇大帝述职时,嘴巴甜点,说点好听的话,不要把一些不该让玉皇大帝知道的事情说出来,引起震怒。所以灶王爷的使命很重要,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灶神,希望来年有吃有喝,风调雨顺!</b></p> 浆洗被面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其实在古时侯,过了腊八就是年。就要忙活过年这一件事。听我妈讲:一进腊月天,首先要开始拆洗被面,大大小小的被面经过一年的翻滚,有的又黑又硬,冬天钻进去冷冰冰的,被不挨身,身不挨被,甚至还有一股汉脚的味道,所以过年拆洗被面也是家庭主妇的头等大事。</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可是七、八十年代,大多数人家都家境贫寒,有多少人家能用得起洗衣粉,更不用说用洗衣机洗衣服,怎么办?所以每年一进腊月天,家里的主妇们拆洗被面,衣服裤子缝缝补补一直要干到腊月二十三。</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用什么洗这么多被面,这也是家庭主妇们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村赵丙次开的豆腐坊会热闹非凡。那些做完豆腐剩下的带碱性的热水就是大家争夺的对象。</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现在,我还记得每年过年前去丙次的豆腐坊挑浆水的场面,相当壮观。</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在土地未下放以前,大家都很穷,土地打的粮食相当紧张,过年吃个豆腐就是去丙次家买上一、二斤,这年就过了。</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改革开放以后,家里有了余粮,种黄豆的也多了,过年的生活就不是一、二斤豆腐就能打发了。家境好点的人家将十五斤黄豆送到丙次家,再挑上六担水,到时候就来拿豆腐就是了。当时豆腐估计能拿二十七、八斤,那些做完豆浆剩下浆水怎么办,这就成了家庭主妇抢手的东西。</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浆水每天都有,当然什么时间去挑,都是我妈很早就和丙次叔预约好的,否则全村一百多户人家,一起去挑,哪里有那么多浆水。</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丙次家的院子比较特殊,他的正院正门面对赵庄老街,就在连定他们家深宅大院的楼梯对面,一个不大的小院,猛看是一层,其实他是个隐藏的二层楼房,最下面一层也有一个小院,小院里面是两个窑洞,它的大门正对高甲场院。</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丙次家的豆腐坊就设在下院。这个院子较上面的院子有点小,还有点长,每次去挑浆水也要等好长时间。但浆水刚出锅挑出来的时候热气腾腾,直冒着热气,在寒冷的冬天云蒸雾绕,还有一股豆香味飘荡其间,这种味道也许只有在年前碰到,舒服极了,回去兑点冷水正好浆洗被面,衣服,此情此景在寒冷的冬天温暖着人们心情,也憧憬着新年的来临……</b></p><p><br></p> 除尘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进入腊月天,还有一件事就是除尘。也就是俗称"扫屋"。</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老家老屋扫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选择一个好日子,风和日暖,阳光照着院子暖洋洋的,我奶奶说咱们今天扫屋吧。于是一家人开始动员起来。 </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我奶奶是小脚,走路一晃一晃的,搬东西肯定不能让我奶奶搬,但我奶奶是总指挥,每年都有她指挥我们先搬什么,后搬什么。</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记得每次扫家院子里堆的像小山一样,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应有尽有。每次先将屋子里的桌子、椅子、条几摆出来放在院子正中间,然后开始把櫃子里的被子、褥子、衣服搬出来放在桌子、椅子、条几上,已经堆成山的容貌。那些杂七杂八的小东西,不是放在脸盆里,就是放在一个小缸里搬出来,点缀在山的旁边,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像杈杷掃柱有的靠在墙角,有的横在院中间,反正都有自己的去处。</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家里的所有东西搬出来以后,我奶奶一声令下,我爸我妈和我们弟兄几个就开始上阵打扫卫生。首先戴上草帽简易防尘,或者用头巾罩住脸面部,开始扫屋。先要打扫房樑上的灰尘。由于八十年代家家户户都用煤火,大多房樑上都积攒了厚厚的一层灰尘,扫屋时家里烟尘弥漫,呛咳声不断,就像在硝烟中打仗一般。</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楼上、楼下,櫃顶都是如此,先把灰尘扫下来,还要把櫃顶用湿布摸了一遍又一遍。还有一些搬不出来的大立櫃,大缸,里面的东西也要一件一件搬出院外,将櫃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但收尾的工作通常是由我奶奶和我妈完成,因为我奶奶爱干净,人们常说我奶奶是个干净人。