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秦岭 淮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是自然的界限,人文的界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的界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淮河岸边工作生活了几年,自然对中国版图上东段的南北分界比较熟悉,所以,就向往着去了解西段的南北分界,因此,秦岭就成了我去感受她那奇妙和诸多不解的梦想。</span></p><p class="ql-block">正是这心中的向往,从2010 年至2011 年两年间,三次走进了秦岭。先是穿越秦岭,沿西汉高速公路,穿行千山万水。这条高速有540座桥梁,136条隧道,真乃隧道连桥梁,桥梁进隧道。</p><p class="ql-block">古时蜀道难。2000多年前秦始皇以豪迈气魄,堑山填谷,修建了一条长达700多千米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的秦直道,与其南北对应的是盘曲于秦岭千山万水间的一条条悠悠栈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汉高速公路的建成是几千年的期盼,实现了关中平原、汉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紧密相连,大关中经济和成渝经济互动更为便利,为西部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span></p><p class="ql-block">再是走进秦岭山脉的终南山。终南山千峰叠翠,景色优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终南山文化包括宗教、山水、生物、文学和古代交通等多方面、多样性的内涵。其中,终南山北麓的古楼观,相传是我国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讲经传道之地。这里山水秀丽,风景优美,被称为道文化发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从老子、鸠摩罗什、张载到众多文学家、军事家、艺术家和传说有名的仙人,终南山堪称世界文化名山。人们之所以仰慕楼观,追本穷源,是由于古圣人老子在这里讲述了《道德经》推动了华夏文明的发展。春秋时期,它引发了诸子百家争鸣;在科学文明昌盛的今天,它依然富有生机和活力。目前,研究老子,已成为世人越来越感兴趣的议题,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也步入了这一研究殿堂。</p><p class="ql-block">古楼观隐身于秦岭山中,始建于西周,增建于秦汉,鼎盛于唐,兵毁于金,复兴于元,渐渐衰于明清,重建在当代。因周大夫尹喜在此结草为楼,观星望气,故名楼观。此处林幽壑深,清雅虚静,故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史传老子在此著《道德真经》,后人称为《道德经》,楼观由此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2500多年的楼观景区,经历了 20多个朝代,留下了丰富的道教文物古迹、辞章典册、史话传闻,可谓“中国传统文化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道文化乃中华智慧之魂。济世度人的社会责任感,慈爱相同的处世方法,顺应自然的行为准则,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清静恬淡的精神境界,抱朴寻真的价值取向,天人和谐的生态智慧蕴涵其中。道生万物的智慧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启迪和有益帮助。</p> <p class="ql-block">最后攀登“太白积雪六月天”去赏那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山。</p><p class="ql-block">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而且形成了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横向中国内陆腹地,绵延1600多千米的山脉如徐徐展开的一幅相得益彰的壮丽的中国山水画卷。巍峨的秦岭,脉起昆仑,尾衔蒿岳,苍龙一样盘踞在华夏大地的中央。因为秦岭的气候屏障和水源滋养,才会有八百里秦川的风调雨顺,周、秦、汉、唐的绝代风华。</p> <p class="ql-block">秦岭蕴藏的物质能量,哺育了古长安繁华的京畿之地和富可偏安的陕南盆地,为历代统治者雄视百代的宏图大略提供了富足的物质保障。南是秦岭,北是渭北高源,西是陇山,东是黄河。优越的地域是长安城千年文明的铸就和形成世界四大古都的显赫地位。</p> <p class="ql-block">《中国国家地理》单之蔷认为:陕西是中国的 DNA库,秦俑和唐仕女就是中国审美的制造标准,秦岭则是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太白山则是中国东部的雪山。</p><p class="ql-block">秦岭是中国的一叶肺。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秦岭北坡是丰富的森林。唐时终南山上的森林仍丰茂受称道,之后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除局部地段有保存外,基本上已消失。