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天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2021年的立春节气是阳历2月3日,农历二十二,星期三。立春过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立春的由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立春,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的“定气法”划分节气,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那立春的由来与传说故事你了解吗?</p><p class="ql-block"> 立春,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名岁首、立春节、正月节。干支纪年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立春”是依据黄道推算出来的,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时为立春节点,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此外还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新的一年之始。古人对岁首很重视,立春要祭春神、祭太岁,敬天法祖,由此便产生了辞旧布新、迎春祈福等一系列祭祝祈年文化活动。</p><p class="ql-block"> 立春俗称打春,标志着一年春季的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头一个节气,时间约在春节前后。早先年民间于立春日要举行迎春神活动的。春神相传叫句芒,人面鸟身,主春事。古代“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可见迎春神是一项比较古老的节俗活动。</p><p class="ql-block"> 我国3000年前就有迎“春”仪式,“立春”特有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相当丰富。而且不光汉族重视“立春”,一些少数民族也过这一岁时节日,比如白族称“立春”日为“催春节”,侗族在“立春”这天有扮演春牛舞的活动等</p><p class="ql-block">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p><p class="ql-block"> 旧俗立春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春节”,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p><p class="ql-block"> 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谓“岁朝春”,百年难遇,民间认为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难遇岁朝春”民谚。</p><p class="ql-block">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p><p class="ql-block"> 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立春的习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迎春</p><p class="ql-block">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p><p class="ql-block">2、游春</p><p class="ql-block"> 游春指人们为了迎接立春,自发组成游行队伍。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的样子走在最前面,之后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之后的人打扮成牧童牵牛的、打扮成大头娃娃送春桃的、打扮成燕子的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3、鞭春</p><p class="ql-block"> 现在,城市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人们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据说可以不患症病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p><p class="ql-block">4、咬春</p><p class="ql-block"> 立春时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每逢立春时节,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赎春卷的小贩。</p><p class="ql-block"> 5、鞭春牛</p><p class="ql-block"> 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p><p class="ql-block">6、祭祖</p><p class="ql-block">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