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语集

亮堂堂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宅家,颇感百无聊赖,遂把近两年的些闲言碎语以汇集,大致分生活篇、疫情篇、其他篇三类,基本以时间为序排列,姑且称《闲语集》吧。</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生活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享受阅读的乐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有诗曰,腹有诗书气自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本好书能用智慧点燃你求知的渴望,用真情荡涤你心灵的微尘。请你相信:品味的提升,内涵的积淀,正是源自大量有智慧的阅读、滋养。要谦虚地看待事,对待事,甚至做人。成熟的谷子总是低着头的,而瘪谷烂眼直至毛油油(方言,指野生谷子)及狗尾草总是直向苍穹,为什么?你懂得。我比较喜欢看书、读书、品书,喜欢那闪烁着灵动的文字,特别是在闲暇时,捧着书细细阅读,那种感觉犹如品香茗,满口满身溢香,那种感觉只有自己知道。我觉得,有时候愉悦的阅读,好像灿烂的光带照亮我的眼目, 似品干红、饮美酒,再回味那悠悠的墨香如鉴赏佳酿。身心的愉悦,性情的陶冶,心智的启迪,均蕴涵其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阅读,犹如欣赏一路美景,可以在溪水旁驻足倾听水声涓涓,也可以在小憩中静观云海茫茫,舒卷回环,甚至流连忘返。也许,这就是阅读的乐趣与享受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万物的荣枯兴衰,人心的幽深博大,世界的浩瀚辽阔,通过阅读会使我们心胸开阔,珍惜生命,更加热爱生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未都说,人生有三步曲:一是追逐名利;二是精神寄托;三是灵魂安放。有时候,我轻声地问自己:你做到第几步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8.12.18</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感动(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事急,疾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交车徐徐启动。我,摆手,奔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谢谢!”我满怀感激,向司机师傅送去十分感谢的诚挚神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请往里走!”司机师傅点头会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叔,请坐!”一位持手机耳机听音乐戴眼镜挺时髦学生模样的女郎谦谦起身给我让座。我气喘吁吁微汗淋漓,不好意思地摆手谢绝。她一指座位,执着的神情写在脸上,我不好意思地落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望着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流,忙碌匆匆的人们,我的眼眶有点潮湿。这段时间烦恼纠结不悦之阴霾一扫而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站了,我下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忽然间,我想拍照留个念想。学生模样女郎已走远了,举起手机,无意间跟司机师傅四目相对,两张荡漾着微笑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懂得。几乎是同时,我俩伸出大拇指:点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9.01.03</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感动(二)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午喝了点酒,大概神态有点异样。上了公交车后,一位持大包三十多岁的女性站起来给我让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感激并询问:“你快下车?”她稍稍点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过了四个站点也没见她下车,我忙问:“你哪站下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朝阳街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原来我俩同一站点下车,此时距离下车点还有三站,我怎好意思这样心安理得地坐着?忙站起来让她坐,她不肯,还是执意让我坐,并时不时地看着后面。待我回头看时,隔两排座位上有个小学生伸出大拇指向她微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我惊愕的样子,她解释说:“我女儿。”我不知该说些什么,该怎么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车后,出于礼貌和感激:“谢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她嫣然一笑:“别客气!没什么,应该的。”背着小包,一手拉着女儿,一手提着大包融入匆匆的人流中。我不知是感动还是怎么的,呆站在那里许久许久,似乎酒醒了好多好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作家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说他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此时此刻,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又何尝不是放纵奔流着?她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员,名字、职业及其它恐怕这辈子我都不得而知,但这件事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9.08.07</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怒放的花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打扫院子,无意间发现了个奇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十几年的墙壁了。 背阴处,瓷板板水泥石灰缝罅处,一株不知名的植物兀自生长,尽情绽放。从头到脚仅一厘米,但杆枝茎叶花等悉数备至,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看,细细的杆,更细的枝,纤细纤细的茎,还有略带毛茸茸的几片绿叶,四叶洁白的花片,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她的雄姿。而片花中间别有洞天:碧蓝碧蓝的大海托举着三艘淡绿透白的诺亚方舟。偶尔微风吹过,腰弯头低花碰墙,而瞬间又是雄姿勃发,昂首挺立。我纳闷且思忖:这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还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还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还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想起艳霞老师《生命的故事》里的话语:“无论怎样的条件,总要捍卫生命的意义,努力绽放,是最美的姿态,哪怕,都觉得这不是生长最好的地方,却也同样开出了属于生命的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哦,我明白了。这,是怒放的花朵;更是怒放的生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04.30</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闲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一位老农大前年深秋栽植于自己地头的株别人刨弃了的核桃干。