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的话题设计 <p class="ql-block"> 话题是主题阅读教学最关键的要素。</p> <p class="ql-block">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主题阅读也是如此,既要入乎其内,也要出乎其外。</p><p class="ql-block"> 主题阅读教学的话题重于出乎其外,重于思维深度,有别于一般语文课堂中的提问。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习惯以单一标准答案的问题进行提问,问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 问得“细碎”,问得“繁杂”,绕来绕去总是“纠结”在具体的文本内容上,问题问出去了甚至期待着得到心里想要的回答。相对于这种提问式“问题”,主题阅读的话题更精要明确,关键的话题就那么几个,具有更为开阔的思维空间,答案趋向多元,追求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追求引发学生不断思考探究的动力。通过关键话题的层层推进,主题阅读在具备一定自由度的前提下趋向于情感的深度和思维的深度,切实提高了阅读交流的效率。</p> 有主题,整体构建话题 <p class="ql-block"> 主题阅读的理想状态,是形成“人与人、人与文、文与文”的立体对话。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关键, 是要设计好作为联结各维度纽带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主题阅读教学需要老师们能对单元内的文章做到整体把握,找到几篇文章的关联点,确定“主题”(主题指向是多向度的,可参看前文),展开阅读讨论。围绕这一“主题”,设计具有一定坡度的多个话题。“主题”需要通过话题才能抵达,而话题是“主题”的分解。这些话题群之间形成链状或梯状结构,每一个话题的完成都应该成为向主题的一次靠近,一次积累。</p><p class="ql-block"> 周益民老师把冰心的《父亲的“野”孩子》《梦》两篇文章组合在一起,以“冰心的童年”为主题进行教学。教学过程这里不作详述,只提取各板块的关键话题,以此为例说明话题建构中的关系。</p> 有张力,引发多元思考 <p class="ql-block"> 主题阅读交流的话题应具有一定的张力, 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孩子们有根有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思考。</p> 多提一些诠释性话题 <p class="ql-block"> 多提一些诠释性话题。主题阅读中, 教师要少提一些指向标准答案的话题,学生读读书,很容易就能在文本中找到答案。例如: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做了哪些事?哪一段写了 他的样子? (当然,低年段阅读以提取信息为主要话题,这样的问题可能会多一些。)诠释性话题需要学生梳理文中的内容,对有关话题的信息进行分析、统整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才得出自己的答案。例如:这几篇故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谁?这几位作家的看法,你认同谁的多一些呢? 如果这个故事用第一人称来讲,你能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吗?诠释性话题能引发学生运用思考、推论等技能,或将情境迁移到其他情境,为学生提供高层次思考的机会。</p> 多提一些批判性话题 <p class="ql-block"> 多提一些批判性话题。主题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开阔的阅读视角,注重学生从多文本中悟出自己的观点,注重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获得适于自我的阅读体验和收获。批判性阅读就是一种与作者互动交流的阅读方式,一种对文本深度思考的阅读: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批判性话题会促使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找出关联性,促使学生运用解释、分析、评估、概括等较高层次的心智思考能力。具体有这种话题,例如: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你的理由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对于这种事物,这几位作家不同的写法,你更欣赏谁的呢?在这个故事里,你觉得有不合理的情节吗?</p> 多提一些比较性话题 <p class="ql-block"> 多提一些比较性话题。主题阅读提供了主题统领下的多文本阅读视角,这些文本呈现了同一“主题”下的多种信息、多种形象、多种观点、多种表达、多种情境、多种情感等,依凭这种多文本的独特优势,学生比较真实地习练比较、统整、判断等多种阅读策略,复杂情境中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升。根据单元文本的特点,通过比较性话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的共同点或差异,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这种异同点可能是事实的异同,也可能是观点的异同,也可能是情感的异同,或者是表达方法的异同。这种话题有几种,例如:这几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这几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呢?通过这几篇文章的阅读,你觉得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些作者的观点有哪些不同呢?你更同意谁的观点呢?</p> 多提一些“文学欣赏”问题 <p class="ql-block"> 多提一些“文学欣赏”问题。对于儿童来说,我觉得优秀文学文本的意义是其次的,意味和形象才是最重要的。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儿童文学?因为他们可以从中读到有趣好玩的故事,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物,经历许许多多的事.....一篇文本,我们可以讨论它“写了什么”,也可以讨论文本当中有趣精妙的表达方式。主题阅读可以以学生接受的方式,多提一些接近 “文学欣赏”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发现和讨论,使学生逐渐具有成熟读者的眼光和感受力。这种话题就有这样的特征,例如:当你在阅读时,哪些细节、</p><p class="ql-block">哪些段落的描写特别活灵活现,仿佛叫人看见了事情的经过?哪些段落的描写深刻清晰的留在你心里?</p> 有细节,回到文本细处罚 <p class="ql-block"> 钱伯斯在《说来听听》中提到:“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必须确定读者能时刻回归文本,并且所言切题。这样读者才能在谈话中找到让自己迈向理解之路的线索。”在话题讨论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引导儿童重新细读文本,有依据地深人思考,有根据地发表看法,并能不断享受发现的乐趣。这样的引导性问题,如: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再读读文章,找找你这样想的依据;再读读这段话,你现在又产生什么新的想法了呢?这段话中你关注到了哪些词语?这些词语的背后你又读出了什么呢?这种特别的表达方法,你在其他文章中发现了吗?再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p> 有联系,关照儿童生活 <p class="ql-block"> 在主题阅读中,最需要孩子们交流和表达的,是蕴藏在心里最想说的体验和困惑,而不是归纳、总结、提炼什么思想认识。主题阅读的话题要引发孩子最真实的内心表达,促进孩子实际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佐藤学在《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中说:“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与儿童串联起来,把一个儿童同其他儿童串联起来,把一种知识同别种知识串联起来,把昨天学到的知识同今日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把课堂里学习的知识同社会上的事件串联起来,把儿童的现在同未来串联起来,探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活动,无非就在于探讨这种活动是否成为‘串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在进行阅读话题设计时,面对特定的文本和作为阅读主体的孩子,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考虑孩子们感兴趣的人物和内容,考虑孩子们的困感所在,考虑影响孩子们价值判断之处。教师可以提前和孩子们进行简单交流,征询他们的阅读疑问和阅读感受,从而提炼孩子的问题进行设计。有价值的话题着眼于对作品的整体把握,有价值的话题产生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有价值的话题还来源于作品的文体特征和作家的表达风格,有价值的话题能够联结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当“话题”建立在文本与儿童纵横坐标的结合部,靠近儿童的最近阅读发展区,经过阅读、体验、思索、讨论,孩子定会取得豁然之感,收获阅读愉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