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路怀古——“南市专辑”之二十二

高峰

<p class="ql-block">1999 年起,上海南市乔家路及其周边地块的征用,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了。</p><p class="ql-block">作为自小生活在老城厢的我,多年来一直深爱着老城厢深厚的人文底蕴,留恋着它特有的市井生活烟火——多年中,我先后制作过有关“董家渡”“商船会馆”“蓬莱路”“梦花街”“文庙”“凝和路”“光启路”“厅西路”“三山会馆”“四牌楼”“九亩地”等二十多集“南市专辑”的美篇——2020年春、夏,尽管新冠疫情肆虐,我一如既往地背着相机,一次一次地穿行于乔家路和其周边的街巷,为它们留下历史转折点时期的影像,寄托我对它们未来的美好愿望。<b> </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乔家路永泰街口有 700 多年历史古银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乔家路永泰街口原是一处废旧物品回收和销售店,随着动迁进程的加快,一段时期收、销两旺。2020年夏天,它自己也被动迁了</span></p><p class="ql-block"><b>一、乔家路和我的寄语</b></p><p class="ql-block">古代上海地区阡陌纵横,河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然而古上海城地域不大,九华里城墙之内的土地上,不可能有大江大河,流淌而过的基本都是一些名叫“浜”或“泾”小河浜。其中薛家浜便是流经城内东南部的一条东西向的“浜”。专家考证,据《同治上海县志》记载薛家浜是经小南门水门进城之后沿着乔家街、西乔家街向西,在今天的乔家路凝和路(即当年的“也是园”)处折向南,而后向西流出小西门的。1906年薛家浜被填没后,东段筑成的路叫乔家街,中段叫凝和路,西段叫尚文路;乔家街现今叫做乔家路。这也就是《南市区地名志》记载的“乔家路东起中华路,西至凝和路。……清朝时,今乔家路原是一条河浜,该浜东引薛家浜水进小南门(朝阳门)水关,西达也是园浜(今凝和路)。 据载,明末名将乔一琦(上海乡人)世代居此,浜因乔家住宅得名。辛亥革命后,填乔家浜筑路,路以浜名命名。”——填浜筑路应是1906年。 </p><p class="ql-block">和前者考证不同的是,《南市区地名志》把入城后的薛家浜改称为了“乔家浜”,这是有历史根据的。元末明初,今日乔家路所在只是薛家浜入城后的一段,并无地名。后来,因在川沙建成抗倭有功的的乔家后人乔彦与两个儿子乔镇、乔钧从川沙迁居来此居住,并先后在沿浜一带建造了修仁堂(在今乔家路凝和路口)、乔家祠堂(在今药局弄)、乔家祖茔(在今永泰街俞家弄口)、南园(即后来的“也是园”,在今凝和路)、最乐堂等,而且造福乡民,成为了当地显赫人家,久而久之薛家浜两岸的人们也将这段河浜叫做“乔家浜”。1906年填浜筑路后称为乔家街,即今日之乔家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动迁过程中,采取的是动迁户搬走即封门的措施</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希望,在乔家路地区这轮历史性改造的过程中,不搞大拆大建,更不营造假古董;能真正让曾经生活在这条老街上的乔一琦、徐光启、郁松年、王一亭们活起来,活出个真面目;能真正弹去时光蒙在梓园、九间楼、书隐楼、最乐堂、药王庙等历史标签上的尘埃,让老城厢的文脉得以延续,把这一带建成有延续,有温度,活着的生活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乔家路是也有不少新式石库门弄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些都是有近百年历史的弄堂和石库门民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乔家路中段也有一些新式工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永泰街上的新民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乔家路、中华路口南侧的小南门警钟楼被称为“上海的埃菲尔铁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乔家路东首的巡道街</span></p><p class="ql-block"><b>二、巡道街和道台衙门</b></p><p class="ql-block">巡道街原是“上海道衙门”西边的“巡道右街”。