前年去年都没发芽,今年一春也没发芽,以为死了。我跟他攀谈:“既然死了,刨了算了。不然,你看,还障碍机械耕作的。”他说:“等秋收前再刨吧!兴许还活着。”真没想到隔了两年半之后,早两天见顶端长出了一簇新芽,今晨看时叶茂枝翠,欣欣向荣,恰似干枝梅。就在最暖枝头绽放,看见葱茏走向你我。也许明年就是果实累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有所感触:其一是颠覆了我传统经验的认知;其二是无征兆的蛰伏也许是厚积薄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几千年先辈劳动智慧的结晶——经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也必须传承与发扬,但也应在此基础上有所探知、开拓与创新,不然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就会成为机械的本本主义。现下有句时兴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乍听起来有点唯心主义意味,但细细想来,不正是凝聚了当今人开拓进取敢于独创的思维意识,以及勇于创新的作为与担当吗?当这道门关闭了的时候,也许上帝会给你开启另一扇窗户,此路不行走彼道,总有一条能走的路,更何况车到山前必有路。因而,在此路不通感到愕然迷惘的时候不凡换个思维,走另一条路,或许就能走通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株树隔两年半之后才发芽生长,我真的不懂它的生长规律及内因是什么,从经验主义现象上看是不可思议的,但确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是老农的心中期盼感动了树干因而“一语成谶”,还是个性和共性、特殊性和普遍性,还是孕积能量厚积薄发?我当然倾向于后两者,特别是最后者。竹笋孕积几个月甚至几年才破土而出;我们孩提时期吃了许多食物,它已长成了自己的骨血和肌肉;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读过多少书,它也融入到你的骨血,只要有个触动点或合适的时机就会喷薄而出。也许,多少年的努力奋斗开拓进取正是厚积,在你迷惘灰心颓废无助无望时正是薄发的前夜。此时,你要是轻易放弃,岂不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朝三暮四,三日打鱼两天晒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则更不可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退而思之,我的这两个感触似相矛盾,但实质上是对立的统一,如何操作掌控,全凭自己审时度势,理性思考,把握方向,积极进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但愿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甚至漫漫人生道路中能亲手绘制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06.16</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闲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个刊物要刊载我的《家乡那座十眼桥》,说美篇中的图片模糊,向我索要原图,我不懂,请教于年轻人,说已删了。想起有两张图片是微友马三儿发给我的,遂微信联系他并说明原由,他说图片发给我后就删了。少顷,又发过信息来,说我的文章他都收藏着,我说有什么收藏价值呢,权作睡觉前的催眠剂吧,他说:怎么没有,你写的那些人和事现在有几个人知道?你的那些经历也很有教育意义的,待十几年、几十年后谁知道?我要把这些文章留给我的孩子们,留给我的后辈儿孙们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着一行行文字,既亲切又惋惜,既惊叹又感慨,既欣慰又痛楚,一股莫名的情状涌上心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近几年在工作之余,我挖掘、收集、整理了些我们村红色革命及传统历史文化的素材包括我个人的经历写了些东西,其目的是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开创明天,留存瞬间、留住曾经、烙印印记、镌刻记忆。我认为,这既是一种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其珍贵的思想资源,更是浸染熏陶下一代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是从“帝修反,定埋葬”“要斗私批修”“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做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那个年代一步步走过来的。既经历过缺衣少食艰难度日而又狂热的年代,也经历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历程及一步步的变化,也见证着当今国富民强盛世繁华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不过,在尽享盛世荣华的同时,又隐隐感觉缺少了点什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诚然,这四十年的巨大变化包括物质富裕物质文明是毋庸置疑的,但相随而来的不协调音符也是显而易见的。且不说浮躁喧嚣物欲横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什么路见老人跌倒“扶不得,扶不起”,一旦有安全命案“以死为大”“一切向钱看”,“只顾自己门前雪,那管别人瓦上霜”等等,单就未成年人的现状就有点“令人担忧”。早几年学校老师流传有种说法“5十2二0”,就是在学校五天接受的社会思想道德,在双休日的两天中冲淡为零了。谈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不晓得怎么回事,更不用说戚继光、岳飞、文天祥了,但说到影星、歌星,不论是内地的还是港澳台甚至是韩国的,眼睛里放着光芒津津乐道。给他们进行传统教育、讲励志故事,充耳不闻置若罔闻,而听靡靡之音网上打游戏则非常上心,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也难怪滋生出不少“啃老族”“宅家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老人们感叹:现如今爷爷跟孙子换角色倒个儿了。如此种种,可叹!可悲!可怕!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走向哪里,出路在何方?尽管是不多的不和谐的音符,但很值得我们深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认为,在温饱问题已解决的基础上,物质和精神这两个文明同等重要,有时候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重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三儿,西城村一个五十来岁,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辛勤耕耘,老实巴交的农民,他的这番认知和做法,很让我感动、惊叹、赞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尽享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静下心来想想,该为社会做些什么、留点什么;是不是该给后人干点什么,留些什么;是不是该像马三儿那样,给后辈子孙留点什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是一种文化,我觉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06.19</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闲话节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捡粒舔碗及其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军医翘楚、保健专家李士峰曾讲过一件事。1959年他在南宁跟穿着粗布的周总理同桌共餐,总理把不小心掉到餐桌上的大米粒捡起来吃到嘴里。