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寒假期间,正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机。 遇到孩子放假,家长往往容易走极端:要么觉得孩子辛苦一年了,要趁假期好好玩玩,不再关注孩子的家庭作业;要么觉得孩子应该趁假期迎头赶上,争取开学时成绩有大的飞跃,就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无论哪种,都称不上是明智之举。<br>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放松而不放纵”。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帮孩子订个寒假计划,尽量理智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假期时间。<br> 在做计划之前,与孩子深入沟通一下,互相把自己的想法、打算说一说,得到相互的理解和支持,明确何时完成作业,每天的量是多少,其他学习方面的相关安排是什么,优先安排最需要和最迫切的内容,切忌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在假期一次性解决。此外,适当创造条件满足一下孩子个人爱好也是很有必要的。 <br> 建议家长的作息也要尽可能规律,然后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段全家学习:孩子做作业,家长也要看书。<br><br>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寒假期间正值我国传统的新春佳节,孩子与亲人的沟通接触最多,是开展家庭教育的最好时机。<br> 例如: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准备年货,增强其家庭意识;让孩子帮助想想亲友来访该准备什么;为父母或老人制作一些礼物,培养孩子的亲情观;引导他们主动给长辈拜年,给老师拜年;学煮一道年夜菜;学写春联……让孩子学会感恩,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跟其他节日相比,春节的庄严性在于家庭成员要在此时大团聚。孩子们聚在一起打打闹闹,难免会惹麻烦。这时,为孩子说情的、执意保护孩子的家长,比坚持原则的家长要多得多,这样其实很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br> 春节期间,亲友的孩子相聚,可以趁此机会让他们中间年龄大的孩子照顾年龄小的孩子,也可以设定一些项目让他们在一起做,并让他们自己摸索解决争端、冲突的方法,以此机会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参与到做事的孩子一般不会太闹腾或者比较缠人,他们会在同龄人的相处中感受到“我已经长大了”,这样也可以带给孩子自信,可谓一举多得。 走亲串友是春节一个特定的节目。平时,孩子一般都是父母的“小尾巴”,春节走亲串友可以有意把孩子从“后台”推到“前台”,让孩子主动参与进来。<br> 跟理论教育相比,对孩子的实践教育更加形象直观,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四处走访的机会,着重引导孩子如何祝福别人,到别人家中做客时应该懂礼貌,家里来客人时该如何接待等等,在实践中教会孩子礼仪常识,同时培养孩子珍惜亲情和友谊的习惯。<br> 尽管如此,家长在串门聚会时仍要注意:不要把孩子当成为父母挣面子的“小演员”。必须尊重孩子,不能强迫孩子在别人面前进行才艺表演,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br> 家长中间不要进行孩子成绩的攀比。这样无形之中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不愉快。当别人询问自己孩子的成绩时,可以模糊作答,如“挺好的”、“还不错”,然后迅速转移话题。如果对方想追问具体的数字或名次,可以淡然地告诉他,孩子的考试成绩不能证明一切,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一直在努力。 很多孩子过个春节,有了压岁钱很快就成为了“小富翁”,但是这个“小富翁”却只会疯狂购买很多玩具和垃圾食品,不懂理财的行为令家长头疼。这证明了财商教育是我国儿童教育目前非常缺乏的一块。<br> 春节期间,引导孩子有计划、合理地消费,并且处理好压岁钱,这方面教育显得尤为重要。<br> 一方面树立节俭观念,让孩子懂得钱的来之不易,知道开源节流,勤俭节约。另一方面树立慈善观念,教育孩子乐于助人,对社会有责任感,热爱公益事业,将节省的财物、旧物品捐献给需要的人,体验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font color="#ed2308">附:可借鉴的儿童理财教育各年龄段计划:</font><br>3岁: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笔和硬币。<br>4岁:知道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做出选择。