上海道,全称为“分巡苏松太兵备道”,是兼管苏州、松江、太仓三府军事、行政、税收等的最高长官。原名“分巡苏松兵备道”,清雍正八年(1730 年)六月从苏州移驻上海,乾隆元年(1736年)将太仓划归其控辖,更名为“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巡道署位置在今天的金坛路集贤邨。当时,巡道署大门朝南,门前的马路叫“巡道前街”,西面的马路叫“巡道右街”。小刀会起义时,巡道署被毁,道台吴健彰被捉。小刀会起义被镇压后,巡道署得重建。辛亥革命爆发时,道台刘燕翼和所有官员均已逃之夭夭,革命党人攻占道台衙门后用煤油将它烧成了废墟。民国后,这里改作警察厅,巡道前街改名“警察厅路”,即今日金坛路;巡道右街即今天“巡道街”。近年来,巡道街东侧金坛路附近陆续被改造,西侧基本保持着就是风貌。“分巡苏松太兵备道”的遗址在金坛路35弄集贤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清上海道台衙门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海道台上任”(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巡道街和顺街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乔家路地块的梅家街和东梅家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东梅家街138弄一家的“三层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巡道街附近引线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巡道街北端的面筋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宜稼堂”和“郁半城”</b></p><p class="ql-block">乔家路77号是清代老城厢大名鼎鼎的“上海船王”郁松年(号泰峰,南翔人)的故居“宜稼堂”旧址。郁泰峰和堂兄郁彭年(字竹泉)创办森盛沙船号,创立商船会馆,开设了遍及老城厢的钱庄、商号、典当铺、酱园、药店、豆麦行等近百家,为上海早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辛元欧的《上海沙船》说:“当时(指清代道光、咸丰年间上海沙船业之鼎盛期)有史可查的沙船商号有30余家,其中最有名的有王永盛(桐树)、郁森盛(泰峰)、沈义生(晚香)。”</p><p class="ql-block">道光五年(1825年),郁松年购得康熙二十一年间进士周金然所建的“宜园”,更名“借园”后,在其中兴建了“宜稼堂”。有文说,宜稼堂“系两层楼房,结构为砖墙立柱、抬梁式构架、榫卯结合。平面呈四合院状,共四埭三进,每埭五开间,正屋前有东、西厢房。每进的前后设门楼和天井,正屋和厢房之间设小天井,俗称‘三进九庭心’。沿乔家浜还设统阳台,夜间点亮灯笼,用于河道照明。在楼东侧,另造双开间东厅,前排为戏台,中隔天井,北屋为花厅,屋后为假山,再后为船厅。西侧设长廊避弄,其南端为轿厅,北端为厨房。整座宅第在设计方面可谓匠心独具,崇古而又趋时,朴实中显豪华。”(见2019年3月21日解放日报)</p><p class="ql-block">我去也晚。宜稼堂那时已被拆得只剩外壳了。这里的唯一一张内景图系借用解放日报报道插图——特此说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刀会起义爆发后,正直郁彭年病故待葬,郁松年在家守灵。为保安全,郁松年给义军捐资抵充军用,并购粮救济乡民。小刀会失败后,咸丰五年,上海道诬其有通匪嫌疑,逼迫郁松年交付20万两白银作为修成专款,将因战火遭受严重破坏的上海城南半城的城墙,修葺一新并加高三尺。与此同时,郁松年还捐资修复了上海城北城被法军炮轰炸坏的缺口。据说,因为弥补修城款造成的亏空,他不得不把借园的一部分花园卖给了王一亭建造梓园。</p><p class="ql-block">在老上海,有“郁半城”一说,来源有二。