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

一颗糖👄🍬

<p class="ql-block">【浅谈校园文化】</p><p class="ql-block">一直觉得一所学校的文化传播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更是一种精神所在。校园的文化渗透应该是一所学校应有的底色和底气。它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p><p class="ql-block">初次走进龙凤初中时,我13岁,学校坐落在路边一条小道的尽头。路边琳琅满目的文具和生活用品,此起彼伏的吆喝叫卖声,“吱吱呀呀”作响的铁大门,陈旧但有序排列的教学楼,黑色沙土填充的老操场,砖块堆砌的学生宿舍,还有仅有一个大雨棚遮蔽的开放式食堂……其实,现在想想这好像也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只不过是布满市井气息的校园文化。</p><p class="ql-block">那时楼宇上的大字规规矩矩,千篇一律,“教学楼”“男(女)生宿舍”“综合楼”或者“食堂”。好像这几个大字就是明文规定的,是全国各地的学校专用标志,那时,没人会想到用另一种柔和诗意的语言文字替换生硬但倔强的它们。</p><p class="ql-block">如今,再次走进这所学校已是15年后,28岁的我已经卸去了曾经的稚气,有了生活的睿智,也学会感恩岁月给予的许多馈赠。寻路而去,记忆中的母校已经搬离了那片小平地,眼前巍然屹立的是一所高端大气的现代化校园,学校大门口“恩施市龙凤初级中学”的门牌醒目而霸气,更耀眼的是,学校有了自己的校徽:一支笔挺的毛笔上盘龙卧凤,姿态飒爽。正如学校的教育的核心就是“藏龙栖凤,笔耕不息”。</p><p class="ql-block">走进校园,拾级而上,“规则而自然,秩序而诗意”的墙面文化映入眼帘,独特的文化气息扑鼻而来,正如这所学校的教育宗旨。让学生在规矩和方圆之中不负韶华,释放天性,有出彩的机会。</p><p class="ql-block">若你不经意间抬头,定会被教学楼的命名所吸引,颠覆了传统,每栋教学楼早已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质和教育旨意:七年级的教学楼上立着“约礼楼”几个显眼的大字,正是学校校训“礼行人生”的集中体现,的确,这里必定是新生们“相约习礼之处”,挥手告别稚嫩的小学时光,开启学礼求知的中学时代,初尝学之“苦”滋味的七年级学子们唯有快速熟识中学规则,用“礼”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迅速适应快节奏的中学生活。</p><p class="ql-block">瞧,八年级的教学楼也有了自己的昵称——“博文楼“,也是学校校训前半句“知晓天下”的重要呈现,这里的确是“博览文学之地”,这时,学子们早已熟识了校园的点点滴滴,融进了“龙凤初中”这个大家庭里,真正做到了“讲规则,懂礼仪”,接下来的重要任务就是“来为求知,去做龙凤”,所以,埋头苦读的身影并不稀缺,晨起朝读的声响震慑人心,大家心照不宣,都知晓这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初三生活积累厚实的知识储备,博取拼搏的资本,为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蓄满能量,扬帆远航。</p><p class="ql-block">“致达皓远之空”,这是九年级教学楼的文化彰显。这里的学子们有礼有节,有学有才,这里正是他们“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之地,是时候搏一搏,拼一拼,赢得出彩的机会了。三年初中生活的点滴从这里开始集聚,美好回忆开始发酵,让人不舍得享用消费。</p><p class="ql-block">如今,除了“龙凤”“礼”等抽象的校园文化符号存在外,龙凤初级中学又发掘出“芭茅花”这一具体的文化符号象征,学校周围漫山遍野蓬勃生机的芭茅花,这种“向地扎根,向阳而生,自然生长,有序生长,抱团生长,蓬勃生长”的精神风貌,正符合学校千余师生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学习状态。</p><p class="ql-block">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工的,是一个长期研讨积淀稳固的过程,成功的文化底蕴应该在校园的一径一道上,一楼一舍间,一草一木中,更在一言一行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