<br>5岁: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br>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br>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br>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报、替他人购物以获得报酬。<br>9岁:可制订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br>10岁:懂得平时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如买溜冰鞋、滑板车等。<br>11岁:学习辨识商业广告,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br>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br>12岁以后: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过年期间,不能放松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如指导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教育孩子按时睡觉、起床、洗脸、洗澡、漱口,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吐痰、自己的事不依靠别人等。假期孩子有大把的时间看电视,千万不要让孩子看一些庸俗的、低级趣味的甚至恐怖的电影、电视节目。<br> 尽量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比如近处的旅游景点或老家农村去体味一下淳朴的民风民情等等。 <br> 做到以上这些宏观规划后,就是细节的亲子沟通了。<br> 常常有父母发愁说:好不容易有了这么长的假期,跟孩子好好相处。但是真不知道如何跟孩子交流 ,总是没说两句就没话说了,想再问点什么他还嫌我烦。<br> 也有少数父母担忧地倾诉:我没读过什么书,孩子越大就越担心,不知道该跟他聊些什么啊。<br> 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家变得沉默寡言,跟家长无话可说呢?在我们通常的亲子沟通中最常犯的错误有哪些呢?<br>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亲子沟通的技巧:<br> 结合一些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常见错误进行解析,并给出一些基本建议,供父母们参考。(这些技巧不仅春节,平时也用得着。可以利用假期好好练习一下。)<br><br><font color="#ed2308">误区一:问的问题太宽泛,孩子没法回答<br>建议:问小,不问大;问具体,不问抽象</font><br> 很多父母爱问下面的问题:“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啊?”“你今天有没有很乖?”“你在家听话不听话?”通常孩子一脸迷茫地回答:没做什么/乖/听话……<br> 然后,话题就进行不下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还无法理解抽象事物。所以,想与孩子对话,要避免问太宽泛的问题。不妨从具体的小细节问起:“你在学校上了什么课?课上都学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呀?”“你有几个好朋友呀,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呀?”“你今天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呢?”……<br> 如此可以了解孩子做过什么,喜欢什么样的东西和人。孩子回答的过程中,还可顺便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判断孩子的好恶。<br><br><font color="#ed2308">误区二:把质问当聊天<br>建议:问感受不问结果</font><br> 有些父母比较严厉,或者自己比较忙,他们跟孩子说的话往往是这样的:“功课写完了没?”“琴练了吗?”“这回考试考了多少分?”除此就没别的柔软些的话可说了。<br> 父母这样问话,关注的多是孩子做事的结果。对话通常以问句的形式开始,一旦孩子的回答是否定的,就会以一番斥责终结谈话。<br> 父母向孩子问这种话,自己觉得是对孩子的督促和管教,尤其亲子共处时间少的话,更希望把握有限的时间好好“管教”孩子。<br> 但这种问话在孩子听来却是极其枯燥又冷漠的。孩子会认为:父母对我的关注是有条件的,他们只在乎我的“成功”,根本不在乎我的真实需求和感受。<br> 长此以往,不仅亲子关系会变得疏远,孩子的自我建构也会遇到很大的问题,这种教养条件下长大的孩子,要么变得逆反,要么害怕失败,怯于尝试新鲜事物。<br><font color="#ed2308">父母们不如换种问法:<br></font>“功课还顺利吗?我看你刚才似乎有些烦呢?”<br>“你觉得哪些课程比较有意思?”<br>“你最喜欢弹哪一首曲子?我很想听一听呢!”<br> 这样的问话方式更关注孩子个人的感受、喜好,大人是以蹲下来的姿势进行倾听的。孩子会觉得:我是被看见的、被理解的、被爱着的。如此,孩子自身就会充满力量,能自己去解决遇到的问题。