一是肯定郁家富甲一方的地位,说他家的产业占据了上海的半壁江山,称郁家为“郁半城”;一是称赞其捐资修城的义举,说他修葺了上海的南半段城墙,称郁松年为“郁半城”。</p><p class="ql-block">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原姓郁,是郁松年的曾孙。据他说,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就出身在“宜稼堂”;邹韬奋和夫人沈粹贞也曾在宜稼堂借居多年。</p><p class="ql-block">拆迁前仍居住在宜稼堂郁松年的后人,60多岁的郁树眉和她的先生回忆说宜稼堂曾有藏书楼和阅览室,听他们的祖辈说过去李鸿章、左宗棠也曾到此看书。</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附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前在老城厢,被称为“某半城”的,不只郁松年一位。譬如还有位“潘半城”潘恩:在福佑路西端曾有一条现已名存实亡的“潘家街”(1907年辟建的潘家弄)。经有关方面考证,这里从前是明代上海名人潘恩家族的住宅所在地。在上海,潘家不仅建造了位于福佑路168号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福佑路318号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的沉香阁,也曾都是潘家的私庵。故历史上,有“潘半城”一说,即老城厢半个属于潘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乔家路77号“宜稼堂”内景(借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乔家路133号“梓圆”</span></p><p class="ql-block"><b>四、梓园和王一亭</b></p><p class="ql-block">乔家路113号是王一亭从1907到1938年的旧居“梓园”。</p><p class="ql-block">王一亭是上海一位有影响的人物,他是清末最大的实业家之一,两次出任上海总商会主席,还曾担任过中国佛教会会长。此外,他还是一位画家,早年学画得徐小仓指点,后师从任伯年,继承任派风格。吴昌硕定居上海之后,王一亭不仅生活上支助吴昌硕,还大力推介他的艺术成就;吴昌硕在艺术上则对王倾力提携。一时间,海上画界常见有 “王画吴题”的作品问世。吴昌硕曾赋诗称赞王一亭:“天惊地怪生一亭,笔铸生铁墨寒雨。” 二十世纪前期上海美术界的许多大事,书画社团的兴盛、书画市场的繁盛、书画展览的旺盛,以及赈灾做慈善的风气形成等,都与王一亭的热心倡导和身体力行不无关系开。王一亭与日本商界、文化界有着长期的交往。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王一亭积极参与援救。但1937年日寇侵占上海后,王一亭坚持民族节气,坚决辞去日清公司职务,不顾年迈体弱,毅然举家离沪去港,梓园交由女管家管理,1938年11月,王一亭因病重返回上海,不久逝世。现在王一亭的孙辈王孝行、王孝方等依在。</p><p class="ql-block">王一亭是个孝子,传说是因为其因母亲不喜欢闹市的喧闹,促使王一亭在光绪三十三年购得郁氏“借园”的部分花园,兴建了精致花园和宽敞的寓所供母亲、家人居住憩息。“梓园”因内有一棵百年梓树而命名。园中除留有借园的部分精武外,又增建了佛阁、假山、亭台、池塘等,还种植了奇葩异草,养殖了游鱼仙鹤。梓园沿街的两层西式门楼上,有罗马柱浮雕,中间“梓园”为吴昌硕题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和夫人艾尔莎访日途经上海时,应王一亭之邀在梓园“立德堂”出席王家家宴。于右任、张君劢等人作陪,期间观赏了主人所藏金石书画。爱因斯坦在日记中曾写道:“驱车穿过迷宫般的黑暗街道,去一位富翁画家家里吃中餐晚饭。房子外墙高冷,外面黑暗。里面,节日般灯火通明的走廊,环绕着浪漫的带有如画般池塘和花园的庭院。”此事曾轰动上海,《民国日报》《时事新报》《大陆报》等在报道此事时,还描述了梓园内青玉舫、琴台、归云岫、荷花池等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梓圆”门口下的过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梓圆”内现存的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新中国成立后梓园还是一座园林式的建筑。