他感叹,身为国家总理都穿着粗布衣服,那样节俭粮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俭朴节约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个故事:1966年秋,周总理接见学生代表,和青年学生一起进餐,饭菜一人一份,主食是大米饭,总理把掉在桌子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了下去。事后学生们就把总理吃饭捡米粒的事儿传开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现代史上,阎锡山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我们撇开他顽固的政治立场与人民为敌,单说他节俭甚至抠门办教育、振兴山西就很值得我们借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也许阎锡山小时候有过一段时间的艰苦生活,所以他很节俭。有一次吃完粥饭下人收好碗准备走时,阎突然叫住下人,要他把碗拿过来,没想到阎拿起碗居然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下人见堂堂一省之长这般节俭,忍不住说了句,就这么一粒米,至于吗?没想到阎对他一番教训:“一粒饭怎么啦?天下人不都靠它养着吗?”下人也是穷苦人出身,无言以对,对阎更加敬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阎锡山对自己尚且如此苛刻,对别人能大方到哪里?有一次宴请他的十几个部下吃饭,他的部下都是行伍出身,估计饭量也小不到哪里。可是阎只备了两盘素菜,一个碗喝酒,一双筷子吃饭,美其名曰咱兄弟们聚会不是为了吃饭,只为联络感情,表示我们大家团结一心。十几个大男人,一个碗轮流喝酒,一双筷子轮流夹菜,就那两个素菜,不饿上肚子回去才怪呢,估计以后阎长官再宴请,非在家里吃饱后再去不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作为一个大省的土皇帝,他把钱用哪了?答案是:公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总理是我们党艰苦朴素的楷模,他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尊重劳动成果,哪怕是一粒粮食也不肯丢掉。他的衣服补了又补,缝了又缝。是买不起吗?不是。因为他崇尚节俭,以节俭为乐,以节俭为荣。他知道,节俭是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他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克时艰共渡难关,把节省下来的钱资助了困难的同志,交了党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光解释说:共即同,有德者皆由俭而来;而侈则多欲,君子贪慕富贵,小人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因而为官必贿,为乡必盗,故侈,恶之大也。看来有德者必俭,失俭即失德。就是说,节俭是一种操守和品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俭与德、侈与恶的问题上,从古到今的很多仁人志士都有过很相似的言论。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子说:“节俭则昌,淫逸则亡。”诸葛亮也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句:“成由勤俭败由奢”。早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曾引用明朝薛瑄的话告诫大家:“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最近,还是谆谆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纵观历史,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不因节俭而昌盛,因奢侈而衰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下,物质丰富了,生活富裕了,大肆挥霍者也渐渐多了起来,且曰:“我的财富我作主,你管得着吗?”当然管不着,可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不会有穷困潦倒的那一天?乡间有俗语:升之越高,跌之越重。或者,当你看到垃圾堆上拾破烂甚至觅食的老人、孩子,当你看到靠吃剩饭维持学业的大学生,当你看到贫困农村风烛残年期盼衣食老人的眼神时,有没有想过些什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也别忘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国际风云波云谲诡,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还面临诸多挑战;国内而言,还没有完全彻底打赢扶贫脱贫这场攻坚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总理节俭是同全国人民一道共渡难关,还资助困难的同志,交党费,;阎锡山节俭是为振兴教育,发展山西;作为我们一个普通家庭,也应该节俭,因为节俭能办些事,或许是大一些的事,以防不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认为,在“条件好些了,该享受了”“刺激消费”的前提下,应理性消费,适当注重并提倡节俭,以防不测。不凡从我做起,从我们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07.07</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说胃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这里说的胃口指的是食欲。人的胃口是变化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直至早十几年前,我还有句口头禅:“白菜、土豆、胡萝卜,这辈子不吃也不香。”(香,这里指口味,食欲)也难怪,物质匮乏粮食紧缺的那些年,瓜菜半年粮。记得有种叫“粘粘饭”的,把白菜、土豆、胡萝卜跟小米混杂在一起稠稠的那种,只有一股咸盐,能好吃到哪里?因难以下咽,故而不是倒股子醋便是多调些辣椒。人们说辣椒是开胃的,我没请教过厨师,也没百度查询过,辣椒多了,满嘴辣得厉害,不多吃食物来冲淡缓解辛辣才怪呢。久之,胃也就撑大了,当然开胃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打记事起,我就不喜欢甚至不吃白菜。那些年不吃白菜不要大人们的命吗?母亲总是千般哄道万般诱导,可倔犟的我就是不上套,母亲急得团团转。总是冲破母亲忍耐的限度了,她要采取“强制措施”。记得是深冬,两顿饭,大下午了,落日的余晖映照在屋子东北角,弥漫着丝丝暖意。母亲让我坐在旧式立柜前的板凳上,把几乎是水煮的、我一闻就反胃的白菜硬往我嘴里塞。我泪水吧嗒吧嗒地流,极力地用舌头往外顶,极速地转脸躲避。母亲也急了,连哄骂带打的,我无奈,只能强咽下去。母亲还“厉声”问我:“好吃不好吃?”“好吃!”我泪水涟涟哽咽着。其实这貌似严厉的“强制”何尝不蕴藏着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沉的爱呢?因为哪有比这更多更好吃的食物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心目中,土豆跟胡萝卜比白菜好不到哪里。有一次黄昏收工,大哥扛着单腿耧儿我挎着猪菜包回家,走到我们白家堂后边12生产队刚刚收获了的土豆地里,不少人在遛茬拾遗。地很松软,大哥耧腿发我拾取,收获了不少。当晚蒸了一大锅土豆,我一闻那气味就想呕吐,只能在院子里。那顿晚饭我是偷偷地蘸了些咸盐才吃下去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至于胡萝卜,不要说吃,就是只闻到那味儿就倒胃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了,烹饪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现在,单各种调料就有大几种甚至十几种,粗菜细做,细菜精做,不好吃才怪呢,没胃口纯是自己的问题了。家乡这一带,白菜跟豆腐、粉条、猪肉炒在一起的杂烩菜自不必说,单说就米粥、馒头的酸白菜、辣白菜直至活腌白菜就够利爽可口的了,甚至可作下酒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说土豆。大烩菜、土豆烧牛肉中的土豆块,那个绵绵的软软的腻腻的感觉真让人大快朵颐。记得早几年有一次跟两位同学在太原一家中档次餐馆午餐,三个人六个菜也可以了,其中有一碟清炒土豆丝。那碟土豆丝彻底颠覆了我对土豆的定势认知,那个清脆咸鲜酸辣的口感简直是无与伦比,我直呼再来一碟。