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刘连存<div>排版印刷:雅昌摄影</div> 故宫是我心中的圣地。自小我就对故宫充满向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第一次拍摄故宫,就被她那壮美和博大的气概所震撼。后来,每年都要来拍摄故宫。我感到,故宫是中华民族和谐、壮美的象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来故宫拍摄不下百余次,故宫的红墙、金瓦、木雕、玉雕、石雕,朱红宫门,金碧辉煌的大殿,御花园的亭台楼阁......都令我肃然起敬。故宫巧夺天工的建工技艺是中华民族的建筑瑰宝。<br> 故宫明清时称紫禁城, 取意紫气东来却又禁止外人进入而得名,1925年改称故宫。位于北京城中部,南接天安门,北依景山,占地72万平方米,明清两代共2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办公,统治中国长达近5个世纪。故宫原有房舍9999间半,现存8707间。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 ,永乐建成(1420),明清两朝屡次重修、改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建筑布局依“面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制,对称谨严,主次分明,体现了至高无上的皇家风范。<div><br></div> <div><br></div><div> 建筑美被誉为凝固的音乐。中国建筑文化博大精深, 是独有的东方对称美的符号。这些在故宫建筑中得以集中的体现,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其形、传神、寓意三个方面,与摄影造型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其线条、色调明快,类似摄影造型语言中的点线面构成,因此有着形式美的迷人魅力。<br> 故宫建筑的结构特点,一是整体及细节强调对称性。比如,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形象而生动。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二是布置和功能上体现等级制度。故宫建筑的风格特点是:前半部建筑形象严肃庄严、壮丽雄伟,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等等。根据这些特点,我运用广角和特写镜头,突出建筑的博大和纹理图案。<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在拍摄故宫中,我以敬畏之心,把故宫拍摄的雄伟壮丽的同时,注意运用摄影语言,展现我心中的故宫。首先,我注重拍摄中的光影运用,以使画面产生立体感和空间感。<br>比如我多次在景山公园最高点亭台俯视拍摄的抽象故宫光影,表现故宫建筑美丽的线条。虽然只有较少的金色光影线条,却非常抽象地展现出故宫的艺术韵味。有着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成为动人的光影瞬间。<br></div><div><br></div> <div><br></div> 我打破常规构图模式,将太和殿前铜香鼎的一只脚置与画面中间,而远处城楼分置两侧,形成“T”形构图,使之产生了既耐人寻味又有视觉冲击力的“求异性”效果。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由于“新冠”疫情肆虐使我这摄影和旅游爱好者减缓了游历的步伐,但去故宫拍摄却热情不减,拍摄了十几次。每当来到故宫,在高大的城墙下,我伴着时光,轻抚历经岁月沉淀斑驳的青砖和略带锈蚀的金色门钉,缓缓走进朱门高楼中的故宫,领略它的历史沧桑,见证它的雄伟壮丽,用我的“第三只眼”记录下故宫的雄奇与神秘。在我今后的摄影道路上,我还要锲而不舍地拍摄故宫,让我的思想和作品,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光影交织中得到升华。<div><br></div> <div><br></div><div> 最后,我衷心感谢雅昌,为紫禁城600年作出的卓越成绩,为弘扬世界文化遗产所作出的贡献!<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