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园中池塘被填,假山被移至蓬莱公园。园中部分区域成了 “上海市南市起重安装队”的工作场地,一些住户先后搬了进来私搭乱建,成为“七十二家房客”的新主人。唯有主楼二楼南屋还居住着当年女管家的后人楼先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梓圆”的罗马柱和精美花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今,穿过门楼下走进“梓园”,那棵百年古梓树也没了踪影。园中有塔式主楼房和一座两层佛阁,可见大大的斜顶、高高的廊柱和雕花门窗。在后面,还有一排宽敞的平房。“上海市南市起重安装队”依旧占据着园中东北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至今还占据着“梓圆”的南市起重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乔家路143号“最乐堂”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b>五、“最乐堂”和乔一琦</b></p><p class="ql-block">据传为乔家后代明末将领乔一琦故居遗址即“最乐堂”旧址(也有人认为,这是乔一琦的族兄弟的住宅)。乔一琦是一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上海人。晚清秦荣光的《上海县竹枝词》叹其云:“英雄无命佐皇廷,滴水崖头坠将星。天不欲延明国祚,乔公子技枉精灵。”乔一琦出生于本地名门乔家,年轻时天资聪颖,倜傥任性,奇伟力强,不仅武艺超群,还擅长书法(上海博物馆藏有他录所著的18首诗的草书帖和金刚经石刻两种),人称“乔公子”。他33岁得中武举,被委以把总。在任辽东广宁卫(在锦州东北)守备时,驻山海关东之滴水崖,曾写 “镇星之精”大字于石壁。他治军有法,操练严格,人称“乔将军”。万历四十七年,辽东经略杨镐任命时年49岁的乔一琦为左路先锋,以五百壮士,同刘鋌、杜松等共同抗击后金进犯。在刘綎、杜松阵亡之后,他率兵驰援,同努尔哈赤的儿子、女婿展开大战并使之殒命。在滴水崖一战中,乔一琦身陷重围,腹背受敌,身中流失。绝境之中,乔一琦宁死不降,高呼“我不负天下”,下马面对京师而拜,跳崖殉国。乔一琦所乘之马亦坠崖而亡;五百壮士无一降敌,全部阵亡。乔一琦壮烈事迹彪炳千秋,明清两朝皆立祠奉祀。据说,最乐堂边的药局弄里曾有座乔氏宗祠,里面供奉有乔一琦的遗像,宗祠在“文革”初期被焚毁了。</p><p class="ql-block">现在,在最乐堂门前,尚存一块方形花岗岩旗杆石,正面刻三支戟,寓意说“连升三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最乐堂”旧址前刻有三支戟的旗杆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最乐堂”旧址里的人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乔家路北的药局弄</span></p><p class="ql-block"><b>六、药局弄和乔家祠堂</b></p><p class="ql-block">药局弄是乔家路北面不远处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路。因疫情,也因居民大多迁走,药局弄在巡道街一头已被封闭,不准人员出入了。</p><p class="ql-block">据《同治上海县志》说,乔镇的后人“世为名医”,且有在太医院供奉者,乔家医者“制药济人无不治者”,故“人号(其)所居为药局弄”。相传药局弄95弄1-2号曾是药王庙(也称神农殿)遗址。药王庙在清代嘉庆初年落成,房屋宽敞:前有戏台,中建大殿,后辟议事堂。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后,每年春秋,官府都要在庙里专门施诊给药(),援助缺医少药的贫民。上世纪世纪五十年代,药王庙成为小学校舍,1975年,该小学撤并,药王庙被拆除后改建新工房。