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青春,为梦想,全力拼!高三寒假我们应该这样度过

<h3>我们高三终于“放假”了,<br><br>即将迎来高考之前的最长的“长假”,在距离高考仅有一百多天的时候,这样的假期自然意义非凡。<br><br>无数的前辈曾在这里翻船,他们用一个假期的逍遥为自己挖了一个陷阱,给自己向高处攀登制造了很大困难。<br><br>也有很多前辈在这里实现了翻身,利用难得的时机提升自己,让自己接下来的冲刺更为从容、更有自信。<br>究竟是“翻船”,还是“翻身”?<br><br>究竟是停顿于现实的“烂”,还是华丽转身成就“灿烂”?<br><br>这需要你的智慧和毅力。<br><br>希望这四句话的提醒,能给你一些启迪。<br></h3> <h3>一、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拒绝诱惑,那就请你远离诱惑。<br><br>第一句从这幅小漫画说起。<br><br>小鱼问妈妈:“这条蚯蚓看上去很好吃,我怎么才能吃到呢?”<br><br>智慧又慈爱的妈妈说:孩子,最最安全的办法是远离它。”<br><br>对于放假的高三学子来说,结束了漫长的学期,你会迎来怎么样的日子?<br><br>你会不会任由自己像一只气体外泄的气球漫无目的地飞,最后无力地瘫倒在地?<br><br>在家里,有手机来挑逗你的瘾,有电脑电视来勾你的魂儿,有电冰箱来诱惑你的胃,有随时可以躺下的沙发大床来挑逗你的睡神。<br><br>你会不会成为天天挂网、游戏聊天的“蜘蛛侠”?<br><br>你会不会成为夜夜看球追剧、昼伏夜出的“蝙蝠侠”?<br><br>你会不会成为“每逢佳节胖三斤”的“猪猪侠”?<br><br>还是会成为天天赖床、无所事事上的“大睡侠”?<br><br>或者成为天天聚会、喝酒K歌的“江湖游侠”?<br><br>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舒适自在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鱼钩”呢?<br><br>无数个假期证明了,很多人在假期的意志力十分经不起考验。<br><br>所以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拒绝诱惑,那就请你远离诱惑。<br><br>如果要学一会儿,就认认真真学一会儿。<br><br>学习需要一个积极的“场”,去找到能激发和带动你的那个“场”吧。</h3> <h3>二、让自己和正能量站在一起。<br><br>我曾经问过很多人一个问题——<br><br>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匹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br><br>一只狼代表懒惰、放弃、骄傲、害怕和自卑。<br><br>另一只代表坚强、进取、感恩、希望、微笑和爱。<br><br>你认为,哪只狼更厉害,你的选择会是什么?<br><br>不同人想象这样的场景或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可是哲人的答案最给人启迪:<br><br>你喂食的那一只最厉害。<br><br>是啊,你的懒惰与懦弱往往不是因为别人,恰恰是自己把这样的狼喂大了。<br><br>喂大之后它就撕咬你的梦想,啃食你的青春。<br><br>每个人心里都有正能量,也都有负能量,谁能取胜,取决于你站在那一边。<br>  与自己相处时,你要不断提醒自己和“正能量”保持一致。<br>与别人相处时,也要多彼此激励,传递自己的正能量。<br><br>同学朋友之间相处更要如此,相约追梦圆梦要比相约颓废沉迷更彰显朋友情谊。<br><br>所以,与其在互相倾诉苦楚中消磨时光,不如相约一起努力吧。</h3> <h3>三、珍惜时间,心怀大志,完善小事。<br><br>放假的时候,各科老师一定会对学生讲假期的重要意义,拿出往届成功的案例来激励学神的斗志。学生往往被鼓动的热血澎湃,攥紧拳头,咬紧牙关,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用寒假实现绝地大逆袭。<br><br>可是,我还是给你一针清醒剂吧。<br><br>寒假最多就能做二十多天的事儿。做好二十多天的事,这最实际,也才最靠谱。<br><br>所以,你的计划一定要符合自身特点,要杜绝盲目四面出击。你要针对具体的问题,集中优势兵力,解决重点问题。如果能在通过作业稳定状态的基础上实现个别疑问点的突破,就已经是功德无量了。<br><br>想上本科的同学要学会按照本科学生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件小事,每天为要不要按时起床做思想斗争的时候,想一想,如果要上本科应该怎么办。这就叫用高远的志向来落实小事。只有每件小事都得以落实,才能为理想保留一份实现的可能。<br>在学习过程中有四个字的秘诀叫“小易明严”,从小事做事,从简单的事做起,明确要求,严格执行。这非常值得我们思考。<br><br>让自己的劳动成果可以在一件件小事的完成中看得见,摸得着,这样的努力才不会只是美丽的念头。</h3> <h3>四、与老人在一起,我们都是好孩子。<br><br>年假毕竟是年假,家人团聚,其乐融融。<br><br>作为家庭的一员,回到家,与老人长辈在一起,你的身份就是一个孩子,是孩子就要有孩子的责任,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关心,特别是有机会要照顾祖辈老人。<br><br>家人聚会时,即使你不愿意别人问你的成绩,可当别人真的问到了,也不要“白眼以对”,生气离开,坦荡一点没什么大不了,要体谅这一份关心中的善意,要懂得亲人的相处之道,不要太以自我为中心。长大了,就不要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也要学会照顾家人亲人的感受。亲人相处,没有那么多道理要讲。有情分在,太计较道理就显得生分了。你大了,也该懂了。<br><br>当然,你是个高三学生身份的孩子,基本的礼节不能丢,但因为时机特殊,自然也无需把时间全都用在亲朋宴饮上,家人自会体谅。毕竟年还可以过很多个,高三我们是不想再来一次了,就把安心于学业当成最家人长辈最好的孝敬吧。</h3> <h3><br>正青春,为梦想,全力拼!让我们利用好高三最后一个假期!心怀梦想,砥砺前行,希望就在前方!加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