酒还有,碟已空,又呼再再来一碟。大概时间不早了,厨师边揩擦手边走过来向我们点头微笑。迷迷糊糊中我觉得师傅在笑我们傻:“这班大土冒,怎么把硬荤菜剩了那么多,却给廉价的土豆丝吃了个精光,还是三碟呢?”殊不知那清炒土豆丝是我多少年来吃过的最美味的几道菜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条件好了,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也有讲究了。讲究的是健康的、纯天然的、富含微量元素的。白菜富含维生素什么什么的,胡萝卜含有维生素A呀B呀C呀D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尽管如此,我对胡萝卜还是心有芥蒂近而远之。看来确实是自己的问题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什么时候能彻底颠覆我对胡萝卜的认知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07.10</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窗前杂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淫雨霏霏连日不开,乌云翻滚混沌弥漫,坐在窗前凝望着菜畦中的蔬菜发呆。番茄叶卷枝萎,偶或有几个青绿泛灰未红的也是无精打采,失去了先前的光色;黄瓜叶干枝枯,顶端散落几朵黄花也是孤单而飘零……不免些许惆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近来有两件小事萦烦于心。一颗牙齿隐隐作痛,咬硬嚼酸更甚,以为上火,吃了些下火药,效果甚微。右眼睛液滴纷纷飞蚊翩翩,百度查询为玻璃体混浊,有生理性病理性之分,滴眼液服药未果,遂求救于眼科专家,借助于先进仪器检测诊断未见特殊异常,乃滴眼液辅助药一摊,然二十多天过去了疗效同是甚微。随它去吧,看来自己的人生已近深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确实有些惆怅慨叹,草木一秋人生苦短。人生几十年乃至百年,虽然不算短,但在茫茫宇宙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转瞬即逝。忽然想起了俄罗斯的一首小诗《短》 : “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享用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真是感慨万千。日常生活中的我们,总是经过的太快,领悟的太晚,所以要学会珍惜,珍惜人生路上的亲情、友情、同学情、同事情、朋友情……因为擦肩而过之后,也许就是今生永不邂逅。我们几乎是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及工作节奏,从一睁眼开始到进入梦乡,常常是还来不及品味酸甜苦辣忧愁烦恼,一个个今天就已成昨天,新的一天的朝阳已经冉冉升起,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其实,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过多的时候,充其量就是上车下车擦肩而过,所以更多的时候容不得我们思考,或根本没有思考的空间就转瞬即逝了。然而,我们的一生终究应该活的有意义,虽然平平淡淡,也要既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才行,我认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跟同事、朋友们常常聊起人生的话题。能让人们提起,说明人生还有点踪迹;能让别人记起,说明人生还有闪光点,有可取之处;能让后人怀念,说明人生就有意义与价值。从古到今,有意义与价值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恩泽当时福祉后世呢?记得有篇文章中这样说:“其实,真正厉害的人,都在不动声色地努力。云淡风轻毫不费力的表象,都是坚持不懈拼尽全力的结果。”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不可能有什么建树,但在油盐酱醋柴米菜肉之余,如不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哪里还能再做点什么,还能给社会给后人留点什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昨天下午老街道办完事徒步回家的路上,一位80多岁的老邻居远远地跟我打招呼,但唤的却是别人的名字,我快步近前握手寒暄。他一愣怔不无歉意地说,你看人老不中用了,眼睛也看不清,耳朵也听不清,身子骨也不怎么好了……我忙宽慰他,这很正常啊,像你这么岁数的人要是眼睛耳朵身子骨都像从前,那就不是人,成神仙了。说得在座的老年人们都笑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退而思之,自然规律怎能抗之,还是顺其自然顺势把握为好。自己几近花甲了,如果身体的零部件连一点点问题都没有,那可真成“怪”,成“神”,成“仙”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乌云散去了不少,天地间明亮了许多,太阳似乎透过云层努力欲出的样子。撒播的白菜正茁壮,复播的豆角也都已上架郁郁葱葱,透过街门整齐划一的道旁树葱葱茏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08.19</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疫情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泪目</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看到这张照片就泪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她是女儿,是姐妹,是妻子,是母亲,是白衣天使,是逆行者……在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之际,她辞别至亲选择逆行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武汉疫区。我们不知道她的请战书有多坚定,手印有多殷红,誓言有多铿锵,也不知道她连续工作了多长时间,更不知道她穿梭于多少病房和多少患者之间,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她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救死扶伤的精神,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工作情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也许,她身躯是纤小瘦弱的,但更有伟岸高大之处,须我们仰视才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些日子宅家觉得闷得慌憋得慌,可与其相比显得多么渺小。而那些在岌危时期却大发国难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甚至一个口罩都要卖到天价的龌龊之辈,当看到这张照片时,不知有何感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下,我们惟能做到的就是积极配合防控措施,不给国家添乱。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无聊”“无所谓”“不守规矩”而辜负了这些逆行者,不然就真对不起他们的汗水泪水奉献付出甚至生命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她是一张永不褪色的定格!她是一尊洁白如玉的雕塑!!她是一座民族脊梁的丰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祈福逆行者!祈福武汉!!祈福祖国母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02.06</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巴黎玫瑰的启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写给宅家的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发生在二战时一个真实的故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2年5月,当德军进驻巴黎时,卖花姑娘洛希亚看到平常生意兴隆的花店竟然没有一个人来买花,心里十分难受。