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酒哥电话来问回剑阁不?放下电话,查了天气预报,邀约上我家小川和刚从深圳回来办瑞士签证的周正夫妇,走!没问同行有谁?也不知行程咋走?不知是酒哥还是剑阁有这么大的诱惑力?我们是一起长大变老的姐妹兄弟;那里是我们一同挥汗洒泪的异乡故土,是后来尘封在心里梦里那个不知道的角落里不忍触动的地方……<br><br> 30号出发的,从成都出发时天下着小雨,俗话说“龙行有雨”,呵呵…蓬蒿之人还以为老天开了眼……我们是中午到绵阳九院集结后同行的。这是出发前在九院科技馆门前的合影。<br> <br> (摄影 邓永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一行是匆匆那年好久不见的13人。分别是当年下在两河公社的汪久成(及夫人),蒋文强,胡德明,许友德的弟弟许友泰(及夫人);下在店子公社的邓永寿(及夫人),许友德和我们姐俩,还有想去看他哥当年下乡之地的周正夫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那时的青葱今已老,谈笑回年少……<br> (摄影 周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想去看梓橦的七曲山大庙和翠云廊,就没走高速,走的当年来去的老川陕路。那时来去一路颠跛,晕车(那时乘大卡车、坐自己的行李背兜)就差把肠子吐出来了,现在路很好,已铺上柏油、有的地方还拓宽了,险处有围栏,路中间有分道线。路旁柏树成荫,满目青山欲滴…那是从前无心看的风景……<br> (摄影 DHC)</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皇柏驿道又称“皇柏大道”,是由近万株苍翠的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是迄今为止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道路交通系统,被誉为“世界第一古道”,“陆上交通活化石”,堪与“罗马古道”媲美。此道西抵梓潼,北达昭化,南至阆中,绵延横亘,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其中古柏道,遮天蔽日,宛然如廊。廊中古柏上自秦汉,下迄明清,经历过六次大规模的种植,现存古柏八千余株,大多数树龄都在1700年以上。古柏千姿百态,各有其历史传说。<br> (摄影 DHC)</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翠云廊中咱两河公社境内的皇柏古驿道。<br> <br><br> (摄影 DHC)</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姐俩和周正<br> (摄影 许友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周正和他家小傅…<br> (摄影 许友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咱姐俩在剑阁当知青四年,首次有闲情逸致欣赏这古道上的皇柏…<br> (摄影 许友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摄影 周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 许家兄弟和我们姐妹分别都是同学,从小学到知青,是一路同行最长的男同学,没有之一。<br> (摄影 周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带你去看皇柏古道 ——这是携夫人而来的许友泰和汪久成两对伉俪 <br> (摄影 邓小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现在路好走了,出行当晚就停住的剑阁白龙区。如今的白龙体量已是从前的好几倍,新街平行老街而建,只有老街尽头的白龙中学旁还有几处旧时的痕迹。第二天早上起程回咱店子公社。路还是那条老路,从白龙出去一段后右去鹤龄(如今地图是这样标注的,那时叫合林)左往店子,路几乎没有变,更不平整,错车很有难度,如果不开车,行走还是很美…<br> (摄影 DHC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途遇路有障车开不过去了,下车等候清理路中石土…幸好他们英明决定把我的车停放白龙没开出来,不然就算人有本事开车,车也莫本事行路……何况我还没这本事,我的车一直是周正帮我驾驶……<br> (摄影 许友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自从那个位于苍溪亭子口的水电站(装机容量110万千瓦,名列四川第五)建成,我们公社所在地就成了一片汪洋。公社林林总总的部门迁到河对面的半山腰上…<br> (摄影 邓小川)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 摄影 邓小川)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站在今日店子看我们回家的路。过那桥沿山左行的道,是通往县城的路,我们生产队就在路旁一个叫上房界(读盖)的地方。 <br> ( 摄影 DHC)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站在公社的新址上……<br> (摄影 胡德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咱是店子人…<br> (摄影 周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公社时,遇有一胖老头在街对面高声喊问“说是邓华川邓小川两姊妹回来达了,在哪里?”,“我就是”,他奔过来(看神情并不认得我)笑问“你看我是哪个?”,记忆中并没有这个模样的人,是他笑起来那口细米牙齿,让我想起他是邮递员蒲清茂。