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试以写作的思路来摄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文刊于20210119《中国摄影报》</span></p><p class="ql-block">許基山 撰文 / 摄影</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名在纸媒工作多年的文字记者与编辑,2017年正式退休。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报社,摄影记者还很少也很忙,我就把自己买的胶片相机带上,需要时拍一张,主要还是为采写文章配图而已。因为受经济条件所限,冲印是买最便宜的单剂按书本配方步骤组合,放大设备除了镜头是买的其它都是手工制作。因为当时报刊的制版印刷条件还比较落后,好多印刷厂还在铅字排版,对照片清晰度要求也不高,彼时尚还没有像素之说。</p> <p class="ql-block">《古城伞流》与《银饰美女》</p> <p class="ql-block">人人有拍的《土法榨油》</p> <p class="ql-block">《自娱自乐舞草龙》</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重拾摄影爱好。之前虽为文字报道摄影配图,与纯摄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为此我加入了好几个摄影群,认识了很多影友,从中了解和学习他们是怎样摄影的。</p><p class="ql-block"> 全民摄影,单反长镜头已成了“中国大爷”的标配。组织去各地采风的摄影团也应运而生,遍地开花。现在的相机也特别地好使,把很多过去的技术难点都一键化攻克、见效甚快,大片比比皆是层出不穷,瞬间成就了当“摄影家”的梦想。可是,这类“作品”至多制成美篇公众号、在朋友圈获得点赞,却很难入选正规影展或在报刊上发表。</p> <p class="ql-block">《单反大爷》和《拍照大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摄影大军等拍人文片》</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也曾跟着这样的“摄影团”到处跑过,一度还以为这是当今摄影的“趋势”。直至拍到要买票要请模特、有导演有对讲机有烟雾弹,甚至牵牛老翁伸手要钱再做动作、然后如背书般跟你讲快门速度光圈和设置ISO那时候,才觉得好生无聊。类似舞台剧的伪民俗,真的是害人不浅。</p><p class="ql-block"> 其实摄影并不要求你搞得那么复杂,我们写文章时,导师总说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并且要关注细节。摄影也是如此,每个摄影人要具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观念,把握社会发展大方向,关注并记录好自己身边的熟悉的题材就行。这是成本最低也最有效率之举,且也是别人无法复制超越你的“绝招”。摄影也不在乎于你扛什么镜头就能出什么大片,关键还是你的眼力和你的思路。</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回跟团去拍元阳梯田日出,天还未亮,我们打着手电兴奋无比地上山。行至半山腰只见当地的摄影师纷纷下山了,嘴里说着:“今天又没戏啦,明天来吧!”怎么可能呢?我们是有行程的呀。而且,之后我们在山上依然拍得大呼小叫,激动不已。事后想想,本地的摄影师在追求什么呢?一定是超过了你所期待的吧?但是他具备本土天文地貌优势,这也是他身边的熟悉的题材与生活,你怎么拍也超越不了他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相濡以沫》</span></p> <p class="ql-block">《小“老师”镇不住》</p> <p class="ql-block">《再坚持几天》</p> <p class="ql-block">《兄弟阋墙,为母不安》</p> <p class="ql-block"> 那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熟悉的生活又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我也曾指导学生作文要“凤头、猪肚、豹尾”,也要求通讯员写稿要出其不意,与众不同,了然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之意境。现在,我试着要求自己运用写作的思路来摄影。事实证明方法对了,摄影也就变得容易了。</p><p class="ql-block"> 去年11月,我的摄影专题作品《大都市小百姓的地摊梦》、《今年的端午不寻常》入选“中国·张家界”首届世界遗产摄影大展并被收藏。组照《百姓真爱》入选2020“网聚黟县”全国摄影大展。《只影上青天》入选“2020人与环境”摄影大赛。这都是我就近拍摄和关注细节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说,作品被博物馆收藏是一种荣誉,是用钱买不来的。自古以来画家书法家等都很珍视这项殊荣,摄影也应该是这样。我是回族,清真寺和阿訇比较熟悉。于是我近年经常去清真寺拍摄。2020年,国家民族博物馆收藏的《2018、2019年上海伊斯兰教开斋节摄影记录》是我和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文史办主任陈培良阿訇的合作成品。我拍摄的《上海唯一的清真女寺》也入选了2019凤凰双年展。去年由于疫情作虐,清真寺暂不开放,相关题材的拍摄被迫暂停,但我将各地少数民族人物在上海创业作为自己的摄影专题来持续追踪拍摄,感觉也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松江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当代穆斯林女青年》</p> <p class="ql-block">《带孩子的女穆斯林》</p> <p class="ql-block">《小桃园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2019年,上海奉贤博物馆收藏了我用手机拍摄的(别人不曾想到的角度)博物馆水上全景;上海青西郊野公园通过摄影家协会在社会上广为征集摄影作品,我剑走偏锋,看也不看摄影师趋之若鹜的水上森林,拍摄了少有人去的湖边落日与栈桥,结果胜出并获二等奖。</p><p class="ql-block"> 我很明白,不是我摄技了得,而是我的写作方法极大地帮助了我。因为艺术创作的思维是相通的,思路与众不同,便决定了你所摄片子的出路。</p> <p class="ql-block">(中摄协主席李舸主持本届金像奖得主面对面活动,右为评委之一傅拥军。)</p> <p class="ql-block">(谢子龙,本届艺术类金像奖获得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严志刚,本届纪实类金像奖获得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去年末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少数民族摄影人才培训班,其时正逢第13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仪式在三门峡市同步举行。授课老师的辅导和获奖者感言与体会令人记忆犹新,也极大的增添了我运用“自创”摄影方法的信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許基山: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