她不是担心凋敝的生意,而是担心大家沦落的生活。于是,她将店里所有的玫瑰花和她从别人店里买来的玫瑰花一起打包,送给左邻右舍。</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洛希亚的行为感动了大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早晨,驻扎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德军发现,几乎所有的巴黎女人都手捧鲜花,面带笑容,眼里没有一丝绝望的神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随后法新社记者以《玫瑰花的早晨》为题报道了此事,给了远在伦敦的戴高乐将军和战士们极大的鼓舞。十年后,戴高乐还专门找到了洛希亚,并且将她称为“巴黎的玫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多少年后,当年执勤的德国士兵著书回忆此事时,很感慨:“我们可以征服这个国家,却无法征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生活逆境,都能展现出这样一种状态:你可以剥夺我的自由,却不能剥夺我对自由的梦想;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却不能摧毁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知道,尽管眼下阻击新冠病毒处于胶着时期,没有跟这“巴黎的玫瑰”具有可比性,更不能相提并论,但我们从中应该有所启示——现阶段什么是“不可征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想:应该是在这平凡,甚至宅家有点闷得慌憋得慌令人懊恼的生活中,坚定必胜的信念,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众志成城找到坚持和努力的意义。唯有如此,才能共克时艰,共渡难关。想想那些遭受病毒折磨,甚至被吞噬了生命的同胞,再想想那些放弃与至亲团圆,放弃享受新春快乐而奔赴疫区战场的逆行者,我们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唉声叹气的?有什么理由不为武汉,湖北,祖国母亲加油祈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确实应该理性应对,以饱满的激情做好安排和规划。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想:这种不可被征服的生活信念信仰,不正是我们对生命的最好启迪?不正是让我们在面对不可预测的人生苦难时,不会被吞没的神器利剑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刻,惟愿我们历尽沧桑的祖国,我们饱经苦难的民族,这片热土,那些热爱生活勤劳勇敢的人们,能够早日摆脱病魔,尽快地在大地上自由奔跑,在人群中穿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生死决战中,我们民族,我们国家,我们这个政党,我们每一个人,都一定会胜利!也必然会胜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02.15</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公交车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交车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早几天儿子说他跟媳妇儿都是五一节休息三天,我们很想让孩子们放松放松,毕竟隔离工作近两个月了,我俩提前回老家打扫房屋,清理一下卫生,多半年没住人了。我们须坐两趟公交车才能到达大巴车路过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俩坐在后排,公交车徐徐停靠在大觉寺站牌下。车门开了,上来不少乘客,其中一位农村模样的大哥没戴口罩被司机拒之门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没戴口罩不能乘车,同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忘记戴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车吧,疫情期间乘车必须戴口罩,这是规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坐在后排拐角处,要不窗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跟你说了嘛,这是规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要不我站在出门口,师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司机是认真负责的,这位大哥是着急无奈的,乘客们是迫不及待的。我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妻子问前排的大姐门口怎么回事,大姐说那位大哥没戴口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妻子边站起身往前走边说:“我这里有,你先戴上。”说话间已经从包里拿出口罩递给了大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谢谢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没事儿,不要客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妻子摇摇晃晃来到座位上,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更像是对前排大姐说:“是给媳妇儿捎的,回去后给她重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报之于略带童真的莞尔一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尽管误了一趟公交车,须打出租到达大巴车路过点,但我仍觉得轻松舒服愉悦得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坐在大巴车返乡的高速路上,两边绿树成荫,浓郁葱茏,山花烂漫,艳阳朗照。看着妻子恹恹欲睡,酩酊打盹的样子,我的思绪却开了小差:我很幸运娶了这样的妻子;我的孩子们有这样的母亲是幸运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蓦然耳边回响起了韦唯演唱歌曲的声音:“……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04.29</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暖冬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余晖清冷,寒风凛冽,等公交车者寥寥。一位中年女性手托轮椅翘首以盼,轮椅上是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估计是父女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77路公交车徐徐进站靠边停了下来。女儿先上车刷卡拽轮椅上车,很是艰难,我跑过去连推带抬上了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口罩,口罩,戴口罩。”司机提醒道。原来老人没戴口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忘了戴了,师傅。我们就坐两站。”女儿不无歉意地向司机解释着,老人无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行,不行,疫情期间必须戴口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随手掏出备用的个口罩递给了女儿,女儿边给老人戴口罩边说:“谢谢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车门闭上了,蠕蠕开动。透过玻璃窗似乎看到了女儿正投过来充满感激谢意的目光。我下意识地挥了挥手,看着公交车渐行渐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扣紧衣领戴稳耳套,静等公交车到来。