那时每次赶场必去他那里看有信来否,他心情好时也会给我们送信到队上。认出他,把他高兴够呛,那感觉还有点这下你邓华川才算是真的了似的…呵呵…带他到小川,许友德和邓永寿面前,他们都不认识他,说了,他们都还是想不起,许友德是事后一脸无奈地对我说“简直想不起他是哪个?”……年轻时碰上的人和事,大多是留在了随风而去的年轻里……<br> (摄影 胡德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驱车到达我们上房界,从前那一大片房屋已不见了。最先碰上的是从前住我们隔壁的张琼英夫妇,一说我们是谁她倒是不陌生——我们那时的房子,墙是柏木板镶嵌的,她一家不舍昼夜地在板子的那面活色生香,想必我们于她家也一样——听说要照相她还专门进屋换了衣裳 。她妈没有儿子,所以为她从河对面邵卫平下那队上招来了这个上门女婿也改姓了张。她那时高出我半个头,辫子又粗又长,每天都是脏兮兮的,但五官端正,美胸细腰长脚杆,曲线分明健壮漂亮,象朵怒放的野花……岁月真的是把杀猪刀!<br> (摄影 许友德)<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彼此都是这感觉和感慨,他们说的是“华川,变达了”。那是肯定的事,我们都不再是从前那个我了。呵呵…幸好也不是,若从前我就现在这副板相,肯定嫁不脱!<br> 他们带我们到界上转,给我们指看各户搬到了哪里,去看从前那棵大柏树的地方,那树是咱上房界的标志,可惜放达了(砍了)!……<br> (摄影 许友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年的同龄人都老了,会计张云弘的孙子今年已高考了,说是考了三百多分应没啥问题,那个能喊一嗓惊天号子的汪睡春已变成个干巴老太太,她丈夫张支云穿着短裤从田里回来,看到我们便在路边把长裤穿上,把手洗了才来见我。当年我来时,是他爸队长张海林背个背兜来接的我,他现在与当年他爸一模一样……这里年青人和还能外出的都打工出去了...感觉这里还是那么一贫如洗,从前穷,还人丁兴旺,合家团聚,现在只剩下一个穷……也许他们觉得好些了,至少能吃饱饭,娃儿们可以考大学,可以外出打工。而他们的父辈能说出的最大愿望是:等哪年有空收成又好,蒸袋馍馍走到沙溪坝去看火车。我问过看火车咋要蒸馍馍?答说是路上吃。哦,有脚、有馍,就能远行…有火车经过的沙溪坝离我们上房界一百多公里……<br> (摄影 许有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在我们队上张琼英家的院子里照的,我们那时的家早已拆了,当时就在这屋后草地上…<br> 我姐妹俩去各处晃荡,同行的他们也忙,看到各类家什,就忍不住操持起来,还真的是有模有样的做啥象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豪情不减,嘻笑当年,重温往日的欢乐……<br> <br> (摄影 许有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摄影 许有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摄影 许有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摄影 许有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摄影 许有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摄影 许有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摄影 周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切都那么得心应手的自然,这是在那里生活多年之后如影随形的功夫和技艺。 <br> (摄影 许有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只有邓永寿好福气,回家找到了当年住的房子。那也许不是最美的家,却是心中最美的存在和记忆……<br> (摄影 傅惠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听说他回来了,他们队上还赶来了好些人,给咱们摆不少龙门阵。有个名叫刘光美的当年出纳记得他们队上的每个知青,平静缓慢地诉说:何祖庆他们住这上头;周桐和伍岗住那边,那房子拆达了,周桐没来好哈儿就走嘎了;邓永寿他妹邓秀莲住那上头 ;“徐智林和邓永寿住这儿,他们走了后,我碰上过一回邓永寿在县上,他带他的学生娃儿来比赛…有棵刻有“邓徐”两个字的树,后来做了个柱头立那儿(我当时竟然忘了去看看)——同行而去的许友德他们出纳说"嘿,我们也有啰喂,在那梁儿上的石头上李昌荣刻的‘成都知青’——朴实无华以至土得掉渣的话里带着丝絲的眷恋怀想和淡淡的苍桑悲凉……<br> <br> (摄影 傅惠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蒋文强、胡德明和许友泰在两河公社的大院里…<br> (摄影 许友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胡德明在两河公社新光三队的大院里。这院子比蓝球场还大,可以想象那住满时的人间烟火和饮食男女的兴旺,如今还剩有几位老人,院子里静悄悄的但打理得很干净 。当年一起去的知青李淑贞曾就住在这院子里,这位学长姐姐后来嫁给了一同下在两河的同学起鉌她哥(起鉌兄妹都下在两河)......在那山梁上的某棵大柏树底下,也许真有份“原来你也在这里”在那儿等着,我们没象她那样仔细看就匆匆走过......