</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扫家时经常听到我妈说:这个东西怎么丢在这里,找了一年也没找见,所以这也是我经常惊奇的事情。一件东西一年未看见,在过年扫家时突然被发现,犹如老朋友重逢,怎么不意外,怎么不惊奇,这也是我喜欢扫家的缘故。不只是扫家就意味着过年,还有一份惊喜在其中⋯⋯</b></p> 写对联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以前没有手机,每年家里都会买本老皇历,后面都有新年对联,所以家家户户贴的对联都差不多,主要是增加喜庆气氛、图个吉利!</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过年写对联,这个年俗也是由来已久。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是五代后蜀国国君孟昶创作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个年俗保留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不仅在中国,而且在越南、韩国的新年都有写春联的习俗。</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小时候,每年对联都有我大叔叔写,我大叔叔就是赵双次,他是赵庄中学的老师,会写字,一进腊月天,就有人陆陆续续拿过红纸,让我叔叔写。而一过腊月二十三,来写对子的人更多了,能挤满一堂屋,说说笑笑、烟雾缭绕,年马上就要来了。</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农村过年写对子的讲究多了,给灶王爷的对子: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是必写的小对,家家户户都有。正门上的大对都是吉祥话,对来年的憧憬和对小孩的希望,应有尽有;给牲口房子的大门写门头就是:猪羊满圈、牛马成群;而有的主家不认识字,将猪羊满圈、牛马成群贴在主家居住的正门上,弄出许多笑话,有时候能认人茶余饭后说上半年。</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其实过年写对子,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老家,过年什么东西上面都要贴。出门的树上:出门见喜,家里睡觉的头前:抬头见喜;祭祀祖先写:满斗焚香;就是每个櫃门、小缸都贴上一个"福"字,粘粘喜气,有时候一家的对子可以摆满一地,所以过年写对子确实是个力气活。</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后来,我也开始喜欢写字,过年逐渐为老百姓写写对子,写写福字,至今如此。</b></p> 过年蒸馒头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这是我妈牛年春节蒸的财神爷【蛇盘兔】,灶王爷【枣山】,形象生动,风彩不减当年。</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过年完成扫屋的工作以后,大家就开始忙活细活了。对于我妈就是到处给邻居家蒸过年的馒头。</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蒸馒头可是个技术活儿,不是所有人都能摆弄好的。过去的人家,过年要准备好多馒头。有口里馒头、有蒸饼、有豆沙馒头,还有柿饼馒头,以及过年祭祀祖先用的各种馒头、十二属相等各式各样,花花绿绿。</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大年初一祭祀祖先要摆一桌子祭祀用的祭品,这些活儿不是谁都能干了的,而我妈就是这方面的能手,所以一进腊月天,我妈除了为我家准备这些馒头,还要为邻家准备,通常也是要预约的。</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通常我妈天不亮就起床,一蒸蒸一天,回来总能给我们兄弟几个带回来个"小兔、小鱼"等面食,让我们欢喜的不得了。而我奶奶却不乐意,总是说我妈腊月天不着家,看不见人影。</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我记得有一年,不知为啥,我奶奶和我妈吵了起来,于是我妈蒸馒头塑形用的小梳子、小摄子等找不见了,其实就是我奶奶不乐意我妈整天在外面给邻居家蒸这些花花绿绿的馒头,浪费时间。也许是我奶奶嫉妒我妈的手艺,反正我没见过我奶奶蒸这些东西,而我妈年轻时又我行我素,不管不顾,所以我妈和我奶的关系时好时坏,这可能就是婆媳关系。</b></p> 砍年火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腊月天,我妈在外面蒸馒头,而快到过年时,家家院里都要架旺火,我们那里称"架年火"。这是男爷们的事。我们院里有四家,每年的年火就承包给文瑞哥,或文平,记得我小叔叔也曾经去砍过年火,我也跟着他们去过几次,印象深刻。</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我爸曾经告诉我,在他小时候,无梁殿的西北坡和山神庙口有大量的松柏树,树径有腰身那么粗,蓊蓊郁郁,遮天蔽日,他们小时候过年砍年火,只要到无梁殿坡下的松柏树砍点就行了。但要胆大,因为在庙的周围,离村又远,树又高,林又密,西北风吹的树哨"嘶嘶"乱叫,甚是吓人,没有胆量是不行的。所以过年砍年火就是我爸和文平他大伯去砍。</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后来,大阳铁厂修建临时铁路,将无梁殿周围的松柏大树砍伐殆尽,无梁殿也失去往日的威严,而过年砍年火就得往南峪、宋家掌的大山里去砍。