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上海的钱学森图书馆的大厅,图书馆大厅里竖立着一枚东风-2A型弹道导弹的实弹模型,弹体上写着毛主席的语录:“这支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p> <p class="ql-block">“两弹结合”,即是用导弹做为原子弹的运载工具,是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的一个大课题。这个过程,和研究核弹一样充满曲折,不但和苏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也有海外归国科学家的大力支援。</p><p class="ql-block">在二战末期,苏联缴获纳粹德国一批v1,v2导弹和导弹专家,在此基础上,苏联的导弹技术发展飞快,研制出系列化的弹道导弹。我国在导弹领域同样寻求苏联的援助,开始的时候,苏联确实帮了不少忙,比如说提供了R-2模型导弹。结果研究到关键时刻,苏联专家集体跑路了。</p><p class="ql-block">面对这种局面,主持导弹研究工作的聂荣臻,指示国防部五院的科技人员一定要争一口气,绝不动摇仿制导弹的决心。之后我国研究导弹也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如果说钱三强是我们研究核弹的关键人物,那么研究导弹的关键人物就是钱学森。</p><p class="ql-block">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一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导弹飞行7分多钟,命中了550千米外的预定目标,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在苏联援助专家全部撤走的异常困难条件下,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造出来的导弹,也被称为“争气弹”。 中国结束了没有导弹的历史,从此开启了自行设计研制导弹的历程。东风一号导弹仿制于苏联的R-2弹道导弹,其技术基础来自于德国V-2飞弹。</p> <p class="ql-block">钱学森成名于美国,师从美国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1947年他就为美国设计出了飞行距离一万两千公里的液体火箭,成为了美国宇航事业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因为钱学森的成就太过耀眼,所以他的归国之路非常坎坷。</p><p class="ql-block">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迫切想回国效力,却被美军列为“黑名单”,不断拒绝他的请求。有一次,美国海军部长丹•金布尔在拒绝了钱学森之后,甚至掩饰不住自己的情绪,怒吼: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他知道的情况太多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p><p class="ql-block">后来,钱学森机智地把自己的处境夹在家书之中,通过欧洲转寄到了中国。周总理立即指示外交部和美国交涉,甚至提前释放了美国的间谍。经过长期努力,才让钱学森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对此,美国海军部长叹息说: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做得愚蠢的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这张著名的照片,有人说这是钱学森在演示弹道导弹如何通过新型弹道从纽约打到巴黎。其实是误解,这是在演示新型飞行器采用“钱学森弹道”从纽约飞到巴黎。</p> <p class="ql-block">1955年的秋天,钱学森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为我国插上翱翔的翅膀。钱学森归国之后,迅速着手研究我国自己的导弹,当时很多中国人不清楚导弹到底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譬如,陈赓大将就问过钱学森:“您看,中国人到底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回答:“外国人能搞,我们中国人能搞,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p> <p class="ql-block">这是钱学森在1996年第一季度的工资单,实发1933.08元。当时钱学森41年军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当年工资真的不高。钱学森在美国时,他的年薪达到了3万美元。除了固定的工资之外,钱学森还可以从各项研究之中得到一定的收入,加起来的话,钱学森在当时的美国每年的收入大概为5万美元。</p><p class="ql-block">以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研制导弹武器是非常艰难的。例如制造导弹弹体与制造飞机不同,飞机的机体大多采用铆接,而导弹弹体则以焊接为主。当时,焊接导弹用的氩气我国还不能生产,从东德进口一瓶药6万元,我国在南京试制一瓶氩气成本高达20万元。一个焊工几天就要消耗一瓶氩气,所以,人们当时说氩弧焊工的手是“金手”。导弹研究部门非常重视氩弧焊工,提出大家都要保护金手,引发了一桩夫妻吵架的趣事。</p> <p class="ql-block">一天,一位氩弧焊工下班回家,看见妻子在忙着做饭,丈夫卷起袖子就要帮着洗菜。结果被妻子一把将菜盆抢了过去,说:不用你! 丈夫看见不用洗菜,就去倒炉灰。妻子又一把将丈夫推开,大声说:不用你管?这下,丈夫也有些火了,于是夫妻间件爆发了一场争吵,左邻右里纷纷出来劝架。妻子便向众人说:“大家看看,他可是氩弧焊工,氩弧焊工的手是金手。我们要保护他们的手,不能干粗活。可是他们自己却不在意保护自己的手,回家要洗菜,倒炉灰,你们说是不是不明事理?”邻居们听到这里,顿时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美国海军部部长丹•金布尔</p> <p class="ql-block">今天,咱们听到这样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这个故事又是十分得朴实,它告诉我们:当时的导弹创业者们,真正把发展尖端技术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正是依靠科学家和工人们共同的努力,在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了,这个日子甚至比第一枚原子弹爆破提早了四年。</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也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日子,聂荣臻激动而深情的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之后,国产原子弹问世,钱学森又攻克了最后一关,将导弹与原子弹结合,完成了导弹核武器试验。这个过程,美国用了13年,而中国仅用了2年多时间。至此,我国的倚天剑已然出鞘,试问谁可争锋?</p> <p class="ql-block">第一,这是中国人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经验!在重大科技问题的研发上,必须要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的研究和开发的力量!金钱换不到真正尖端的技术!引进了也只能永远依附别人。第二,中国人的确是勤劳勇敢,而且“中国人的头脑并不笨”。(注:1960年12月,钱学森在导弹决策会议上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回顾我国导弹核武器的发展历程,有一句话叫做“会说话的原子弹”。这一点没错,只有原子弹,才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我国的国际地位在70年代发生了显著的提升。正是因为原子弹、氢弹和导弹,中美之间的关系方能正常化,珍宝岛事件我国才能不落下风。</p> <p class="ql-block">图文转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