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武夷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张珍秀</span></p> <p class="ql-block"> 大安源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村(闽北红色首府)的西北面,是大安村的主要水源之地,地处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东北部,现处国家公园内。大安源既有着很深的红色文化底蕴,又是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为了将大安源的红色与绿色相融合,更好地促进大安老区村的发展,2018年5月6日,“追寻红色记忆”小组第一次走进大安源考察大安源的红色文化,2020年11月14日,由武夷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织,邀请市高质量旅游发展规划办等同志参与,“追寻红色记忆”小组第二次走进大安源自然村区域考察调研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 一、大安源人民的革命贡献</p><p class="ql-block"> 丁坤山(1914年生,1936年后在家乡开荒种地,1949年8月去了江西余干县,任过村组长、农会主任,余干县民乐乡长、农具厂厂长,余干县大山水库主任,1983年退休,2012年3月去世)是大安源革命历史的见证者。据他生前的回忆和讲述:</p> <p class="ql-block"> 手工造纸,解放前是大安的主要经济产业。丁坤山的父亲一直在大安源槽上的河洲开纸槽,所以他兄弟4人都在这里长大。1929年,其父丁接福就开始积极支持革命,捐献80块大洋为红军购买土枪等武器。1930年,16岁的丁坤山在父亲影响下参加了大安源的先锋队,当年先锋队队员有9人;村中青少年参加先锋队、中年人参加赤卫队(赤卫队员有43人),成员都为大安源村的群众和丁接福纸厂的民工。</p> <p class="ql-block"> 大安源在上梅暴动之前就成立了民众队。民众队开始称“起民众”,后来改称为“起连”。民众队伍设有班、排、连,连长邹政福、副连长丁兄山(1932年至1935年任闽北分区总工会秘书,后回乡开荒种地,1945年2月为游击队带过路)、书记张大元,邱财发等任排长,队员共有50多名。大安源“起连”的地点设在村头的庙里,还开办了伙食,晚上还经常要到大安总部开会。大安源村当年还有十几名少年参加了童子团(儿童团),丁炳飞当童子团班长,专门负责站岗放哨。</p> <p class="ql-block"> 当年国民党有一个营的兵力驻扎在大安。1930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丁坤山和兄弟们配合红军部队从禾尚丘打进大安;还有一次天刚蒙蒙亮丁坤山和弟兄们就在陈家垅的半山田垄与国民党兵交战,后打进大安,配合红军队伍往前冲,子弹就像下雨似的从他们头顶飞过。1931年6月,丁坤山和连里的弟兄们再次配合黄立贵的红军部队打进崇安县城,用的就是20多把雷火枪,还有些土炮,赤卫队在后带了锄头挖城墙。</p> <p class="ql-block"> 起连吃的口粮是收来的土地税。打仗的时候,大安源的群众给他们送饭,菜是南瓜煮汤。“起连”年间,大安源的群众整整两年没有到大安,妇女、小孩都住在山上,男的种些田,日夜派人守住路口,发现国民党的兵进来,就马上隐蔽。那时他们经常晚上到大安贴标语,标语内容:苏维埃政府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p> <p class="ql-block"> 1934年,丁坤山将一幢堆放造纸原料的房屋让出给红军作后方医院(这医院是从陈家垅村转移过来的,医院内有五排铺位,每排都是用毛竹编制的,有医官两人和护士10人、看护生7人)。</p> <p class="ql-block"> 大安源槽上曾经还驻扎了裁判部,裁判部设主任和看守各一名,负责犯人的看管。1934年年底,医院和裁判部一同往马家坪(白沙岭区域)向江西方向转移。</p> <p class="ql-block"> 1935年初,大安源的民房被国民党烧毁了十多幢。后来,国民党士兵又用机枪在老鼠山对着大安源民房扫射了整整一个多时辰,然后再次放火烧了民房20多幢。1935年下半年,国民党的大刀会就将大安源民房和纸槽房屋连同原先医院、裁判部使用过的房屋共40多幢彻底烧毁。大安源起连的成员和村里的男女老少很多被杀害,村民有的外出逃荒、有的去参加红军,丁坤山的哥哥丁高山就跟随黄立贵的队伍去了。</p> <p class="ql-block"> 战争年代的大安源老百姓积极参加革命、支持革命,为革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35年春,有一姓廖的贫民,他的妻子叫康子,是妇女主任,被国民党反动派砍了9刀。然后乡亲们千方百计用草药治疗2年才治好,而她年仅12岁的儿子却被杀害了。另外,贫民余国亮的儿子才7岁,也惨遭杀害。1942年的一天,大安源贫民宁招娣(革命五老)和余细珠(革命五老)母女俩被发现磨了米粿给游击队吃,民团就用残酷的手段向她们母女俩的口中灌辣椒水等,对她们母女用了很多种刑罚。1943年,贫民乐天才(革命五老)从江西来到了大安源的东山厂一带以做棺木为生,游击队领导曾多次到乐天才兄弟俩的棺木厂借住,还曾送了一个铜锅给乐天才。