进入三九的这两天很是寒冷,但我心里是热乎乎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1.01.09</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危机闲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段话,看了后很受感染,愿与诸位共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面对这场死灰复燃的疫情,同在一列车上,有人感染,有人安全,这是因为个人身体免疫力不同;同样受疫情影响,有人一年吃喝不愁,有的人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就经济困难了,这是财务免疫力不同;同样宅在家里,有人在读书学习,一切都很自律,有的人却睡觉搓麻将,浑浑噩噩过一天,这是价值观免疫力不同;同样遇到困难,有人勇往直前,阳光向上,而有的人却总是怨天尤人直至仇视社会,这是心理免疫力不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来这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对所有人的体质、积蓄、思想价值观等都是一场筛选。所以,如果要想战胜意外与不幸,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己所有的免疫力,让自己的身体强壮,钱包鼓鼓,迎难而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唯有如此,才能从容度过危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1.01.29</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其他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勿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水知名女作家王秀琴老师向我推荐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赵瑜很有影响力的长篇纪实文学《寻找巴金的黛莉》,说对我很有帮助,值得一读。我遂购细读之。里边有段文字很吸引我,说的是“赵逢冬先生很不简单”。文中如是记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赵逢冬于1900年生于山西省汾城县西贾村一个大家族,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阎锡山主办的太原甲种工业学校,保送进入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工作,1927年担任炮弹厂技师,次年升为炮弹厂主任。此公很不简单,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每年每逢9月18日这天,都要自行绝食一天,牢记国耻。如此连续15载,一直到抗战胜利后之1946年。那些年,为抵制日货,他成批购买本土本国生产的布匹供亲友们慢用,并说:“愿汝等从此套土布衣起,时时不忘帝国主义者武装侵略之余,又以剩余商品倾销我国,吸我血液,吮我骨髓,凡我国民,自当敌忾同仇,尽其在我。”1937年11月,日军占领太原,他离晋入川。针对中国军队落后的手榴弹,他及时提出了有效的改造意见并被采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真是一位精忠报国的大能人,直至避难四川还没有放弃阎锡山“造产救国”思想,并能付诸行动,有所创造。1949年,这位阎系军火总工程师并没有随蒋、阎转赴台湾,而是留在了大陆效力于我国防军事工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近段时间,网络上爆满很具有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充满正能量的话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什么?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碗里要装中国的粮食。说中国话;吃中国食;穿中国衣;用中国货;在中国游;过中国节;购中国物;有中国脑;安中国心;想中国事;守中国礼;做中国人!”读之振奋人心,对时下的一股“崇洋媚外”热不啻是一针很及时的清醒济。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爱国情怀是先之又先、重中之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几千年来,我悠悠华夏、泱泱中华不乏爱国有志之士。赵逢冬就是其中的一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爱国意识、家国情怀,早八九十年前的先辈尚且知道、宣扬并付诸实施、有所创造,难道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还不如先辈,还不懂得这些道理,还不应该付诸实施吗?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比先辈懂得更充分,更深刻,更透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8.03.15</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感动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我带着“1924年秋,中共太原支部派出李丕、路xx及xxx三人赴安徽安庆(时人记忆为江西安庆)参加中共一次全国性会议(当时极其秘密)”这一疑题到山西省档案馆进行资料查询核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概手续完善后,查阅室的小张热情地为我网上查询,并请来王处长为我释疑解惑。王处还给我调出了《中共太原市组织史资料》《中共山西省组织史资料》协助我查阅。他俩都表示为我的执着所感动,我红着脸表示被他们的热情友好所感染着。通过查阅,我得知:中共山西省的第一个支部为“中共太原支部(1924)”,1925年改为“中共太原特别支部”,后改为“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王处不无遗憾地告诉我:只能合适的机会到中共中央档案馆查询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带着无尽的遗憾走出了档案馆,但友好热情的小张使我感动着;学识渊博谦逊热情的王处让我感动着;尽责友好的门卫叫我感动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觉得世间有一种愉悦满足甚至幸福叫感染、感动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尽管档案馆有严格的保密制度不让拍照,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偷偷地拍下了几张照片,因为这件事让我感动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8.07.12</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也许是多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夕阳西下,冷风嗖嗖。我在站牌下等公交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两辆公交车徐徐进站。突然一个戴眼镜双肩背包学生模样的小伙子近前:“大叔,有没有一元,我扫码。”手里握着手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未加思索,我把手里攥着的一元递给了他。他举手机,我摆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你还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嗯。”我点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急忙上车。回头看他时,已不见踪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忽然想起早几天看过的一个链接《公安部警示:新型毒品已瞄准了00后,皮肤一碰就沾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不安,很忐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但愿这一次好心不要带来梦魇,甚至厄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8.12.30</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夏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家乡的夏夜是迷人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然入伏十几天了,但今夏雨水多,不感到燥热。