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讲述早期识字阅读教育引导的一些基本原则,并不是要在这里列举一些空洞、简单的教条,而是为婴幼儿家长及老师提供一些基本的借鉴与参考,避免在识字阅读的教育引导中不但费力而不讨好,反倒给孩子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或心灵上的伤害,进而提升早期识字阅读的效率,让每个孩子都更加优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因势利导,轻松愉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设目标,不赶进度,,也没有固定的教学程式,主要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前提,避免给孩子形成精神负担或心理压力;教材灵活多样,方式巧妙灵活,让孩子在自自然然,轻轻松松、不知不觉中对识字阅读产生浓厚兴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切忌引起孩子的不满或反感,否则将带来极为不良的后果。</p> <b>2、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b><div><br>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识字特点。引导孩子识字阅读,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识字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避免盲目、随意、急躁的做法。一般来讲,婴幼儿识字分为四个阶段:</div><div><br><b>(1)识字准备阶段。</b><br>从半岁左右延续到1岁3个月左右,此年龄段孩子还不会说话,主要是让他认物、懂事,为识字做准备。教法主要是环境濡染、随机指点、讲故事、讲图画书等。孩子以指认字为主,能指认多少算多少,以培养识字兴趣和识字敏感为目的。</div><div><br><b>(2)识字缓慢阶段。</b><br>从1岁5个月左右延续到2岁左右,此年龄段的孩子从以词代句逐步发展到说一些不完整句和简单句,识字处于缓慢增长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环境濡染、生活识字、游戏识字等方法来教孩子识字。这个时期有的孩子能认识上百个字和词,有的能认识四五百个字和词。此时大人仍然要坚持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为主,不要强迫孩子识字,识多识少都是好孩子。</div><div><br><b>(3)快速识字阶段。</b><br>从2岁多延续到4岁左右,此年龄段的孩子说话已从完整句、简单句发展到长句和复合句,并且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事物,生活经历也丰富了,识字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游戏法、生活法和阅读法来教孩子识字。这个时期有的孩子能认识五六百个字和词,能读简单的幼儿读物;有的能认识一两千个字和词,已经脱盲,具备初步阅读能力;有的能认识两三千个字和词,阅读已无障碍。</div><div><br><b>(4)识字巩固阶段。</b></div><div> 从4岁到上小学前,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阅读巩固所学的字和词。阅读的内容主要是故事、童话、古诗、科普等少儿读物。</div><div><br>如果父母能掌握科学的早教方法,持之以恒地对孩子从小进行教育,4岁时孩子的识字阅读水平就可以超过上述水平;如果您的教育对象已经三四岁,甚至五岁了,也不要紧,只要扎扎实实地教育,不出两年,孩子也能达到同等水平。<br></div> <b>3、初始阶段不提倡看图识字</b><div><br>不少父母一开始教孩子识字时,总是借助于彩色图片,先叫孩子识图,然后教他识字。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婴幼儿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看图能引起孩子强烈的认字兴趣,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其实这种看法有一定的偏颇。</div><div><br>从“早教方案”实施30多年的过程来看,几乎所有早慧儿的家长都是利用白底黑字的卡片来教孩子识字的,而很少用看图识字的方法来教。因为色彩鲜艳的图画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孩子看图不看字,自然会影响识字效果。用白底黑字的卡片来教,刚开始孩子有些不喜欢,但习惯以后效果就会很好。</div><div><br>在孩子的最初印象中,文字与图像并无根本区别,识字卡上的文字,在孩子的印象中就是由线条构成的图像。白底黑字对比鲜明,能够为孩子刻印较为深刻的印象。