有资料说,药局弄里有乔氏宗祠,里面曾经供奉有乔一琦的遗像,但在“文革”初期被焚毁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凝和路乔家栅</span></p><p class="ql-block"><b>七、“乔家栅”和黄松糕</b></p><p class="ql-block">乔家栅是上海著名的最早的有规模的点心店。它的创始人是一位姓李的江西人(也有说是广东人),人称“小光蛋”。早年“小光蛋肩挑一付汤团担在”文庙附近叫卖,后来时常歇担在今日凝和路乔家栅(薛家浜北面乔家大院所在地,故设栅门)栅门口。因为他做的汤团、擂沙圆味道与众不同,顾客欢迎,不久就借栅门内的一间房,摆两张桌子、几条长凳开起了小店。时间久了,这家开在乔家弄栅门之内的,原本没有店名的被人们习惯地叫做了“乔家栅”。后来“乔家栅”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小店已难以应付了,就在旧校场街口真实开店,改名为“永茂昌”。之后又在老西门外和金陵东路郑家木桥分别开设了分店。小光蛋死后,一个叫王士嘉承接其业,在今天的襄阳南路永嘉路口另开一家装潢精致的店铺,恢复原名“乔家栅”。(参见朱梦华《上海南市旧话》)时至今日,永嘉路(总)店还在,老西门的“乔家栅”早已不存,但在南市挂名“乔家栅”的点心店不在少数。</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家离老西门咫尺之遥,乔家栅五分钱一块的的“黄松糕”是我的最爱,至今念念不忘。如今,但凡偶尔有所见,我必一尝为快,可只是,比以前的更甜了些,也没那时做的松软,有点粘牙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老西门乔家栅点心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乔家路234-244号是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故居“九间楼”</span></p><p class="ql-block"><b>八、“九间楼”和徐光启</b></p><p class="ql-block">据《上海徐氏宗谱》记载,徐光启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出生于“太卿坊祖宅”。太卿坊原是纪念明代南京太常寺少卿沈瑜在上海城南而立的牌坊。清代《同治上海县志》记载:“太卿坊,为沈瑜立。坊在大南门内,今尚沿其名。坊废。”太卿坊就在今光启南路。</p><p class="ql-block">徐光启的祖父是经商之人,在购置了太卿坊南面土地后,按明代上海地区大户人家住宅建屋的定制建造宅院:“三进大门朝南,进门后(一般)为一条5米长的夹道,过了夹道即前天井;再向北又是厅堂,即前客堂,是主人会客的地方;通过客堂是中天井;再后面是后天井,中天井与后天井之间有群房相隔;后天井北面就是联排的楼阁,这里多用作待字的小姐和其他女眷的用房。从正大门到最后的楼阁一般在30—50米之间。”(引文见薛理勇《徐光启在老城厢的产业》)由此看来,今日的“九间楼”应是徐光启故居最后一排面临乔家浜的楼阁,“徐光启祖居的大门原应开在今俞家弄上。”(薛理勇《徐光启在老城厢的产业》)。近年来,媒体人倪祖敏先生也曾撰文阐述过相同的看法,并指出:“其实,‘九间楼’的真正楼名叫‘后乐堂’。”(见2020年4月2日“上海老年报”,我也曾在上海文庙明伦堂听他讲述过儿时开始在乔家路一带生活情况的专题讲座)当年,徐光启祖宅北面便是乔家浜,沿岸筑篱笆墙,并在水面造廊桥。明朝末年,清兵南下,太卿坊在战火中遭焚,徐家祖宅大部连带被烧,仅剩最后一进九的间楼阁,俗称“九间楼”——1937年淞沪抗战中“九间楼”又被炸了两间,如今仅剩七间——清末,乔家浜填平筑成乔家路,居住在“九间楼”的徐家后人便在乔家路上开门出入,形成了今日之景象。据说,1956年进行文物普查时,“九间楼”里的徐氏后裔朱二媛曾捐赠明代徐光启绢本画像和崇祯皇帝所赐黄绫诰命等两件文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4年时“九间楼”前</span></p> <p class="ql-block">多年来,我在拍摄过乔家路、俞家弄、凝和路,光启(南)路、蓬莱路时,多次拍摄过“九间楼”,并于2018年征得居民同意后进入222号和224号里面拍摄。而今的“九间楼”虽已年代久远,却仍依稀可见到当年的楠木梁柱、柱础、雀替、斗拱、楼板、梁上的卷水云纹等。但是,内部结构大多已被 “群居”的居民分割破坏,不少地方拥挤肮脏不堪。