乐天才不仅为游击队提供过住宿,而且还为游击队买米、送信,成了游击队的接头户。</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大安源的革命五老有8人。</p> <p class="ql-block"> 二、 追寻大安源区域——马家坪红色记忆</p><p class="ql-block"> 在研究马家坪村子的历史和村民的来历以及去向时 ,大安源的村民告诉我 :马家坪的村民姓马 ,但在三年游击战争时,在国民党的烧光 、杀光 、抢光的“三光”政策中,马家坪则因烧杀而绝村 ,所以没有人知道村子里的原始村民来自哪里 。马家坪 也因此只在大安留下了一个地名 。然而追寻马家坪的红色记忆,它则又是一处不容忽略的红土地。马家坪在三年游击战争时不仅是闽红军医院驻地,而且当时闽北独立师2团也在此驻扎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安村的全部自然村都是老区基点村,因为马家坪村子的绝村,从而在人们的印象中渐去渐远。</p> <p class="ql-block"> 1.追寻马家坪红色医院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闽北红军医院的变迁:当年的闽北红军医院有二个医疗机构,一个设在现武夷山市洋庄乡小浆村的张山头,这是闽北历史记载中最早的红军医院。1931年9月,闽北分区从坑口(现洋庄乡的另一个行政村)迁到大安,在大安的陶观厂创建了闽北红军医院,于是张山头红军医院对外叫闽北红军医院调养所(它后来接收的对象是闽北分区机关和各县苏区送来的病员,治疗办法主要以中草药为主,相当于中医院)。创设在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陶观厂的闽北红军医院,是当时条件最好,容纳伤员最多的医院,接收对象是闽北各战斗部队送来的伤员。</p> <p class="ql-block"> 那时由于局势变化频繁,医院的驻地也经常变动。1934年3月,陶观厂的闽北红军医院迁到大安的陈家垅,几个月后又换一个地方,开始转移到大安的大安源,年底又转移到靠近分水关的马家坪。在上述驻地期间,闽北红军医院有所发展,伤员和工作人员的生活也过得可以。1935年1月,闽北分区党政机关撤离大安,闽北红军医院也从马家坪迁到江西铅山的石垅。</p> <p class="ql-block"> 2、红军游击队的驻地 </p><p class="ql-block"> 《战斗在闽北》一书记载了宣金堂在《火种》一文中写道:1935年农历四、五月间,留在崇安坚持游击战争的闽北红军独立师二团以马家坪为驻地,辗转战斗在武夷山区。二团实际上只有三个连(四、五、六连)的兵力,当时宣金堂在五连当连长。马家坪位于大安西面的大山里,山高林密,古木参天,直往西南方向走,便到桐木关。中共闽北分区委就在那一带领导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游击根据地斗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天,国北分区委派政治保卫局的传令兵来到马家坪,通知二团政委王助同志去分区委开会。团长当即命令宣金堂带一个排,护送王助同志前往桐木关。出发时,他们带上了一斤腌了好多天的牛肉,这是他们二团全体指战员特意留着,准备送给分区委书记黄道同志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从马家坪到桐木关,沿途渺无人烟,连羊肠小道也依稀难辨。他们时而攀越悬崖峭壁,时而钻过丛生荆棘,背负枪支弹药,准备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不测。王助同志是个近视眼,有一千多度,离开眼镜简直无法走路。不巧,他的眼镜又在前几天的一次战斗中弄丢了。所以,他笑着对宣金堂说:“宣连长,你要拉着我走啊,不然,我非跌得鼻青脸肿不可。”宣金堂也笑着说:“政委,你放心吧!只要我老宣不跌跤,你也别想摔着。”于是,宣金堂便找根竹竿,一头让王助拉着,一头他拿着,让王助跟在他的后面,一步浅,一步深地在山林里行进。</p> <p class="ql-block"> 但由于黄岗山气候条件恶劣,传令兵找不到去桐木的路了,他们只好在黄岗山上各人找一块岩石在底下过夜,因为再返回马家坪,时间上来不及。桐木没有去成,过夜时,因气候条件恶劣,还有一位战士再也没能站起来。最后他们又返回了马家坪。</p> <p class="ql-block"> 此历史与大安源的老百姓所说,白沙岭一带曾经是红军游击队的驻地,联系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三、白沙岭金色宝藏之迷</p><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派遣10万大军围攻闽北苏区,1935年1月闽北分区党政军机关决定撤离大安。在撤离大安之前,闽北分区委书记黄道同志作了动员报告,号召每个战士把带不走的东西,统统坚壁清野起来,留下一座“空城”给敌人。所以,1935年1月,干部、战士以及老百姓,在撤退前把带不走的东西、贵重的物品,统统埋藏起来。</p> <p class="ql-block"> 设在大安街的赣东北省银行闽北分行也把银行里的银元和金条挑到大安源的白沙岭埋藏。据说当时银元和金条共18挑,“挑夫”是肃反运动中被判5年以上徒刑的所谓“AB团、改组派”。闽北分区党政军机关在上山打游击之前,对这些“犯人”采取非常时期的紧急处置办法:“判一二年徒刑的放走,判五年以上徒刑的一起杀了。”