即便如此,晚饭后街道上、田野阡陌都是道道别样的风景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硬化出来的街道笔直宽阔洁净,路灯明亮如同白昼。幼童们尽情地遨游在他们的小天地里,不时传来童趣稚嫩的惊叹声;街门口置一小桌,沏一壶凉茶,品一支香烟,娓娓细数天下事:休斯敦闭馆、成都馆我方接管,美国疫情令人咋舌,南方又遇洪灾我子弟兵挺身而出,庚子年事儿太多了……遛弯的人们走到这个十字街口总要驻足观赏,小婶大妈们舞姿翩翩煞是迷人,舒缓悦耳的音乐沁人心脾:“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青纱帐……”“哥哥哥哥我不走,妹妹陪你到白头。陪你直到星星不眨眼,陪你直到月亮躲山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三三两两结伴野外漫步的。玉米的禾香,葡萄的芳香,辣椒的麻辣味儿,随缕缕清风吹袭过来,清爽而惬意,放松而悠闲,随意而怡然。而或靠树坐石上小憩,微微闭上眼把心归零,宜人而满足,恬淡而舒服,静谧而安然。偶尔草丛中传来轻轻的浅唱低吟,也是那样的稚萌而动听,悦耳而怡心,清脆而恬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月亮很是娇羞,一会儿轻藏流云中,一会儿微露清脸偷偷地窥望人间的奥秘。大片大片的草坪簇拥着田间小路上徜徉的一家几口,不时把自己特有的青草幽味儿奉送过来,让人们在皎洁宁静的夜晚尽情地享受着恬淡静谧凉爽及美好。隐隐约约前面两个人影似耳鬓厮磨卿卿我我喁喁然,抑或是一对青年伴侣罢。此时,多情的青蛙从旁边的水渠中探出个脑袋来,除窥察人间的美好外还呱呱呱地聒噪着,似乎缺少了眼色,鱼同伴们拽都拽它不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远处是万家灯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喜欢这恬然静谧清爽宜人的气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喜欢把心归零的静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喜欢家乡醉人的夏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07.28</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说脊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文水县南贤村发现一座院落的东西房顶有脊兽装饰,以为是庙宇,进去后才知道是座民居。原来这是座坐南朝北的楼儿院,二层楼早在清末已拆除,只剩下现在的东西厢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东西厢房各两间,单坡硬歇山顶,垛口花栏,插飞锦瓦,脊兽装饰,柁头裸露红绿描画,檐下彩绘,看上去古朴典雅,古色古香,古韵悠悠。农村民居中脊兽装饰的古建筑不多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院主人告诉我,这是祖辈上留下来的,哪辈所建已经断传,只知道祖上是大(土)财主,到清末也许是衰落了吧,遂把南边的二层楼拆除变卖。传下来说,为修这处院自己开了砖窑烧砖,直到现在那块地还是比周围低了50多公分。院主人还说:“文革时期破四旧把原先的窗户改装成现在的样式,所幸街门走廊处的一个窗户还是原样。”看得出,他满满的自豪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惊诧于房脊的装饰物——祥兽“螭吻”,据说它是龙的九子之一,好眺望喜水性,把它作为房顶装饰有防火辟邪之意,只有大家才有这样的装饰。按理说,脊兽嘴巴大张是表示院主人是为官者,为官就应该张大嘴巴为民伸张正义。比如王家大院的脊兽就是如此,因为王家历史上是有名的官宦世家,鼎盛时期五到二品的官员100多位。脊兽嘴巴紧闭,寓意天机不可泄露,主要指商家的商机。比如乔家大院的脊兽就是嘴巴紧闭的。既然如此,那这家院落中的脊兽为什么嘴巴大张呢?真弄不清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一个小小的屋脊,就可以看出古人对住宅的良苦用心,希望借院子的某一处雕刻或者某一个装饰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甚至借此表达自己的人生夙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08.27</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穿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无意间看到墙壁上的两条旧标语,一不小心就穿越回50多年前激情燃烧的岁月和略显狂热的年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是1967年农历正月初九在我家胡同街口发生了村民营救保护老县长刘守仁之后的不长时间,大街上常有宣传车安装有高音喇叭宣传革命行动。又过了些日子,几辆大卡车同是装有高音喇叭,除播放宣传内容、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外,还有穿草绿上衣蓝裤子、臂戴红袖章的青年男女,在播放之余群情激昂振臂高呼声声震天:“打倒刘邓陶!”“打倒卫王王!”“打倒刘赵张!”……我年幼不知刘呀张的,问母亲。她说是从中央、省里到县里的。再追问,她就无语了。再后来,听到的歌声除《大海航行靠舵手》外,还有“八八夺权就是好!就是好!……”再后来,晚上常常开忆苦思甜会,往往是一个或几个主要忆苦人痛说自己过去的苦难,进而与现在的幸福生活相对照,进行“苦甜对比”。在忆苦中间或结尾总要唱起那首歌曲:“天上布满星,月牙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仇。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头,止不住的辛酸泪,挂在胸……”</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农业社在抓革命的同时仍不忘促生产。“一出勤两送饭,晚上还要加油干!”不但是响彻云霄的口号,而且都会付诸实施。半晌午、半下午小憩的空隙仍不忘政治学习。社员们围拢来,念书读报:“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美帝亡我之心不死,苏修妄想演变我们”“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记得一个深秋的夜晚,皓月似盘挂天边,红旗飘飘彩旗猎猎,高音喇叭一会儿播放豪壮激越的歌曲,一会儿现场报道新人先进事。尽管时已寒凉,仍有不少劳动者赤臂上阵——青年突击队深翻土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我们生产大队在村北辟有近百亩土地作科研试验之用,并成立“科研组”。这边是全国植棉能手王继成的“植棉试验田”,那边是“水稻高产试验田”……我升入初中时被编入12班,我们班有个很具有特殊意义的名称——“科研班”。记得当年秋我们一星期多的时间移植冬小麦(时称栽麦子),可惜不知道第二年产量如何。时已深秋寒冷刺骨,手冷脚凉得很,前面栽种后边水浇,几乎没有半点空闲。每当精疲力尽时,看到对面墙壁上的标语“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时,信心倍增劲从中来。确实有时候精神食粮胜似物质食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件事直到现在也没弄清楚。农历九月二十六日是我们村的传统庙会,每逢此时老爷庙前的大戏场里总要唱几天多场现代戏。有一夜场是山西省晋剧院的《三上桃峰》,身材矮小的我,只能挤上场北边些一台碾盘上方可看清戏台上的演出。记得是送马什么的,你推我让的,演员虚拟的牵马推让动作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我印象极深。结果没过了几个月,同是在这大戏场里贴出了很大很大的标语:“深挖毒草《三上桃峰》!”“万炮齐轰谢振华!”后来才知道,谢振华是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主任。再后来还听说,在山西补选四届人大代表时出现了震惊中央的政治事件,据说与谢振华有关。当时作为省委书记的王谦,在名额只有7个“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等额选举中,竟落选人大代表。