门前一度也为无证摊贩占据,杂乱无章。</p><p class="ql-block">我想,在乔家路历史性改造中,要重建和恢复徐光启故居原貌,已无可能,也无必要。但,“修旧如旧”地修复现存七间“九间楼”的历史面貌,确实保护好老城厢中这座珍贵的文化遗产愿望一定能实现。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九间楼”242号内景(2018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九间楼”242号内景(2020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世纪30年代的“九间楼”(选自徐光启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乔家路南边的俞家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俞家弄193—196号,人称早年徐光启故居的大门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俞家弄187弄,据说以前这里有条小弄堂能到达“九间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俞家弄193号,有文章说这里可能是徐光启故居第三进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死后,子孙辈虽然跟着沾过光,但有记载说“鼎革以后,家渐中落,今曾孙济济,尚未有达者。”到了乾隆年以后,后人世代只能退到残存的“九间楼”居住,卖祖产度日。对此,倪祖敏先生在《徐光启故居“九间楼”》中曾有类似的介绍:今天位于“九间楼”前方的俞家弄193—197号(清代上海城地图中此处为连同西俞家弄的“顾家弄”),早年有一座二进深的明代宅院,即民国工商界领袖、大实业家陆伯鸿的老宅“陆敬德堂”。陆氏家谱记载,陆氏先人陆嘉禄与徐光启是世交,清雍正年间其孙陆兰亭从徐家后人手中买下今俞家弄的宅院,经改建命名为“陆敬德堂”。陆伯鸿即出生于此。在俞家弄187弄深处左侧原先还有一条通道可达“九间楼”。文中还强调。“陆伯鸿的曾祖母陆徐氏(圣名沙斐亚)是徐光启的后裔。” 倪文也推断 ,从“九间楼”“往南面推40到50米的距离,推进到了俞家弄”才是徐家故居的二进、一进房。(见2020年4月2日“上海老年报”)我通过在俞家弄的走访和拍摄,很认同薛、倪二位先生之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俞家弄193号,有文章说这里可能是徐光启故居第二进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光启南路232弄,传说徐光启新祠堂所在(因疫情,弄口被封锁,居民不准进入,照片系透过门缝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光启南路232弄,传说徐光启旧祠堂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九间楼”东边有条南北走向的“光启南路”。1933年上海在举行隆重的纪念徐光启逝世300年活动时,在城隍庙东面建筑了一条“光启路”。现在的光启南路,以前北段叫“阜民坊”,南段叫“太卿坊”,民国后合并为“阜民路”。因“阜民路”与静安区的“富民路”谐音,1980年改名为现名“光启南路”,作为光启路的南延长线。相传,徐氏后裔曾在光启南路上建有新旧徐光启祠堂两处。但分局有关资料指引,我在光启南路232弄和250弄寻觅时,已难见其踪影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在北京逝世后,朝廷派员专程将遗体护送回上海安葬(墓园即今光启公园),同时在祖居附近建造纪念徐光启的“阁老坊”。不过仅几年后,清兵入关,明朝倒台,阁老坊工程被迫中止,致使 “阁老坊尚未造完,上搭荣架,下弃小儿”(姚廷遴日记《历年记》)。后清政府为了笼络人心、巩固政权,于康熙甲戌年间费资二万两多,恢复建造阁老坊。同治二年,又重修一次。</p><p class="ql-block">2018年1月13日,在离“九间楼”不远的光启南路近乔家栅交界处拆除旧房过程中,发现了一根原先被包裹在屋内的粗大花岗岩石柱(四米外的路西还有一根被“光启南路216号”平房包裹着只露出一头的石柱)。