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县老缸窑

肖乃宝(纪实摄影)

<p class="ql-block">在河南省固始县有丰富的黄胶泥巴资源,千百年来固始县有许多烧制土陶的作坊,俗称老缸窑,产品曾经畅销大半个中国 ,后来随着生活器皿材质的现代化,烧制土陶的作坊越来越少,目前固始县仅存旱庄村的一座老窑。</p><p class="ql-block">人们通常称呼窑场师傅为窑匠。过去一般男孩子从16岁左右开始拜师学艺,就拉胚一项没有5年以上的功夫很难出师,成品要经过取土、晒干、洗泥、沉泥、拉胚、晾晒、上釉、装窑、提温、烧窑、赶火、冷却、出窑等二十多道工序,其工艺和生产工具是陶器发展的活化石,因此这座古老的窑场被命名为固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供不应求。现在是几个接近80岁的老师傅在坚守,用他们一生的宝贵经验在续写着古老的陶文化,他们的老手艺、他们的生产工具,他们的产品是千百年来陶文化的精髓,记录他们,记住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01---师傅们用弓来回抽拉,清除原生土中 杂质,提高胶泥纯度,保证产品质量。</p> <p class="ql-block">02--和泥巴可是个技术活加体力的活,是 制作胚子的前提,反反复复的搓揉非常吃力。</p> <p class="ql-block">03--80岁的秦师傅前些年到四川省一个窑场打工,年纪大了算是叶落归根,回到了固始县老缸窑。</p> <p class="ql-block">04--千百年来轮盘的旋转和巧手的配合, 生产各种各样的陶制品,从何时起我们无&nbsp;&nbsp;从知晓,但它是漫长的人类进步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05--从繁琐的工序到一件件产品走向千家万户,其中艰辛局外人无从知晓。</p> <p class="ql-block">06--搬运东西也是他们实行计件工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每个人独立完成的,80岁的秦师傅竭尽全力。</p> <p class="ql-block">07--制作大花盆需要一节一节的往上接, 关键控制下面的干湿度和承受力,虽然 赚不了多少钱,但客户有需求。</p> <p class="ql-block">08--因为一件产品要经过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牵扯到产品质量,所以师傅们不能有丝毫的马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09--做成的胚子先在室内晾干,然后才能 在太阳不烈时慢慢的风干,这样才能确保胚子收缩均匀不变型。</p> <p class="ql-block">10--现在会做大水缸的师傅很难找了,因为它的厚度比其它产品厚,给它烧好了,其它产品就烧废了。</p> <p class="ql-block">11--抬缸胚子也是个技术活,松紧和步伐 的配合拿揑的要恰到好处,否则是功亏一篑。</p> <p class="ql-block">12--过去是居家必备,历史上它可在中国家庭存在了许多年。</p> <p class="ql-block">13--一年到头反反复复,和泥,制作,搬出搬进,没有坚韧不拔的平常心是不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4--80岁的刘师傅整整在窑场工作60多年,他乐观、他精益求精,同时他还是一个文艺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15--80岁的刘师傅在国际儿童节为小朋友们表演节目。谁也想不到和泥巴打一辈子交道的他还有文艺才能。</p> <p class="ql-block">16--用旧网擦手,手上的泥巴擦的很干净,不知道当初是谁发明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7--琳琅满目的胚子,来自一生的辛劳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18--窑场老板王世贵时刻守在窑场。</p> <p class="ql-block">19--自己做的产品自己使用,别有一番风味,这应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杯。</p> <p class="ql-block">20--子女们大都在外地打工,他们除了在窑场工作,同时还承担照顾孙辈的任务,孙子来电话说星期六学校放假,他听了很高兴。</p> <p class="ql-block">21--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固始县有几十条龙窑,现在仅存这一条了,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22--装窑和出窑需要劳动力多,现在农村劳动力紧张,王世贵不得不请亲戚朋友来帮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3--这一挑子有一百多公斤,农村这样的硬劳动力在过去司空见惯,现在属稀缺资源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4--老板娘每天中午都要给师傅们做好吃的,为的是温暖人心。</p> <p class="ql-block">25一一各种运输工具齐上阵,古老的窑场在坚持生产,确实很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26--老板王世贵担心师傅们吃不好,所以每到午饭时间,他都是让师傅们先吃,站在旁边劝大家吃饱喝好,显示对师傅们的尊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7--里应外合,出窑又脏又累很艰辛。</p> <p class="ql-block">28--本来是棒劳动力干的活,老人和妇女不得不干,因为农村劳动力紧缺。</p> <p class="ql-block">29--现在产品是供不应求,工资都及时兑现。</p> <p class="ql-block">30--琳琅满目的产品,来自于师傅们的智慧和艰辛。</p> <p class="ql-block">作者自述:肖乃宝,河南省商城县人,中共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固始县老缸窑》、《郭窑》、《暖寿》、《潢川县空心贡面》百副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图片社收藏。长期关注传统农耕文化和即将消失的民风民俗。</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