据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批示说,这是我党历史上罕见的共产党员不选共产党员的严重政治事件,要严查到底,绝不姑息。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望着墙壁上的那两条标语,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人老了容易怀旧,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了那些年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有时候还真怀念那些岁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张图片标语为: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第二张为:以粮为纲全面发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09.08 <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忆往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倒腾箱柜,无意间找寻到了18年前在东城学校任职时创办的校刊《探新园》,遂翻看,倍感亲切,当年的人和事历历在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偶得朝花意绵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而今夕拾慨万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齐心整顿新气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卓有成效多赞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自作校歌满唱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创办校刊探新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赢得荣誉招人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校史添彩拓空前。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12.24<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附挚友“文相秀”短文一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朝阳光更灿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写在《探新园》首刊之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鲜红的国旗迎风招展,鲜艳的墙标语格外醒目。才是小寒时节,那垂柳的枝条好像吐出了浓绿。新年的第一轮太阳冲破云海,散射着金色的光芒,校园中的一丛丛墨菊似正徐徐绽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带着风,洋溢着新春的气息,散发着馨香,宛如一股冬日暖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探新园》,新的名字,新的创意,新的举措。既是对昨天的回首,又是对今天的凝视,更是对明朝的拓创和展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恢复高考,二十四年的风雨兼程;二十四年的披星戴月;二十四年的严寒酷暑;二十四年的春华秋实。暗淡了烛光窗影,远去了戒尺砚台。“传统”有意化作风,“素质”有情起歌声。桃李芬芳是对韶华不在的回报,风华正茂是对两鬓斑白的慰藉。在过去二十四年乃至六十年中,无数的校长和园丁们献青春,洒热血,默默无闻地耕耘着这片永不冗息的热土,没有他们的辛劳,就没有今天新园的郁郁葱葱。在新的第一天里,我们说:“园丁们: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让我借校刊的一角,对过去和现在园中的一切开拓者和建设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对为东城的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献出生命的先驱们寄去无限的缅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说,过去的几十年间,广大教职员工的呕心沥血有如繁星点点,散发出熠熠光彩,那么,新班子的确立,则是将这点点星光汇聚成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引领教师们走向教研教改的新前沿。<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02年8月4日,学校的一间小屋里,灯光柔和,轻尘不飞,气氛浓融,决策者们正在这里共商治校大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月26日 各处室负责人就位上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月28日 新黑板安装就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月31日 新教师报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月1日 正式开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月10日 签到新制度确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月15日 考核制度健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月21日 环境建设改造工作圆满完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惊人的速度,超前的步伐。一列列的档案资料陈列柜中,一批批的新式教具、设备陆续购进,一项项的制度相继推出贯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2月10日,东城学校难忘的一日。虽不绝后,但也空前。由校长白尚立作词,教师们审议的校歌出台了。这是一支英雄的赞歌,这是东城学校里的一股时代旋律,这是一块集体智慧的结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潇潇秋雨常凄骨,拳拳赤心总关情。在秋雨绵绵的日子里,副校长张景峰一间一间检查教室木架,使全校所有的危房得以改造和修缮,把事故防患于未然。指导标语的描写,筹划树木的栽种修剪,进行安全隐患的查排,是老园丁对新园的深情,是对幼苗的呵护。一套高档实用的组合式办公设施正在紧锣密鼓中设计制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工作在运行: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县乡模范、优秀辅导员、先进班集体等相继涌现。各处室、各辅助人员发扬能干、肯干加巧干的精神,积极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昨天的辉煌已经过去,今朝的灿烂即见端倪。在我们共享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 任重而道远,还需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取得更大的胜利。时不我待,尚需奋进,形势逼人,不进则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探新园》是承前启后,是继往开来。让我们团结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新学年的工作中去,继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为全面实现东城学校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目的素质化、教学思维多元化、师资力量专业化而努力奋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坚信:《探新园》的明天会更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