专家现场勘查后认为,它是原来的“阁老坊”还是“太卿坊”遗物,尚有待考证,并建议为改善交通,可由相关部门暂时搬移到合适的地方收藏,在合适的时机,再在出土地附近,配合城市规划恢复重建。</p><p class="ql-block">由此我想到,历史和文献记载的确也有可能出现与现实不一致的情况。诚如薛理勇所言“据说,阁老坊在建设光启路时拆除了,现在看来并非一定如此。”故而,有材料断言的1931年春,阁老坊因“年代过久,失于修理,残缺零落,时虞倾圮”被拆的说法,未必能成为结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8年1月光启南路上面世的花岗岩石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南市阁老坊”旧照</span></p> <p class="ql-block"><b>九、天灯弄和“书隐楼”</b></p><p class="ql-block">据有关学者说 “天灯弄”早年在上海名园“日涉园”之中,是园中“竹素堂”所在地。随着日涉园的逐渐荒废,竹素堂毁了,所在之处形成了一条小街“竹素堂街”。民国后,这条街上有了路。人称这种高悬的灯为“天灯”。时间久了,路名也被称做“天灯弄”了。(薛理勇《上海老城厢史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闻名遐迩的“书隐楼”就坐落在今天的天灯弄77号。这条曲尺形的小路,因有“书隐楼”在而为人熟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天灯弄(2013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天灯弄72弄内的自搭的“鸽棚”令人瞩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天灯弄“书隐楼”对面的“树隐人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天灯弄77号“书隐楼”</span></p><p class="ql-block">同一般的传说“书隐楼”是明代沈初建造不同,薛理勇先生说,“‘书隐楼’坐落在老城厢天灯弄,由于它是上海保存为数不多的清代早期富家住宅之一,其在上海的知名度确实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实际上,书隐楼是明代上海著名私家花园——日涉园的一小部分……明代,日涉园、豫园和豫园合称‘上海三大名园’。”相传,明万历后年,家住梅家弄的陈所蕴于购进了唐姓邻居的40亩土地,历时五年,在自家老宅东面对门建成了“日涉园”。之所以取名“日涉园”乃是因为花园建成后陈所蕴的朋友李绍文有诗赞美新园云“为圃与为农,岂是公卿事;园林最近家,不妨日一至。”陈所蕴取“不妨日一至”之意将花园命名为“日至园”;后因“日至”读音不谐而改名为“日涉园”。陈所蕴长于园中招待友人和乡绅,并作《日涉园记略》称赞园中有“三十六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年间上海名绅陆明允收买了日涉园后,不仅将陈氏老宅与日涉园连成一片,还对园内景物作了大规模的重建或调整,并在花园中增建了一幢藏书房,取名“传经书屋”。乾隆年间,陆明允曾孙陆锡熊因参与编纂《四库全书》有功,受乾隆特赐御题的杨基《淞南小隐》画轴,遂将原先的“传经书屋”更名为“淞南小隐”。之后,陆锡熊请《四库全书》副总裁沈初题写藏书楼“淞南小隐”匾额时,沈初为了既满足陆的心愿,又不至于引起乾隆以为陆有退归林下之意的误解,遂将匾文改为“书隐楼”(该匾于“文革”中被毁)。可能由于沈初历任礼部、兵部、户部尚书的位高爵重名声远胜于陆锡熊,且又为“书隐楼”题匾,不少人便以为书隐楼乃沈初所建,是沈家的藏书楼了。</p><p class="ql-block">可能因为书隐楼名气太大 ,加上日涉园其它建筑的逐渐破败,久而久之,人们便以尚存的“书隐楼”来称呼陆家的住宅和花园——“日涉园”的仅存部分了。</p><p class="ql-block">“书隐楼”后来几易其主,最中为上海滩炙手可热的商贾大户、清代著名的船行巨子郭万丰船号主人郭梦斗购得,其后裔居住至今。</p><p class="ql-block">传闻书隐楼四周原有3.6丈高风火墙,内共有5进,房70余间。由东向西一至三进为宅邸花园,有轿厅、正厅、话雨轩、十字墙、船厅、戏台及池沼、假山、花圃等;四进为藏书楼;第五进为起居室。整个建筑雕梁画栋,砖、木镂雕之山水人物花草树木造型生动,雕工精细。