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气脉山小学】以树的姿态成长

梦入芙蓉浦

<p class="ql-block">成长的滋味是地上一棵小苗渴望长成为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怀有成为参天大树的渴望与信念,就一定能在风雨中在电闪雷鸣惊涛骇浪中葱茏地站着,而不会凋零为一棵衰枯的草。</p> <p class="ql-block">用心播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3年,刚满18岁的吴老师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毕业了,被分到了一所村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了通师二附小施建平老师送教下乡的课,生性好强的吴老师暗暗下决心:既然不能选择环境,那就让我在现有的环境中生根发芽!调整了心态,开始了自己的摸索。</p><p class="ql-block">吴老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模仿名家设计教案,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精心选择课外书,与学生一起阅读、交流;采用“每日一诵”的方式,带领他们诵读古诗、名句;组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这些活动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质的飞跃。</p><p class="ql-block">最令我难忘的是吴老师的自考。她常常坚持读到子夜,拿下了大专、本科文凭。这使我领悟了什么叫坚韧—— 一种人生中最宝贵的品格。我也渐渐明白: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走姿态。一个教师究竟能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读书的态度。</p><p class="ql-block">吴老师回想在村小教书的六年,没有上公开课的机会,没有任何荣誉,没有谁来关注你,但那时读的书、上的课、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却在慢慢发酵,慢慢酝酿,让吴老师的生命的能量在不断强大。</p> <p class="ql-block">吴老师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一次次赛课、公开课中所接受的“魔鬼式”训练。为了2001年的海门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试教,推倒,重来,再推倒,再重来……为了练课堂语言,吴老师买来名家诵读的磁带,跟着大声练;为了练体态,天对着镜子,一个眼神,一举手、一投足,尽量做得完美;为了练课感,夜深了,还独自一人站在空荡的教室里试教……那次比赛吴老师获得第一名,后又代表海门参加南通市比赛获得一等奖。</p><p class="ql-block">这样一路赛来,每一次比赛都经受一段“魔鬼式”的训练,从师傅最初的指导到后来自觉“磨炼”,每经历一次“磨”的过程,都让吴老师感觉有一种“蜕变”,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也愈加深刻,这让吴老师听到了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吴老师将这些年的成长总结为五句话:</p><p class="ql-block">1.“名师的生命在课堂”</p><p class="ql-block">公开课的最大价值,不在课的本身,而在备课和研讨的全过程。只有在公开课的不断洗礼中,教师才会真正成熟起来。</p><p class="ql-block">为了锤炼课堂教学艺术,吴还摸索出一些日常的教学修炼方法。比如“细读实录法”,收集了许多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一有空就细读,反复揣摩每一个精彩片段,细细品味独具匠心的方法和智慧,学习他们的“绝技”。比如“自我剖析法”,把自己的课录下来,整理成实录,反思课堂的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等。</p> <p class="ql-block">第二句: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p> <p class="ql-block">“确立教学主张,彰显教学风格。”这也是导师们反复强调的。要想更好地成长,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p><p class="ql-block">结合导师的点拨,以及对自己的分析,吴老师把研究锁定在“探索展现母语之美的语文教育”上,努力将母语教育植根于汉语文本土,遵照汉语言文字特点与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遵照现代先进教育思想来进行和改造母语教育,构建起独具民族特点和中国特色的母语教育体系,培养儿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对母语的热爱之情,探索一条“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p> <p class="ql-block">第三句:课程,铺就专业成长之路。</p> <p class="ql-block">近几年,吴老师专注于《“中国风·母语美”微课程群的开发与实施》,这项研究“很有眼光,具有前瞻性、挑战性,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息,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蕴含中国元素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形象。”这让吴老师坚定走出一条充盈着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探索之路</p> <p class="ql-block">第四句:用永不满足的姿态去读书</p> <p class="ql-block">吴老师喜欢阅读。以前,文学阅读,是首选。</p><p class="ql-block">专业阅读是从充实学科知识开始的。此外,吴老师还选择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目进行阅读。</p><p class="ql-block">在系列阅读中,吴老师感到与教育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阅读是最有效的专业阅读。比如,她一直感到古诗词教学是个难点。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寻求新的突破?带着这个问题,她开始阅读《诗论》《唐宋词十七讲》《人间词话》等书,通过阅读,才真正懂得古人因何写诗词、为何如此写,我们如何解读、学习诗词。</p><p class="ql-block">这些年的阅读,使吴老师越来越感觉到,一个教师要改变自己内部基质,除了阅读,别无他法。</p> <p class="ql-block">第五句:有思想,才不同</p> <p class="ql-block">记得一位专家说:“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或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对这句话这样理解:“艰苦的环境”对教师而言是“劳其筋骨”,而“自设的艰苦环境”则不仅是“劳其筋骨”,还是“苦其心志”,是自我加压、自求历练。</p> <p class="ql-block">第六句:做到极致就是卓越</p> <p class="ql-block">有时,优秀会成为卓越的敌人,就如一句话所说:“一旦你以为自己已经非常卓越,那滑向平庸的过程也就开始了。”其实,对于卓越的追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我一直坚信,做到极致,就是卓越。</p> <p class="ql-block">让学习、工作成为日常生活的全部。在外人看来,这种生活无趣无味,但真正投入进去,也能自得其乐,乐在其中!在坚守中探索,自己就成了“生活在规律中的主人。这样,每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都会带给自己清新亮丽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以树的姿态成长,那个蓊郁茂盛的参天梦想永远具有诱惑力!</p><p class="ql-block"><br></p>

老师

母语

教育

阅读

教学

公开课

成长

卓越

语文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