路远了,架的年火也少了,现在为了保护森林植被,更是不让随便砍了,将来随着城市化改造,这些传统都会消失,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b></p> 年前大扫除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今天是腊月二十五,再过五天就到了除夕。在我小时候,除夕,过年这是一年的盼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就意味着有好吃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到了除夕这一天,过年准备的东西基本齐备,也不会再去买什么东西。这一天一大早,父母会叫我们弟兄几个打扫院里院外的环境卫生。晴天无所谓,先洒水,再仔细打扫。而要是下雪天,那就要费点功夫,先把院里的积雪扫出各家的路来,再把他们挑到庙后,然后再打扫院外的积雪,反正快过年了,大家都在家,招呼大家一会就干完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所以除夕大扫除,印象非常深刻。而除夕晚上主要是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记得1983年,我们家没有电视,我们村仅有一、二家有个九寸的黑白电视机,所以那一年我们兄弟仨都出去看电视,惹得我爸非常生气。</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1984年,我们家就买了个彩电,也不大,有时候除夕就有邻居来我家看春节联欢晚会,随着电视的普及,后来除夕夜再也没有去别人家看电视的习惯了。</b></p> 架年火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大年初一,小时候感觉是最热闹的一天。晚上看完春节联欢晚会已过一点多,实际相当于守岁。但早上四、五点钟,便能听到小山村清翠的鞭炮声。偶尔响几声,那是起早的人家要到无梁殿烧头柱香的开门炮,偶尔是一小串噼呖哩啪啦的鞭炮声,也许他们要早点到无梁殿烧香拜佛,祈求来年全家平安,幸福。</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此时,我妈就会催促我们兄弟仨赶紧起来,新年第一天早起,预示这一年都会早起,养成早起的好习惯。</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早起后,首先要放开门炮。三个开门炮一放,大家就可以正常出门了。有几次,我还没放开门炮,兄弟们就跑了出去,我妈赶紧把他们叫住,我赶紧起床,脸也顾不上洗,先放开门炮,这是规矩,这也是过年的习俗。</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放完开门炮以后,事情就可以从容的进行。我到南屋一看,文瑞哥已经起床了,我们把西屋的小刚、小霞叫上,一起点起院中间的"年火",也叫旺火。有时候下雪天,年火有点潮湿,不容易点着,我们就回家倒点煤油,年火一会儿就熊熊燃烧起来,年火越旺预示着来年光景越旺,生活越旺。</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七丶八十年代,中国人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旺火也是越烧越旺,有的旺火架的很大,我们将蒸好的豆沙馒头扔进年火堆里,有时馒头上插上一根筷子,在年火堆旁将馒头烤的金黄,吃到嘴里脆脆的、香香的、甜甜的,有种喜悦的滋味在心头。</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有的年火能一直烧到正月初六,老百姓的生活也像这年火越过越红火。</b></p> 大年初一抢鞭炮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大年初一,放过开门炮,点燃旺火后,接下来就准备放鞭炮。放鞭炮肯定是小孩们的事,大人们要准备烧香,祭祀祖先,迎接老祖宗回家过年。那些年前准备好的祭祀用品满满的摆上一桌,这是传统,而不是谜信,一个忘记祖先的民族、最终会被历史淘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而年轻的小伙子在祖宗面前叩完头后,肯定着急的去放鞭炮,去抢鞭炮。</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那个年代,没有网络,电视节目也单一,放假以后年轻小伙子们都会聚在一起抢鞭炮,放炮仗,都在户外活动,不像现在,网络催生一批网虫,不爱活动,弱柳扶风,以至于性别都傻傻的分不清楚。</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今天中午和文平、军委一起吃饭,聊起以前抢鞭炮,回忆起许多小时侯的故事。那时候,抢鞭炮是主家边放,聚在周围的小孩捂着头,侧着身,一直脚在地上不停的搓,将掉在地上正要燃放的炮仗踩灭,熄火后赶紧捡起来,否则会被其他小朋友抢到,这是勇敢者的游戏,胆小的人在一边看看也就算了,顶多捡几个"圪促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文平回忆自己小时候去抢鞭炮,一个"雷管炮"自己抢到,拿到手上正要看看,炮仗响了,将自己的脸炸了个"乌眼青",幸运的是未伤及眼睛和脸面,接着去抢下一家。</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而先会将自己抢到的炮仗迅速放进裤兜里,结果一个未熄灭的炮仗响了,将自己裤兜里的其他炮仗点燃,噼哩啪啦响个不停,不仅裤子蹦了个粉碎,还炸的大腿几天不敢碰,而且回去还装成和沒事人一样,怕家长知道了挨揍,这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新年记忆,也是我们那一代人对鞭炮的回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放鞭炮是几千年的过年习俗,在城市禁放,这是文明。