</p><p class="ql-block">书隐楼在“文革”中严重受损,加之年久失修,早已破旧不堪。如若修缮,耗资巨大,郭家后人独木难支,无力维修,只能守着旧屋,终年闭门拒访,非特许不得入。上海有识之士和许多媒体曾奔走呼吁修缮书隐楼,终还是如泥牛入海。有关部门因其是文物保护单位,为不致倒塌,也只得不时派人做些小修小补。</p><p class="ql-block">我曾多次徜徉书隐楼门外,虽一再叩门,仍无缘一睹其真容。这里有关园内的照片系借用友人“一臂之力”(微信名)所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历史上,书隐楼是座富人家住宅兼花园,并不以“藏书”之巨闻名天下。但一些人,包括媒体记者却认为它和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并列为“江南三大藏书楼”。不知此说依据何在?如果仅凭个带“书”字的楼名而定为“著名藏书楼”,未免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了。</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补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就在我快完成本美篇制作时,传来“书隐楼”即将被政府征收的消息,心中甚为欣喜。但愿此事早日成真,期待有朝一日,我们能像游览文庙一样,凭证或购票参观修缮一新的书隐楼。</span></p> <p class="ql-block">据有关方面透露:</p><p class="ql-block">乔家路整体改造,是以南面的以徐光启故居与北面的书隐楼为核心,由乔家路和巡道街两条街路为线,与之连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乔家路文化街。</p><p class="ql-block">乔家路文化街将保留传统街巷的线形和界面特征。乔家路尚有133弄和151弄的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将得到风貌性的修缮。老街保护的重中之重,是修缮沿街的一些明清古建筑。这些古建筑里居住的“七十二家房客”将得到房屋置换,修缮后将开辟成博物馆、纪念馆。这样,乔家路并不是一个假古镇,而是将打造成为一条文化街,老城厢的多伦路。</p><p class="ql-block">徐光启故居“九间楼”修缮后将辟为徐光启纪念馆。明末著名将领乔一琦的故居修缮后将辟为中国明代兵器博物馆”。梓园修缮后,将恢复昔日绿荫葱葱和小桥流水的模样。清代“商船大王”郁泰丰的故居基本保持着清咸丰年间“五进”的格局,修缮后将建成“清代商船博物馆”,展现上海近代商船的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乔家路西端将延伸,与桑园街打通,两侧将实施旧区改造,兴建小高层。恒大也是园以南将打造成乔家路文化街西入口,沿桑园街、乔家路将打造成仿古街区。乔家栅小区将得到改造。同时,位于永泰街1号的有700年历史的古银杏树及周边将打造成古银杏广场,作为乔家路文化街的东入口。</p><p class="ql-block">巡道街西侧的部分旧式里弄住宅江实施动迁。中华路、金坛路口打造成天灯广场,拓展出一条视觉走廊,将书隐楼透露出来。天灯广场与已建成“绿地名人坊”等高层建筑三处和金坛路北侧有集贤村新式里弄住宅和谐相处。</p><p class="ql-block">黄浦区政府将下决心与郭家共同解决书隐楼的产权问题。书隐楼修缮后,将作为收藏、研究和展示的书籍、字画的基地,并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树荫人家周围的天灯弄也将得到风貌性的修缮,并向南与药局弄打通,与乔家路连为一体,并挖掘药王庙、树荫人家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b>说明:</b></p><p class="ql-block">文中未署名的照片,除有标注者外,系截取网络文章。</p><p class="ql-block">在此,特致谢!</p><p class="ql-block"><b> 高 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2021年1月31</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