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铁岭古城》

TGF 海啸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铁岭是春秋战国时属燕地。秦时,北部为东胡族活动区,南部属辽西郡。东汉三国魏晋时,铁岭县属玄菟郡。唐时,整个地区属延津州和南苏城辖区。辽代在铁岭地区置银州富国军、韩州东平军、双州保安军、同州镇安军、咸州安东军、祺州祺佑军。金代置成平路辖咸平府及庆云等八县。元时属成平府路。明代设铁岭卫、三万卫、辽海卫和自在州。清代大部属奉天府。"九·一八"事变后,铁岭地区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日本投降后不久,又为国民党占领·。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解放铁岭。</span></p> <p class="ql-block">百年前铁岭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05年9月5日起,18个月内,日俄两国的作战部队均撤回了国内,但&lt;条约&gt;的附属协定中又规定:允许日本在'南满州'保留一个师团的武装作为驻屯军,另外,日本还将以南满铁路每十公里配备15名士兵的条件,成立铁路独立守备队,下辖六个大队也写到了&lt;条约&gt;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因此上,刚刚组建完成(1905年7月6日)的日本第十四师团被派往了中国东北,第一任师团长是陆军中将土屋光春,一年后陆军中将鲛岛重雄继任,十四师团的司令部就设在了铁岭(后移至辽阳,十四师团所辖二十八旅团司令部由公主岭移到铁岭).二十八旅团属下的步兵第五十五联队驻扎铁岭,联队长是步兵大佐东乡八郎左卫门.同时驻扎铁岭的还有十四师团的工兵第十四大队,大队长是工兵大佐木村平太郎,第二关东陆军病院,院长大高信藏.1907年(日本明治40年)第十四师团撤回国内.日本第十师团(驻辽阳)下属的第八旅团司令部驻扎铁岭.旅团长少将津川谦光,下属步兵第十联队同时驻铁岭.1910年,第十一师团第二十二旅团的第四十三联队驻铁岭,1913年,第十三师团第二十六旅团的第五十联队驻铁岭.1915年,第十七师团来到东北,下属第三十三旅团的第四十一联队驻扎铁岭.1917年,第七师团所属第十三旅团的二十五联队驻扎铁岭.日本还以守卫南满铁路为借口,从1907年起,建立的独立守备队这只武装力量,司令部设在吉林的公主岭,司令官是少将级,隶属于关东都督府.独立守备队的六个大队,分布在长春至大连的南满铁路沿线上,第一大队在公主岭,第二大队在铁开原(开原),第三大队在奉天,第四大队连山关,第五大队大石桥,第六大队在瓦房店,在旅顺还有一个重炮兵大队,铁岭的卫戍病院也归独立守备队管辖。到了1920年,日本在东北成立了关东军司令部,守备队纳入陆军部管辖,归关东军司令部直接指挥,当时守备队的司令官是中将高山公通。查找资料看到,当时除了铁路沿线的'守备队'之外,日本为了对中国东北地区更大范围的侵占,为了准备今后对中国进行更大规模的侵略.在中国东北常驻的师团,改称之为'关东军'.日本国内的师团轮流到东北换防,驻扎时间为两年,由于铁岭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一直到1931年'九.一八'之前都有日本军队驻扎铁岭. 1919年,日本第十六师团属下的第十八旅团司令部及十九联队驻铁岭.旅团长两角三郎少将. 1921年,日本第十五师团属下的第二十九旅团司令部及三十四联队驻扎铁岭.旅团长渡边锭太郎少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3年,日本第六师团调到东北,司令部设辽阳,师团下属步兵第三十六旅团司令部驻扎铁岭,旅团长是少将上清吉(第二年是少将西田友幸).它属下的步兵第六十四联队驻扎在铁岭,联队长步兵大佐川崎享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5年,日本第十师团换防到中国东北,司令部还是在辽阳,它下属的步兵第八旅团司令部设在铁岭,旅团长是少将柴田重一(后为少将中岛虎吉).它下属的步兵第四十联队驻铁岭,联队长步兵大佐伊木壮五郎.两年后,第十师团调到了山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7年,日本第十四师团到东北,下辖步兵第二十七旅团司令部也设在铁岭,旅团长是少将汾阳光二(后来是松井荣雄少将),下属的步兵第二联队同时驻扎铁岭,联队长大佐长冈正雄.日本甲级战犯畑俊六(1933年-1935年)和土肥原贤二(1937年-1938年)都曾担任过这个师团的司令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9年,日本第十六师团换防东北,所辖步兵第三十旅团司令部驻扎铁岭,旅团长是少将香月清司,它下辖:步兵第三十三联队(驻奉天),步兵第三十八联队(驻长春),骑兵第二十联队(驻公主岭),野炮兵第二十二联队(驻海城),铁岭只有一个旅团司令部.</span></p><p class="ql-block"> 1931年,'九.一八'之前,驻扎铁岭的第三十旅团司令部移至长春(当时的旅团长是少将今井清).此后,铁岭再没有驻扎过日本野战部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驻铁岭的日军旅团司令部位置在今天的原春园宾馆的东侧,在文化公园的南侧曾经是它的东兵营,因为部队营房不够用,后来又在铁道西建了西兵营(现在美瑞小区的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因为以前看到的铁岭文史书籍中对铁岭驻日本军队的情况介绍得很少且不清,所以有意识的进行了收集,或许还不完全,但仅仅了解到的这些已让我感受到那个年代东北大地弱肉强食下蕴藏的血雨腥风。</span></p> <p class="ql-block">日本鬼子在铁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雄伟壮观铁岭古城当初也很有名气,城墙高2丈,底宽2丈,顶宽1丈2尺。城墙上四角各有角楼,有城门四:东曰德安,西曰孚泽,南曰薰阜,北曰瞻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铁岭古城城门原有瓮城。瓮城即城门外的月城,大约类似民宅的门斗。《武经总要》注为:“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当时铁岭城的瓮城,其南北门皆东向,东西瓮城门皆南向。随着铁岭人口渐繁,到清朝后期,铁岭城东门外即现今柴河街、小桥子一带地方也已形成闹市,据《奉天通志》载:当时铁岭的瓮城“除北门空闲外,其余筑市民房,与旗署纳租”,瓮城都出租变成了民宅。古城渐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光绪季年,铁岭县维修了古城四门,但拆掉了城墙上的四座角楼。1904年日俄战争时,铁岭地处双方交战的战场,日军从龙首山上向城内开炮,古城又遭战火焚毁。民国六年(1917),古城尚存四门。1921年,张作霖时期,拆了东门和西门。伪满洲国时期(1932年),又拆毁了南门和北门。至此,这座曾雄踞辽北数百年的铁岭古城,从此完全消失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