如果广大农村都不让人燃放,一禁了之,这就违背了祖宗的传统。如果以后春节放鞭炮也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去纪念馆看看纪录片,那会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b></p> 大年初一围牲口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大年初一的清晨,家家户户的活动结束后,集体活动又要开始粉墨登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那就是赵庄村的围牲口活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土地下放了,大队里的牲口也分家到户。我们家分到一头牛,后来又换了一匹马,所以大年初一围牲口,我每年都会参加,其实就是图个热闹。</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每年围牲口的地点都在东门口,那也是七八十年代赵庄的新闻中心。大家将自己家的牛呀、马呀、骡子呀都牵到东门口,先放上祭祀用的东西,具体不清楚,祭祀完毕后,大家将各自准备好的鞭炮往马呀、骡子呀身上扔,骡子、马受到惊吓后四处奔跑,嘶叫,双蹄扬起,此起彼伏,尘土飞杨,有牵马的在马群中拼命护着自己家的牲口,首先是害怕牲口惊着如脱缰的野马,四处乱窜,踩伤他人。我记得每次都是我二爷爷去牵马,后来又是我小叔叔去牵马,我是从来也不敢去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赵庄围牲口的场面在我小时候的印象蔚为壮观,大年初一的东门口有人的喊叫声、有马的嘶鸣声、有牛的犇犇声、也有吡哩啪啦的鞭炮声,混杂在一起,犹如一曲春节交响曲。如果说清晨的开门炮为春节乐曲的前奏、那家家户户的鞭炮声为乐曲的序曲,而东门口的围牲口场面将整部乐曲推向高潮,动人心魄,那是多么壮观的场面。</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想把这个场景画下来,多少次这种情景出现在我的梦境中,久久不愿离去,可是这种场景再也不会出现,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了,出现也可能只能在赵庄村人的梦境中⋯⋯</b></p> 走亲戚拜大年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大年初一过后,就开始走亲戚,挨家挨户,自己家的亲戚都会在春节期间走访到,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事情。因为在那个年代,走亲访友,既能吃到好吃的东西,又有压岁钱可拿,还可以买到自己平时买不到的东西,怎么不高兴呢?</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我们家的亲戚很多,因为我奶奶是从河东村嫁到赵庄的,而我姑姑又嫁回到河东村,所以河东村有一半都是亲戚。除河东外,还有下村、中村,张庄、南峪,大阳古镇,最远一家在巴公的北堆村。所以走亲戚那时候要走到正月十六。</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过年走亲戚要拿上年前蒸的馒头,油花、白面徒步行走四、五里地,回礼还要拿回这么多东西,这是我们最烦的事情。有时顶多换换几个馒头,有时关系近的亲戚回礼更多,让人苦不堪言。</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但走亲戚可以拿压岁钱,虽说不多,但可以买到自己平时买不起的东西。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每次到大阳镇,我都喜欢到大阳老街的新华书店去瞧瞧,将平时积攒的压岁钱买到自己想看的成套的《西游记》、《水浒传》连环画,或者成盒的蜡笔,回家后涂涂抹抹;或者到下村镇靠近大南庄村的新华书店买自己喜欢的《儿童时代》、《小灵通漫游未来》或《十万个为什么》等,那是我过年的精神食粮。</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而最远的巴公北堆村,有我妈一个姨姨,自然我们称为老姨,每年最怕去那儿。赵庄村距离那里少说也有十几里地,来回就二十余里,步行每年要走近四个钟头。所以每年选择都是最后去那儿走亲戚。</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遇到有一年,过年下大雪,去北堆的路都看不见,风雪漫天飞,寒风刺骨、积雪过膝,一个脚窝一个脚窝往前挪,非常吃力。记得有一次,我舅舅带我们去,我们认不清道,有时都是走小路,走田梗,缩短路程,而我们的坐标就是【凤冠山】上那三棵松树,自今仍在,离那棵树越来越近,知道北堆村快到了,离那三棵树越来越远了,知道回赵庄村越来越近了,但再艰难的路,再大的风雪,仍堵不住人们走亲戚的热情。</b></p> 搭秋千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过了正月初八,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活动就提到议事日程。其实这些都是传统,到这个时间,就开始盘算搭秋千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我们小时候,每个村都有搭秋千的习惯,往往都是各个生产队组织搭建。我们村的秋千就是搭在东门口,这里,每年都是最热闹的地方。