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以为我没回头,我以为你没挽留,有些人转了身,便是一辈子…” </p><p> 官溪村,我终不会留有如此遗憾,即便转了身,还是会忍不住回眸,只为心中那一团难以割舍的思念,千回百转,如果记忆可以酿酒,恰似经年陈酿,我愿在这片土地上宿醉。</p><p> 记得5年前的秋天,有幸作为第一书记来到广寒寨,走进官溪。村路逶迤,车在一路的泥土上颠簸,窗外秋意渐浓,树叶枯黄,四野寂寥,芳菲难觅,秋风似乎吹散了它的妩媚,我没能感受到白居易当年“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般的惊喜。岁月给这里蒙上了一层古朴的面纱,迎面是一栋略显破败的两层小楼,墙体斑驳,门面不堪,沿着狭窄的楼梯,进到村委会办公室,桌椅板凳破旧,楼面轻晃。最有印象的是村支书热情的寒暄和挂在脸上展露不开的笑容,还有桌上茶杯中冒出的氤氲。那时的官溪,戴着贫困村的帽子,偏安一隅。</p><p> 新春即至的这个冬日,烟雨蒙蒙,严寒已经浸透了大半个江南,大面积穿透树林、穿透旷野,也穿透了凤凰涅槃的官溪,四八门上的映山红正在含苞蓄势,期待着来年春天的绽放盛开,大沙江水库的水面蒸腾出汩汩水汽,像一首温蕴婉约的诗,连绵起伏的山林烟雾缭绕,曼妙多姿,青黛的柏油路蜿蜒曲折。一行人提着大米和食用油急速地走在山路上,热情洋溢,笑语连连,他们便是前来开展扶贫帮扶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市商务局机关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们。</p> <p> 除了物质,也有精神大餐。在村部三楼会议室,局党委书记、局长孙彬从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三个角度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向党员干部、贫困户代表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精心指导如何结合官溪村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三尺讲台,精彩纷呈,如沐春风,理论分析与实践佐证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让人信心倍增、启迪至深。</p> <p> 湘东区广寒寨乡官溪村是市商务局牵头帮扶的贫困村,肩负脱贫攻坚的重大使命。这些年,市商务局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作为全局重要的中心工作任务来抓,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充分发挥驻村工作组牵头单位示范引领作用,先后派驻了四任第一书记,一名县级干部扎根驻村,几十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帮助官溪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进发展30亩沃柑种植和50亩黄桃产业基地 ,增强“造血” 功能,拓宽增收渠道,改善村容村貌。</p><p> 帮扶干部们坚守政治责任,几年如一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经历了官溪村脱胎换骨的嬗变,经受了新冠疫情防控战的考验,把镌刻在骨子里的热爱,换成脚步,去丈量与贫困户的距离,定格在灵魂里的初心使命,风雅了农家小院,风韵流动的身影婉转了旋律,交织在脱贫攻坚的凯歌里,灵动地走过了精准扶贫每一段不平凡岁月。</p><p> 如今的官溪村超凡脱俗,妆容精致,犹如藏在深山里的金凤凰,轻舒腰身,展翅翱翔。村口牌坊气派,村道沥青路面黛色如墨,路旁桂树成排,田野沃柑丰硕,山林如被,翠竹如哨,冬日暖阳,景色宜人,乡村旅游渐兴。村部已是三层的小洋楼,设施现代,功能齐备,布局在一楼的党群服务中心格外显眼。门前的小溪从深山而来,给小山村镶上了一条美丽的花边,水流宁静、随意,溢出一丝泥土的清香,在官溪人的心里,有着温顺、纤弱的丰姿和韵味。</p> <p> 沿着大沙江捡拾垃圾的志愿服务活动意义在于“美好的生活,就是每个人改变一点点,然后扩散到更多的人,不要忽略这一点点的举动对环境的影响”。惟愿参加活动的年轻人能有更多的感想,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未来,让天更蓝,水更清,生活更甜。</p><p> 眼前的支书,完全没有了几年前的模样,走路生风,眼睛泛亮,踌躇满志,看上去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头。</p><p> 帮扶户巫家有女鼠年新嫁,小儿稚气未脱,学有所成,夫妇俩外出务工返家,房屋内外整饬,柴炉年味十足,小货车停放院内角落。 离开时,巫家户主兴致勃勃,春风满面。</p><p> 快到溪边桥头福主庙,我双手合十,一回头,看见巫家老太太伫立塘前,笑靥如花。</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