<br><br><font color="#ed2308">误区三:总是以“你”做问题的主语,只关注孩子个人情况<br>建议:问问孩子身边的别人,减少孩子的抵触和防御</font><br> 很多父母常常担心孩子在学校里犯错误、捣蛋,就会直接问:你今天在学校有没有捣乱?你今天没跟小朋友打架吧?<br> 这种问法,要么会引起孩子反感,要么将“捣乱”“打架”等负面信息传递给孩子,并在孩子心里夯实了,最终把孩子推向那些负面暗示。<br>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采取迂回战术。想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就问问别人家孩子,比如下面这样的对话:<br>妈妈:“你们班上今天哪个小朋友被批评了呀?”<br>孩子:“XXX被批评了。”<br>妈妈:“哦?那他做了些什么事被批评了呀?”<br>孩子:“他上课说小话了,说了好几次。”<br>妈妈:“哦,那老师肯定得要很严肃地惩罚他吧?”<br>孩子:“嗯!老师让他罚站了!”<br>妈妈:“那老师有没有这样惩罚过你呀?”<br>孩子:“没有,我不会说小话的。老师表扬我了呢!”<br> 如此,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大体表现,学校里的老师如何授课,上课的一些具体情况等。当然,还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去问谁被表扬了,谁吃饭好,谁爱打架等等。<br> 这样的沟通,也能够帮父母看见孩子在群体中的位置、对同学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评价,从而去把握孩子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是如何行为处事的。<br> 了解了这些,就能在平日里对孩子进行更加有的放矢的引导。<br><br><font color="#ed2308">误区四:时时不忘“教育”孩子,尤其是发现孩子有错误的行为或者观念时<br>建议:只共情,不批评否定<br></font> 大人在跟孩子聊天的时候,总是容易显得高高在上,正确无比。比如下面的对话很常见:<br> 孩子:我不喜欢那个小弟弟。大人往往会接着说:人家比你小啊,你应该要懂事些啊!<br> 孩子:学拼音真无聊啊!大人:拼音是很重要的,blablabla……<br> 还有很多时候,原本亲子间聊得挺好的,但是一旦孩子在放松的状态下,告诉了大人一件自己的小事件、小秘密,或者自己曾经犯过的某个错误,大人会立刻翻脸,变成义正言辞的“法官”,站在道德与规范的制高点上,企图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拯救”。<br> 譬如下面的对话:<br>妈妈: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没?<br>孩子:可多啦!今天XX放了一个大臭屁,我们都笑啦!我们还在操场跑步了,我跑了第一……<br>妈妈:嗯,不错呀。看起来你和其他小朋友都玩得很好啊!他们都很喜欢你吧?<br>孩子:是啊,不过,XX今天打我了。<br>妈妈:噢?为什么?<br>孩子:因为我想玩皮球的,他不许我玩。<br>妈妈:那你怎么办呢?<br>孩子:我就走开了。<br>妈妈:走开了?妈妈不是告诉过你,要主动争取自己想要的吗?再或者你也可以去告诉老师啊!你怎么记不住呢?下次一定要记得胆子大一些啊,听见没有?!<br> 谈话到这里基本上就失败了。孩子往往会闭嘴,低头,不再说话了。<br> 上面的谈话,其实是妈妈把自己内心对“不敢争取自己权力”“太胆小”的忧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而对孩子来说,皮球就是皮球,跟敢不敢表达/争取自己的需求/权利,并无任何关系。<br>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跟孩子沟通:<br>孩子:因为我想玩皮球,他不许我玩。<br>妈妈:哦,那你怎么办呢?<br>孩子:我就走开了。<br>妈妈:那你那会儿是不是挺难受的?(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表达共情)<br> 接下来,有两种可能性的回答,和父母的应对办法。<br> 若孩子回答:也没事啦!他想先玩皮球,我就玩别的去。等他玩好了,我再玩!——这种回答表示,“挨打”事件只是一个小朋友之间正常的小冲突,且并未对孩子的情绪有任何影响。那么,父母也就不必再把关注点过多放在这件事上面,继续聊其他的就好了。<br> 若孩子回答:是啊,我还有些生气。我就是想玩那个皮球啊。——这种回答表示,孩子的确对这件事心怀芥蒂。<br> 妈妈仍然不能着急上火,正确做法应该是继续倾听,并稍作引导:<br> 妈妈:哦,你有些生气啊。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比如下次你还想玩,遇到他阻止你,你打算怎么办呢?<br> 从而引导孩子主动思考解决办法。<br><font color="#ed2308"><br>误区五:春节别唠叨、别讲道理<br>建议:要给孩子恰当的指导、体验</font><br>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那就是妈妈对孩子不断地叮嘱,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其实,这种唠叨在教育中起不了什么作用。<br> 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导,但不喜欢父母的唠叨。