秋千需要五根粗大的木头柱,当时生产队也没有,都是和老百姓借,有的老百姓家里准备修新房,可能预备有,借到生产队搭秋千,用完还给人家。</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秋千搭好后,村里年轻的后生们,姑娘们,纷至沓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魅力和勇气,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些从外村来走亲戚的小伙子,小姑娘,也会来秋千下打情骂俏,悄悄约会,所以每年秋千场成了青年男女们约会的天下。不知大家看过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由霍建起执导的《暖》的故事就是由秋千引起的,并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大奖,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b></p> 跑旱船闹元宵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六雪打灯⋯⋯</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这是正月十五闹元宵,划旱船领船的老人们亨的小曲,具体我都不记得了,我也没有耍过船,也没有打过灯,所以记不清楚。仅记得每年在南屋文平家要扎一只彩船。</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每年正月十六,我们圪档上要扎一只彩船。我记得我们家有一个旱船的架子,但是船上的彩绸、沙巾、镜子、床单都是要在圪档上挨家挨户的去借,从这家借个鸡毛毯子,从那家借面镜子,一只彩船要两面镜子,一块大镜屏,船前纸扎一个灯笼,船后有一个小孩打着一个灯笼,扎好的彩船喜庆吉祥。</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正月十六跑旱船是赵庄村的传统,从我记事起,每年快到元宵节都要扎彩船,我二爷爷负责扎彩船,全村一共扎四只船,圪档上一只、椿树底一只、南庭一只、高甲一只。每只船配备四个人,船前拿着船浆迎船的一个人,坐船一个人,船的左侧有一个跟船的,后面还有一个小孩打灯笼,前面有十余人打家伙什(鼓乐),一支旱船的队伍共二十余人,每次出动浩洁荡荡,从正月七、八就开始排练、先到本村各家各户拜年,到正月十四,就开始走村串巷,到邻近各村、工矿企业、学校演出。一晩上走场要跑好几个地方,演出结束村委会或工矿企业给几包烟或几包蜡烛作为筹劳,玩的全是一种心情、一种乐趣。</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八十年代,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富有,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整个村的人们精神状态都很积极向上,过年跑旱船纯属娱乐活动,抒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我们村的旱船到邻村去演出,周围邻村的跑马的、踩高跷的也会到我们村来演出,所以整个春节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广场上热闹非凡,锣鼓喧天。</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正月十六,村里的跑旱船还要在广场上作最后的演出,如果遇到其他村的耍故事的,可能还会有一场故事会竞赛,大家会使出全身力气,拼命的演好,不能在本村人面前丢脸。老百姓这种发自内心的活动,这种八十年代昂仰向上的劲头在现在经济大潮中冲击的无影无踪,多么怀念那个年代,正是那一代人肩负起改革开放的使命,无论城市和乡村,才有我们今天的繁荣,祖国的强大。</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随着城市化的改造,村庄在成片成片的拆除,乡村在一个接一个的消失。随着人们住进高楼欢呼的同时,人们发现自己的双脚悬空,不接地气,而人们的精神活动也象离开土㚂的花朵正面临枯萎凋零。</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辛丑牛年马上就要来临,那些春节的年俗正逐浙消失。每当过年临近,一家人聚在一起,总在回忆过去的风俗,上述的年俗犹如电影画面,一帧一帧在我们的脑海里闪现。而年轻一代,繁重的学业、网络的诱惑,这些春节的年俗对于他们就像天书一般,不可理解。</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社会要变革,历史要进步,可能一些年俗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终将被历史淘汰,但请允许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记录这些春节年俗,有可能以后还会复原这些年俗,但我们这一代仍会想念这些春节的年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其实赵庄的年事儿还有许多,各家各户也不尽相同,我只是从我的角度写点我的过年感受,在此之前新春到来之际,祝大家牛年大吉,万事如意!</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来信知之,迅速删除,再此一并致谢🙏</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庚子冬末大羽草于【望椿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