<br></div> <b>4、玩学统一原则</b><div> </div><div>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早期识字阅读不是学校课程,是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的一种巧妙的引导,是让孩子在玩耍中不知不觉、自自然然、轻轻松松地渗透的。</div><div><br>孩子的玩也是一种学习,但不同的玩法给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果每天都只是重复同一种方式,内容,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而且会让孩子逐渐感到乏味或厌倦。如果在玩耍过程中融入识字阅读的元素,比如有趣的识字积木、卡片、魔方、精美的儿童读物等等,孩子不但会感到常玩常新,而且会自然而然地对文字、书本形成敏感,并产生浓厚的兴趣。</div><div><br>对于婴幼儿,玩就是学习,学习必须是有趣的玩耍活动,这与系统化学校教育是截然不同的。<br></div> <b>5、动静结合原则</b><div><br>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引导孩子识字阅读绝不能像学校课堂那样,让孩子一坐就是几十分钟,让孩子专注于某种单一化的学习。孩子年龄越小,能够静下来专注的时间就越短。因此,对于2——3岁的儿童,引导识字阅读的时间大致可以安排3——5分钟,4——5岁儿童,安排的时间也最好在10分钟以内。</div><div><br>在引导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要一直固定一种姿势,或坐或站,需要伴随着一些肢体活动,比如手脚的活动,转头弯腰,开心娱乐等等。也可以适当更换地点,不要老是呆在书桌旁边。在游戏活动中的识字阅读,是动静结合的最好方式。<br></div> <b>6、“三适自然”原则</b><div><b><br></b>根系教育所主张的“三适自然”教育原则指的是“在适当的教育时机、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采用适宜的教育方式,自然地引导教育对象”的一种教育原则。这一条教育原则中的“三适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更不可顾此失彼,其中任何一项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教育引导的失败。</div><div><br>下面就以引导儿童早期识字阅读为例做一个简要的讲述。</div><div><br>比如:当孩子在玩某种玩具玩得十分来劲时,家长强行要他来识字或阅读,孩子自然非常不情愿,这就是选择引导的时机不适当,其效果自然就不会好。如果在孩子玩某种玩具时间比较久,已经有点厌倦情绪了,这时家长用有趣的识字“道具”去吸引孩子,激发其兴趣。这个时机就很适当。</div><div><br>在开始引导孩子转移兴奋点及注意力的时候如果家长“故弄玄虚”地表现出一副十分惊喜的神情,同时说道:“宝贝,快来看,我手里这个东西实在太好玩了!”此时孩子并不知道家长手里到底是什么东西,便自然地产生一种强烈的“悬念”及求知的渴望,在接下来的引导过程中,继续制造许多悬念不断激发与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这就是采用了适宜于孩子的教育引导方式。</div><div><br>但是,如果选择的教育内容不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或与他的实际生活不太相干,孩子的学习兴趣便很快减退甚至消失。因此在教育内容上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并与孩子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比如选用的字、词,读本等等都需要从这些方面加以考虑。尤其是在孩子初识字时,一般应该选用身体器官(眼、耳、口、鼻等)、家庭成员称谓(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家居用品等方面(大门、窗户、地板、桌子、椅子等)的字词起步。</div><div><br>所谓“自然而然地引导”指的是不必太注重教育引导的形式,不要显得像学校教育那样的“一本正经”。表面上显得很随和、随意,自自然然。比如引导3岁前的婴儿识字阅读,大多采用零敲碎打,见子打子的方式。时机一到便不要错过。比如乘坐电梯时,若发现孩子对某一幅电梯广告表现专注,就可以趁机引导孩子指认广告中的一两个字形突出的汉字,至于孩子是否能够记住就不必太过在意了。<br></div> <b>7、“有心无意”原则</b><div><br>对于婴幼儿的教育,我们提倡不露痕迹的“潜教育”,这就是根系教育所主张的“教在有心、学在无意”。</div><div><br>既然是一种教育引导,父母或老师自然有一定的教育目的或意图,但是在孩子面前却不要明确地表露出来,不要让孩子明显感觉到你是为他特地改换了一种方式,在对他进行生硬的“教育”,让他仅仅只是觉得你与他只是一种平等的陪伴,你是在陪同他一起玩,让他感受到双方之间,他才是主动者,而你仅仅是被动地在陪伴他玩耍。