那么,指导与唠叨有什么不同呢?<br>1,指导是亲切的,是言简意赅的;唠叨则往往会有责怪、警告的成份。<br>2,指导是一种促进,是引而不发,鼓励孩子独立处理问题;而唠叨常对孩子表现出不尊重和不信任。<br>3,指导的后果是孩子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而唠叨则是反复的单调刺激,使孩子厌倦、反感、苦闷。<br> 如果不讲道理,通过讲故事,或者直接让他体验的方式都可以哦。比如孩子不想吃饭,那不吃就饿着呗,让他体验体验饥饿也好。<br> 当然,除了上述几大误区需要避免,亲子沟通时的肢体语言也很重要。以下是几个提醒:<br>1.沟通时,要与孩子有目光交流;<br>2.孩子小的话,就蹲下来,平视孩子;<br>3.孩子喜欢大人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搂搂他的肩等。这类亲密动作,会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意,让你们的心,靠得更近;<br>4.无论孩子的话有多好笑、幼稚,都要保持诚恳的态度,不要随意发笑,否则,孩子会认为你在嘲笑他,而不愿意再跟你说话;<br>5.不要一边看手机,一边用“哦”“嗯”之类的语气词敷衍孩子;<br>6.有时候,孩子会说出一些让你吃惊、甚至反感的话,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脸上的表情,保持淡定,先听孩子说完。让孩子在你面前畅所欲言,比立刻解决你所认为的那个“问题”更重要。等孩子说完,再客观地就事论事不迟。<br> 相信掌握了以上的原则,父母就能轻松地避开亲子沟通的“地雷”,能更善解人意地跟孩子沟通了。<br> 特别提醒:春节里,不要再逼孩子表演才艺了<br> 过年了,在喜气洋洋、欢乐祥和的气氛里,走亲访友是必不可少的活动。通常这时候,小朋友们就被逼惨了。<br> 因为饭后多数大人们都会逗孩子,让孩子表演节目,于是唱歌跳舞背唐诗,会的不会的,熟的不熟的,一顿招呼,都要撺掇着来......大人们只顾自己开心,开点玩笑在所难免。可是,有时候“娱乐”过了火,也会把孩子惹恼,甚至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br> 给孩子贴上害羞、不听话的标签,引起孩子的不满。<br> 我们很多父母往往意识不到,孩子长大一点后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意愿,也更关注面子,会对那种讨好客人的表演比较排斥,不喜欢自己这么被聚焦。但是家长往往觉得孩子越大越没有出息,给孩子贴上了“害羞”、“不听话”的标签。<br> 养成孩子自我中心、以自己的所有来换取别人关注的习惯。<br> 大人们有时候不顾他人的意愿、时时处处让孩子献宝,则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以自己的所有来换取别人关注的习惯,不利于孩子将来处理人际关系。<br> 聚会时,让孩子表演要把握好度。<br> 当孩子小的时候,特别愿意展示自己的各种“才能”,在客人的邀请下或为了活跃气氛,可以适当让孩子自行选择一些表演的项目来展示。<br> 当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时,如果孩子有演奏乐器、唱歌或朗诵等方便表演的才艺,要跟孩子探讨这个问题,问孩子,如果客人提出希望孩子表演,孩子自己愿不愿意。<br> 每次的情况不同,最好每一次都事先有所准备。几次之后,孩子就能学会综合考虑种种情况,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准备好几个不同的选项,学会随机应变。这也是对孩子处理一些人际关系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br> <div><font color="#ed2308"> 大人过节“逗娃”小贴士<br></font> 成年人不要为了显示亲热随便“逗”孩子。<br> 孩子还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判断事物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一个小玩笑对成年人肯定不算什么,对一些孩子来说也无所谓,可是对那些敏感性比较强的孩子就有可能造成深深的伤害。<br> 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传。<br> 例如:聚会时,大人们“逗”孩子,要他的玩具车,而自己不给还被爸爸批评“小气”,孩子的思维就会混乱了,或者发现:成年人就可以拿别人的东西!孩子的行为是学习来的,所以有孩子在场时,成年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br> 父母要会保护孩子。<br> 中国人讲究面子,即使心里觉得亲戚们“逗”孩子的做法有些不妥,也不好意思阻止,那牺牲的就是孩子的心灵。父母应当温和制止“逗”孩子的亲友,实在不好意思不妨岔开他们的注意力,或者找个理由将孩子抱开。<br><br></div><div> <font color="#ed2308"> 最后,祝愿普天下的父母和孩子们,在家里过一个欢喜、团圆的年!</font></div> 作者简介:<br>朱后营 堽城镇中心小学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管理和家庭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