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围场的“区”

水中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说围场的“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塞翁老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提起地名,人们常提到一个字:“区”,如问一个人是哪里的,先要问:“是几区的?”,然后再问哪乡、哪村、哪个营子;在汽车站问旅客去哪里,往往也是先问:“去几区?”,可见,“区”在围场人心目中已然是一级行政区划了。可是就目前来讲,省、市、县、乡(镇)各级行政区划里并没有“区”这一概念,那么围场的“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看到有人在百度上问及此事而无详细答案,遂根据本人阅读过的一些材料,擅动拙笔总结了一下围场各区的演变过程,谨供读者参考,因本人为一介山野村夫,孤陋寡闻,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只可供茶余饭后,聊做谈资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查阅有关资料,围场的“区”这一称谓起源于战争年代,由于围场北靠内蒙的特殊地理位置,地广人稀,那时共产党在围场的活动,主要是打游击的形式,可能是为了战争和社会治理的方便,依据山川地形,将围场划分成了十个左右的区,后来便沿用了下来。但围场历史上的“区”并不是一级政府,而是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其办事处称为“区公所”,曾代表县政府管理过下面的村、公社、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围场的“区”习惯上是按数字顺序排列,现在序号最大的区为十二区(孟奎区),所以,人们便以为围场当初划了12个区。但事实并非如此,围场的“区”的演变也是十分复杂的,“区”的编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用一句两句很难说清,只好从前到后,挨个简述一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合永区,又称一区,包括今四合永镇、黄土坎乡、腰站镇所辖区域。1945年属第一区,还包括今蓝旗卡伦乡、银窝沟乡、四道沟乡及围场镇的一部分(吉上村、吉下村、前进村),1947年5月改为腰站区,1947年7月,分出四合永区(又称伊逊区,含今四合永镇、黄土坎乡区域及围场镇的3个村,其中鹿圈村属银窝沟区),1949年建国时为第一区(分出第二区,见下段),1956年改称四合永区,1958年改为东风人民公社(富强、河东、前进、吉上、吉下五村划归先锋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四合永区,1984年建立四合永镇,实行区级镇管乡体制,至1995年撤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蓝旗卡伦区,又称二区,包括蓝旗卡伦乡、银窝沟乡、四道沟乡所辖区域。1945年属第一区(腰站区),1947年7月连同现腰站镇区域分出建立银窝沟区,1948年9月,改为蓝旗卡伦区,1949年建国时为第二区,从腰站区划入永合栈村,1956年改称蓝旗卡伦区,1958年改为红旗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蓝旗卡伦区,1976年10月永合栈、永北、六合店、画山4个生产大队划归四合永区,1995年撤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克勒沟区,又称三区,包括今克勒沟镇、朝阳地镇、新地乡所辖区域。1945年为第二区,1947年5月改为克勒沟区,1949年建国时为第三区,1956年改为克勒沟村,1958年改为火箭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克勒沟区,1985年7月原克勒沟乡改建为克勒沟镇,实施镇管乡体制至1995年撤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朝阳湾区,又称四区,包括今朝阳湾镇、广发永乡、育太和乡、杨家湾乡、郭家湾乡所辖区域。1945年为三区,1948年9月,将原广发永乡、育太和乡及六家乡所辖区域划归广发永区,1949年建国时,朝阳湾区为第四区,广发永区为第五区,1956年又合并为朝阳湾区,1958年至1961年改称红星人民公社,直接管辖下属各大队,1961年7月恢复为朝阳湾区,群众习惯称为四区,至1995年撤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区,即前段所述广发永区。</p><p class="ql-block">道坝子区,1945年为第六区,包括今道坝子乡、龙头山乡(不含小锥子山村、多下村、多上村)、围场镇所辖区域一部分(金字村、车字村、湖字村)。1947年5月改为道坝子区,1947年11月,小锥子山村、多本村(今多下村、多上村)由棋盘山区划入,1949年建国时为第六区,1958年与城关区共建先锋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围场镇区,至1984年不再有围场镇区,实行镇管乡体制至1995年撤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棋盘山区,又称七区,包括今棋盘山镇、哈里哈乡、大唤起乡所辖区域。1945年时称第四区,还包括今龙头山镇的一部分(小锥子山村、多下村、多上村)区域,1947年将小锥子山村、多本村(今多下村、多上村)划归道坝子区,1949年建国时为第七区,1956年改为棋盘山区,1958年改为金星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棋盘山区,至1995年撤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拨区,又称八区,包括今新拨镇、宝元栈乡、张家湾乡所辖区域。1945年为五区,还包括今山湾子乡、三义永乡、姜家店乡所辖区域,1949年建国时,新拨、宝元栈、张家湾为第八区,山湾子、三义永、姜家店分出成立九区(山湾子区),1956年改为新拨区,1958年改称卫星公社,直接管辖各大队,1961年7月恢复新拨区,至1995年撤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湾子区,又称九区,包括今山湾子乡、三义永乡、姜家店乡所辖区域。1945年属五区(新拨区),1949年建国时设山湾子区,称第九区,1956年改为山湾子区,1958年改称北风人民公社,直接管辖各大队,1961年7月恢复山湾子区,至1995年撤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半截塔区,又称十区,包括今半截塔镇、下伙房乡、燕格柏乡所辖区域。1945年称为第七区,还包括今牌楼乡所辖六十棵、东岔、厂沟、西岔、西上、碾子沟、于家湾各村,1947年5月,燕格柏乡各村与前述牌楼乡各村建燕格柏区,1947年12月又合并为半截塔区,1949年建国时为第十区,将六十棵村划归城子区,1956年改为半截塔区,1958年改称红光人民公社,直接管辖下属各大队,1961年7月恢复半截塔区,至1995年撤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子区,又称十一区,包括今城子镇、牌楼乡、御道口镇、老窝铺乡所辖区域。1945年为第九区,1946年12月改为城子区,1949年建国时,由半截塔区划入六十棵村,称第十一区,1956年改为城子区,1958年改称前进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城子区,至1995年撤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孟奎区,又称十二区,包括今大头山乡、石桌子乡、南山嘴乡、西龙头乡所辖区域。1946年1月为第八区,1947年2月,由甘沟口、龙头、大院、东城子、南山嘴、官地各村组成小滦河区,1947年9月增加卡伦、碾子沟(今石棚村)两村,改称滦河县滦河区;1947年5月其余部分改称孟滦区,1948年9月,滦河区并入孟滦区,1949年建国时改为第十二区,1956年改为孟奎区,1958年改称跃进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孟奎区,至1995年撤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关区,又称第十三区,即今围场镇城区,1945年称第十区,辖一至八村,1947年5月,改称城关区,还包括土布岱村(今前进村)、吉上村、吉下村、东官地村、雷字村,1947年12月,前述各村又划回四合永区,1949年建国时为第十三区,1955年改为围场镇,下属各村改为一至八街道,1958年增富强、河东、前进、吉上、吉下五村与道坝子村合并称为先锋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围场镇区,原城关区分为郊区人民公社和城镇人民公社,1982年2月,城镇人民公社改为围场镇,1984年5月郊区人民公社并入围场镇。曾有人认为围场镇为第五区,这是错误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见,目前围场人惯称的区号,多是从1949年建国时沿续下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