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泛舟(金人龙)的美篇

沙海泛舟(金人龙)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革命的大家庭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某团二连战士学雷锋的几个片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金人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雷锋同志生前为我们留下了一句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某团二连广大兵团战士,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志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全连呈现着一派团结战斗,你追我赶的动人景象。广大战士豪迈地说:“雷锋精神在我连,革命大家庭里永远是春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我应该做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清晨,当嘹亮的起床号声响过后,战士们都迅速把床,准备打水洗漱。但只见每一个同志的洗脸盆、刷牙缸子里都已盛满了热水,宿舍内外早已打扫的干干净净。每当看到这些,同志们都不约而同地称赞共青团员张耀明是全连学习雷锋的模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一九七二年三月,连队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新高潮,小张和全连同志一样,再一次认真学习了雷锋同志的模范事迹。特别是当学到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一名人民勤务员的事迹时,小张深受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想:“雷锋同志大公无私,把自己的毕身精力,都献给了人民,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啊!我是一名共青团员,是生活在革命大家庭中的军垦战士,应该象雷锋同志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从此以后,小张处处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对同志处处体现出阶级的温暖,对工作处处发扬兢兢业业、积极忘我的革命精神。冬季,正是连队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时候。负责烧水的小陈探冢去了,当时连里暂时抽不出人来烧水,小张得知这个情况后,就主动利用早晚时间为同志们烧水。呼呼的西北风和冰凉的井水把他的双手冻出一道道血口,但他一声不吭。实在疼得妨碍工作了,就跑到卫生室用纱布包一包,接着又干起来。同志们得知后,都让他换一换,休息一会儿,他坚决不肯,并且说:“只要同志们能用上热水,再苦再累也心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八月的盛夏,正是麦收大忙季节,小张和同志们一起热火朝天地抢收小麦,个个汗流浃背。休息时,他想到同志们一定很渴了,就不声不响挑起水桶从五、六里远的连队挑来开水让同志们喝。同志们喝着水,小张又马上挥舞银镰干起来。晚上收工回连,经过一天紧张的劳动,同志们都香甜地入睡了,小张想到同志们的镰刀还没磨,为了让同志们多睡会儿,他不顾一天的劳累,连夜给同志们磨镰刀。有的同志一觉醒来见小张还在为大家磨镰刀,都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就这样,劳动好比磨刀石,连队犹如大熔炉,使张耀明的革命意志磨练得越来越坚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磨炼得越来越牢固。每当有人让他谈自己的进步体会时,他总是笑着回答:“为连队,为大家多出一把力,这是我应该做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二十元汇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傍晚,排长王天荣刚从地里劳动回来,战士小田手里拿着一封家信兴冲冲地跑进屋来,激动地对排长说:“排长,请你帮我查查,不知是谁给我家寄去了二十元钱。”排长爽快地回答到:“行啊,等有时间我帮你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转眼四、五天时间过去了,小田托排长要找的人还没有下落。这时家里又接连来了几封信。信上说:“小田,这位不留名的女儿给我寄来了钱,这不仅仅是二十元钱,而是寄来一片无产阶级的深厚情谊,这是党和毛主席培养教育的结果,只有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的战士,才具有这样高尚的思想。这位同志真不愧是雷锋式的好战士,你要想办法找到这位同志,我们全家要好好向她学习。”看完信后,小田心里又激动又着急,她又去问排长查到了没有,可是回答她的却是“没法找,找不到。”哎!这位一向对战士满腔热忱的排长,今儿个为什么那样冷淡了呢?小田开始纳闷起来。正思索中,前几天所发生的事情,一幕幕地又浮现在她脑海。两个星期以前的一个傍晚,小田收到了家里的一封信,她满心欢喜地打开一看,却是母亲病重住院的消息。小田抑制不住内心的难过,两行热泪从眼眶顿时流了下来。排长王天荣同志发现后,立即接过小田手中的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接着便仔细询问起了她家庭的经济情况。