<br> (摄影 许友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去两河公社我们是开车从邓永寿他们联盟大队翻过皇柏梁经从前何大林那生产队走的,那里那些当年尚未出生的今日帅哥,说他们没见过何大林但听说过,象说自家人一样说我们这儿住的是川大的知青。哦,我们曾经来过,把自己牛逼闪闪呼啸而过的青春在这里留下了传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 当年咱赶场回来就是这模样,依稀还是少年蹁跹……<br> <br> (摄影 周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 <br> “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此前从未想过会回来看。觉得那段印记好好放到心头就行了,但回来了也就回来了,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在此听得最多话是他们说“谢谢你们记得这儿回来看看”。咱剑阁人平易、说话中听,别看皮糙肉厚,一样地知道茫茫人海,相见,驻足,重逢都是不容易。……世间万事既然举心动念都是罪,确实没有必要只是把念头默默供奉在心里……<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 下午出白龙往右(与去店子相反)的鹤龄方向,经杨村去苍溪再到阆中停住。在去苍溪的途中路过亭子口电站,它竟然距白龙与白龙距店子差不多远!<br> 这水电站是国家09年启动的西部大开发重点水利工程,耗资近170亿;装机容量110万千瓦居四川第五(说是五年发电可收回投入,现才建成1年,据称目前零效益);把嘉陵江上游渠化成15个首尾相连的高峡平湖(咱店子不算,只是支流上的平塘),通航能力提升至500吨级;全长共150公里,总蓄水量40万立方,号称与南充升钟水库连通可再造一个都江偃灌区…呵呵…如此壮举,不知早些年干啥去了?!可怜咱店子人,在我们去之前和走之后的多年里,吭哧吭哧地日日开山放炮推土筑堤妄图修建“五·一”水库的资金和热情连同自己的家,终是泡在了水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br> 第三天上午在阆中古城瞎逛,中午到遂宁的升钟水库吃饭,本打主意就住下来的,万般的不合适遂心…走!上成巴高速到射洪停住。<br><br> 在阆中的嘉陵江畔<br> (路人甲 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阆中古城中天楼<br> (摄影 邓小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 第四天上午去的射洪金华山风景区,看那里的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射洪人)的读书台,下午去的金堂云顶石城,五凤溪和龙泉的洛带。<br><br> 金华山上百尺桥<br> (摄影 DHC)</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陈子昂的古读书台前<br> (摄影 路人乙)<br> <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读书台下的涪江<br> (摄影 DHC)</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云顶石城在金堂城外19公里,雄踞沱江旁是扼守水路入川西的要塞。建于南宋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距今800余年历史,当时宋军七千余人固守二十余年抗元,是川西唯一宋蒙古战场遗址。<br><br> 云顶石城的城墙<br> (摄影 DHC)</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石城炮台远眺<br> (摄影 傅惠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云顶石城下的沱江<br> (摄影 DHC)</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金堂五凤溪<br> (摄影 傅惠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金堂五凤溪<br> (摄影 傅惠敏)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洛带古镇<br> (摄影 DHC)</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镇禹王宮<br> (摄影 DHC)</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摄影 傅惠敏)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镇上街边的水渠<br> (摄影 DHC)</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洛带古镇晃荡完,到供销社砍了鹵鹅各自归家说是回去煮稀饭...嘿嘿...<br> 历时四天,行程千余公里。感觉有点累,全程驾车的周正(我竟然没有替换下他?!)一定更累,只是他没说。天太热了,这样的天还是待在家里的好,特别是对于咱这种的暴烟子老头儿和老妞儿。回到家儿子拥抱相迎,问说“声音咋有点哑喃”,“可能车里冷外面热感冒了”。心里咯噔的是:是不是话说多了?自己此前好像一直在说,狂说。我自诩不喜欢说、认为啥都不用说,人对了站田坎上听癞格宝叫都有诗意。我啥时变得这么八婆了?!还是本来就是?!……<br><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