同时,大片的人工林逐年增多,改变了原来的森林结构和外貌。西安人喜欢把秦岭称为自己城市的后花园。这座和人类社会最繁盛的古代文明距离最近的山脉,保留着最自然的原生态。</p> <p class="ql-block">秦岭中东部的一座山峰叫“华山”。命名为“华,暗含了华山作为坐标原点的地位,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地理、思想、政治、文化之矩。人类在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水而居,水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故黄河和长江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于是秦岭充当了界定南北这一自然法度和承载精神法度的父亲角色。这座父亲山从来没有被外族强虏所染指,就是外来文化的佛教和基督教,也被茫茫秦岭所吞没融化于华夏文明之中。</p> <p class="ql-block">秦岭山脉,千沟万壁,层峦叠嶂,奇峰林立,气势磅礴,清流环绕,草木荟萃,古木葱郁,奇花异草,美不胜收,不仅是令人心醉神迷的秦岭山水精华所在,而且那遍布在或婉蜒曲折,或跌岩起伏的秦岭深处的古道、古寺、古村落、古战场、废弃的古宫殿遗迹所呈现的上启周秦汉唐的中华民族兴盛与衰亡的历史情感和精神遗迹,总是那么让人怦然心动。</p> <p class="ql-block">崇山峻岭显世界之峥嵘,群峰群树的写真,见天地之浑然。与大自然的对话,容易让人见识到简约是美,本直是美。知晓山高但不诡异,云多但不阴险,花繁但不惊艳,草嫩但不卑弱。这种自然的无边风月和极致风光,如同中国文化所推崇的宽容胸怀与心中韵致,使人能荡涤尘埃,焕发精神。我时常想,秦岭深处那“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观,滋养着专吃竹叶的大熊猫,离不开水田的珍稀鸟类朱鹏,还有羚羊和金丝猴,堪称世界上少有的珍稀动物园。在欧洲,与秦岭位置相似的阿尔卑斯山的大型野生动物早已被屠杀得一干二净。在中国,人对自然却始终充满敬畏和善。</p> <p class="ql-block">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慕秦岭必望大白山。历代帝王加封,姜子牙拜仙台封神,鬼谷子洞天麻谐修,诗仙李白醉酒留诗,为太白山增添了许多神秘而珍贵的人文景景观。</p><p class="ql-block">李白:“太白为我语,为我开天关”。打开了天关,通往求仙之道似乎豁然开朗,诗人高兴得直呼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李白浪漫美好的诗句增添了山的灵韵,为慕名而来的人们平添了丰富的遐想。而更为历史铭记的、更为人民所感动的,应是苏轼在拜仙台上留传下来的故事。苏在凤翔府任评判期间,一年关中大旱,百姓焦忧,为拯救民众,苏轼登上大自山,来到海找3300米高的一块石头上,在此长跪三日拜仙求雨,果真大雨降下,解救了百姓饥荒之苦。无论传说还是史实,其中凝结的官员爱百姓、上天念苍生的美好情怀,深为人们缅怀和感念。山有灵,人有情,此处从此就被人们称为拜仙台,代代传承,成为来自各地登山旅游者的必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驻足拜仙合前,不免有所思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人不追求幸福,谁家不羡慕安康,但苍茫大地又总是难免困苦突袭,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总会给人类带来考验和困苦。</p><p class="ql-block">民为邦本,民实邦兴。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爱民、亲民、为民的官员,正因有这样一支积极为官、造福一方的官员队伍,我国历史上才创造出一个接一个的和谐盛世。</p> <p class="ql-block">“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共产党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这是中国执政党对官员的要求和责任担当。</p> <p class="ql-block">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苏轼代表着封建王朝尊重和关心百始的优秀官员群体,把朴素的情感和善良的愿望融入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为后来的士大夫官员作出了典范。但是,由于种种局限,封建官吏的民生意识也只能表现为对一时一地、一人一事的爱护和体贴。而今天的共产党人,追求的是“为中华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和平”,在拥抱历史和未来的同时,更加真诚地与人民站在一起,最虔诚地走入人民的怀抱,最自觉地依靠人民的力量,最广泛地集中人民的智慧,真正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戴,创造着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车在山间盘行,下过小雨的山间空气异常清新。这雨不仅滋润太白山,也滋润着我们的情感和心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文/太行,原载《阡陌上》作于临潼</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