</div><div><br>比如:孩子正在高兴地玩建筑积木,你若要想引导他玩识字积木,此时,你就不必生硬阻止他玩建筑积木,转过来跟你一起玩识字积木,你只要在旁边津津有味地玩识字积木,一边玩一边带有情感地念叨识字积木上的字词,孩子见你玩得这么起劲,自然就会被吸引过来同你一起玩识字积木。</div><div><br>如果你想让两三岁的孩子对阅读、对书本感兴趣,你只要在他看得着、听得见的地方翻弄书本,绘声绘色地朗读书本上的字句,不用多久,孩子便对书本、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后你随意地带引他指认书本上的字词,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便会让你惊喜地发现他已经会指认书本上不少的字词了。<br><br></div> <b>8、亲子互动原则</b><div><b><br></b>在识字阅读的教育引导初期自然免不了亲子互动,在孩子对识字阅读已经产生兴趣,基本上路之后,更少不了亲子互动。其中包含一下一些方面:</div><div><br>(1)用心关注<br>关注孩子的感受与神情,兴趣的高低,进展与效果。通过用心的关注,及时调整教育引导的方式,时间与节奏的把握等等,从而避免因为识字阅读对孩子造成身心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div><div><br>(2)适时的交流与沟通<br>在交流与沟通中不但能够加深对孩子的了解,而且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而进一步密切亲子关系。密切的亲子关系是取得教育引导良好效果的先决条件。</div><div><br>(3)灵活多样的支持与鼓励<br>父母或老师对孩子的支持与鼓励,能够让孩子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支撑孩子保持学习激情与继续努力的一种润滑剂。</div><div><br>在支持与鼓励中,最好少用物质刺激,而更多地采用精神鼓励的方式,而精神鼓励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div><div><br>适时的口头表扬是最为简便易行的,但需要避免老生常谈、笼统空洞。如果每次都是“你很棒”,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因失去新鲜感而感到厌倦。你可以变幻许多的说法,比如:“宝贝今天比昨天又多认了X个字呢!”,或者“这个字我才教你一遍就记住了,真了不起啊”!</div><div><br>此外,识字量计分上墙,根据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或态度奖励小红花,根据上墙的计分与小红花给与“XX之星”的等级或名誉,或者承诺达到某种目标之后外出开心旅游、玩耍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鼓励方式。<br><br></div> <b>9、学用结合原则</b><div><b><br></b>幼儿认识字后,他们就想读一读,摆一摆,可以把孩子学过的汉字放入“字宝宝”区角中,同时放置图片,让孩子看一看、读一读、摆一摆。在操作摆弄中,就可以帮助他认识更多的汉字,这样也更有利于孩子口语能力的发展与提高。</div><div><br>还可以开展“组词”游戏,引发幼儿“想用”汉字的愿望。<br> 老师设计的游戏不能总玩一个套路,所用的方法要时时更新,方法要灵活多样。 如:从幼儿学习的汉字中,选出一些和他们生活经验有关的文字,进行“组词”游戏。如:请他们把“子”组成了无数个词(如:儿子、裤子、桌子、椅子、扇子、帽子、鼻子、筷子等等)。有趣的组词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逐渐积累了相关的一些词汇,从而引导幼儿学中用。</div><div><br>还可以用学过的字词说话(造句),比如用“爸爸”造句,当孩子说出“我爱爸爸”后,就及时写出“我爱爸爸”教孩子指读,这样不但巩固了原来之所学,又扩展了识字量,而且还让孩子体验到运用所学的乐趣。</div><div><br>带孩子上街,街上的标语、广告、口号中就可能包含了孩子所认识的一些字词,鼓励孩子从中找一找,读一读,然后给以及时的表扬、鼓励,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就会越来越高。<br></div> <b>10、持之以恒原则</b><div><b><br></b>无论家长多么用心,方法多么巧妙,如果仅仅只有三分钟的热情,或者半途而废,便会前功尽弃。</div><div><br>不论何种方法,识字活动都要做到三定;<br><b>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人)。</b></div><div><br>要每天固定一个恰当的时间和一个比较安静的地点,根据孩子学习情绪高低进行相应时间内的游戏学习,天天不间断。这样时间一久,便会形成条件反射,一天不学孩子就会闷得难受。<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