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断想

老徐文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跨过鸭绿江》在央视热播,舆论反响同时登上峰点。一部现代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引发强烈社会轰动效应,似有久违之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究其原因,是70年前那段历史本来就含蕴着牵情震魂的特殊基因,具备了惊心动魄的内在魅力,当它以艺术形式被真实还原重现的时候,唤起记忆,点燃人心应在情理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遍搜新中国影视库,会找到许多围绕抗美援朝战争创作的作品。《上甘岭》《打击侵略者》《英雄儿女》《奇袭》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影片,虽然时光已经久远,却曾构筑起整整两代人的集体记忆。而前段时间公映的管虎导演的《金刚川》,则代表了新时期影视领域对抗美援朝主题的关注和重温。所以,我们的艺术视野中,并不缺少“跨过鸭绿江”的故事,只是遗憾于没有一部更具广阔视角的鸿篇巨制,给国人尤其是新生代们,注入一种真实而清晰的抗美援朝情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跨过鸭绿江》生逢其时,弥补了这种缺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曾在一位前辈家里,见过一只普通的白色带把儿搪瓷水杯,那上面用红色油漆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原来,它的主人,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我面前那个普通的老人,瞬间高大起来,让人顿生敬慕。我心目中,他就是英雄!当时我脑海里那点关于抗美援朝的印象,来自电影和课本上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跨过鸭绿江》实际上就是一部全景式、纪实性的英雄史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代视野下的宏大叙事,需要大量史实支撑。70年后,有关抗美援朝的诸多史料已陆续解密,许多情节和细节,不必再讳莫如深或遮遮掩掩。比如战争发生的原因,当时中美苏朝各国乃至联合国的反应及态度;中南海决策和调兵遣将过程;战争进行中我军遇到的巨大困难及失误等等,都在剧中得到了真实而令人信服的再现。辩证而开放的历史观,是《跨过鸭绿江》成功的坚实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时间跨度近3年,从毛泽东主席访苏到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历史轴线连结起诸多节点;3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把从北京到朝鲜志司总部,从军师级指挥所到前沿战地坑道,从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到普通战士,把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那些大名鼎鼎的英雄和他们的事迹,都有机融汇于一个故事;还有5次大战役,黄草岭、飞虎山、长津湖、盖马高原、上甘岭、松骨峰那些数不清的大小战斗,敌我双方数以百万计部队的派兵布阵,斗智斗勇……似乎没有哪部电视剧,具有如此全景式大视角的豪横和宏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战争角度看,抗美援朝是现代战争史上,中美两国唯一一次在第三国的国土上兵戎相见,战争规模和惨烈程度极大震惊世界。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署,在宣告战争结束的同时,更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浩荡声威军威,浓墨重彩写入了人类战争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历史进程角度分析,抗美援朝战争影响了之后数十年直到今天的世界格局。毛泽东“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和“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两个著名论断,至今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无论军史还是历史,抗美援朝战争都是慷慨悲壮的一笔。而《跨过鸭绿江》,也必将在中国电视史上,占有价值非凡的一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