小田联想着当时的情景和排长近几天来对此事的态度,顿时心里产生了一个问号,“这钱会不会是排长寄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后来经过连里领导和同志们查明,事情原来是这样的。那天王天荣从小田班里出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想,“雷锋同志看到同班的战士小周因父亲病重,家里发生困难时,就毫不犹豫拿出自已平时节约下来的津贴费寄给小周家里。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以党员的五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精神,把同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于是,决定自己克服一切困难,帮助战士解决暂时生活困难,以小田的名义写了一封充满阶级感情的信,又拿出自已省下来的二十元钱,改变了原想寄回家去的打算。第二天,这封信伴随着二十元汇款,越过千山万水,寄到了小田家中。一个星期以后,小田的父母回信给小田,告诉她汇款已收到,母亲的病经治疗已有好转,望她不必挂念,安心在边疆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当小田得知这二十元汇款是排长寄的时,禁不住热泪盈眶,满怀深情地说:“排长,你这种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值得我们全家和全连同志好好向你学习。”王天荣却笑着回答说:“这算得了什么,关心同志是我们革命战士的本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义务理发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在二连,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高个子的战士,身背卫生箱,手拿理发工具,出入在战士宿舍和营区周围,他就是连队兽医卫生员兼义务理发员赵玉森同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小赵当义务理发员,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那还是在一九七一年连队刚组建时,营建和生产任务都很繁忙。连队当时还没有理发员,小赵想,“连队建设这样紧张,如果同志们的个人卫生搞不好,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自己是毛泽东时代的革命青年,为革命就应该像雷锋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做一个人民的忠实勤务员。眼下暂时抽不出人来理发,我不能利用自己的一点业余时间主动承担起为战土理发的义务吗?”正在这时,连里买回了一套理发工具,还准备挑选一名理发员。小赵立即跑到连部对指导员说:“把这个工作交给我吧!连里工作很忙,就不要再抽其他人员了。”连里答应了他的要求。可是,过了几天,小赵又有点担心,他并不是担心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而是自己的理发技术能不能满足战士的要求。虽然过去在家里时经常看别人理发,自己也试着理过几次,但觉得技术还很差,对能否圆满完成这一任务,心里把握不大。夜深了,赵玉森躺在床上翻来复去地还在考虑着这个问题。他想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也当过义务理发员,他刚开始理发技术也不熟练,但这并没有难住他,关键是首先要具备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己技术虽然较差,只要象雷锋那样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肯于学习,善于在实践中摸索,就能够出色完成任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打这以后,小赵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附近的兄弟连队向有实践经验的同志虚心请教。学习中,他觉得手不太灵活,就经常利用饭前饭后握着推子练手技。开始,小赵给自己本班的几位战友理发,一边理一边就琢磨着怎样理得整齐大方,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一次,在给一个战士理发的过程中,他一次又一次地修理,累得他满头大汗,这个战士着小赵累了就说,“算了吧,何必那样认真。”但小赵说,“不行,我们不但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红心,还要在技术上有精益求精的精神。”继续为这个战士耐心地修理。经过这梓多次的实践,小赵的理发技术提高很快。就这样,小赵经常在业余时间手拿理发工具到班排挨个问,全连找他理发的人也越来越多。夏天午休和冬天晚饭后更成了小赵为战士理发的旺秀。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人找他理发,他都满腔热情地接待战士。连队组建两年多来,赵玉森一直勤勤恳恳地为全连同志服务,从无怨言。为满足同志们的要求,他经常废寝忘食地工作。现在理发起来,动作灵活,技术熟练,理得又快又好。后来,他为了节省同志们的时间,提高服务质量,专门在自己宿舍附近垒上一个炉子,每天烧热才人为同志们洗头。大家都称赞他说,“小赵一个心眼为大家,真不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义务理发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此文出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4年2月出版,内蒙古新华书店发行的《兵团战士学雷锋》一书70页——75页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