因此“挑夫”被杀在大安源的峡谷里,而押送的是警卫连的战士,他们也先后在战场上牺牲了,所以这18挑的银元和金条到底埋在大安源白沙岭的什么位置,一直无人知晓。</p> <p class="ql-block"> 前些年有许多人去寻找过,但都没有结果。至今宝藏到底在哪儿,依旧是一个谜。当年在大安源的白沙岭是否真的埋藏过18挑的银元和金条一事,尽管还未得到证实,但许多老人证明确有其事,而政治保卫局则正好是从大安源方向撤退的。若干年后,老百姓上山干活,还能在峡谷里看到布满青苔的头盖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五老的回忆录中,确认政治保卫局是从大安源方向撤退的,因此,传言的可信度还是比较强,有着金色宝藏之谜。 </p> <p class="ql-block"> 四、红色旋律中的生态景观</p><p class="ql-block"> “红花还需绿叶衬”,大安源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里,峡谷纵横、流泉飞瀑、奇石异树美景天成,让人感受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超然意境。2004年5月18日,大安源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获武夷山市旅游工作委员会批准。2011年1月,大安源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生态旅游区,从而使武夷山在5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新的旅游亮点。</p> <p class="ql-block"> 大安源旅游区位于大安村的西北面,地处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东北部。主景区包括黄岗山大峡谷景区、龙归源景区、泰平洋水上广场。域内自然生态原始绮丽,物种丰富,是一处前峰披翠、万水盈碧、四季常青的世外桃源,享有“植物王国”、“动物世界”、“天然氧吧”、“亲水乐园”等美誉。 </p> <p class="ql-block"> 涉目成景,移步见奇,沿途飞瀑流泉,潺潺溪水,鸟语花香,珍禽异草。放下都市生活中的匆忙与节奏,在静谧山水中放松心情,大安源就是最好的去处。再加上那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和土地革命战争、游击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留下的足迹,使大安源景点在绿色的旋律中弹奏出了多彩的音符,让人流连与遐想。</p> <p class="ql-block"> (1)黄岗山大峡谷景点:黄岗山大峡谷地处有华东屋脊之称的黄岗山南面、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西北部。黄岗山大峡谷可直达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之巅,大峡谷里的瀑布堪称华东第一大瀑布;河道中一条条宽约35cm—50cm不等的地质奇景“玉带”清淅可见;一潭潭5—20米不等的深潭碧绿清透。景区内地质景观丰富,峡谷、碧潭、奇石、清溪。水是黄岗山大峡谷的核心和灵魂,其水不是九寨之水,胜似九寨之水,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魅。其负氧离子含量高,因此是倍受游人亲睐的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 (2)泰平洋水上广场:大安源泰平洋水上广场是大安源生态旅游景区之景点,是闽北最美的水上广场。它形成于一亿四千万年前,是一片巨大的花岗岩体,铺展于水底且与周边山体相连;广场岩体表面平坦长约1380米、最宽处达150米,经测量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以上;平滑如砥的石面,无缝无苔、布水均匀、仅没脚裸,水面波光粼粼,蔚为奇观。丰水季节水“吻”脚肚,人、水交融,游客可在河床上自由行走,戏水,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回归大自然。</p> <p class="ql-block"> 随着自然景观的开发与环境的保护,真正达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人与动物的和谐。泰平洋水上广场附近的野生短尾猴,既增添了景点的生机,又给游人带来了无限的情趣。</p> <p class="ql-block"> (3)龙井坑瀑布的奇观与传说:号称“华东大陆第一峰”的黄岗山(海拔2158米)就座落在大安境内。这里地质构造复杂,山体切割强烈,沟谷纵横,加之山林植被保护完好,清泉飞瀑随处可见,其中特别壮观的当属大安源“龙井”,它位于黄岗山脚下的白河坑处(白沙岭区域内),该瀑布从20米高处飞流直泻,流水从一状如花瓶口的石壁中穿石而下,溅玉飞花,形如蛟龙飞舞,故有“穿石蛟龙”之称,并有着许多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龙井求雨的传说充满着神奇的色彩,据说早年遇上干旱年景,大安源等地的百姓们便聚在龙井旁举行隆重的求雨仪式,然后将求雨的告雨文书投进龙井,奇异的是:那告雨文书不久便在相距数千米之外的星村溪源龙井出现,而在溪源龙井投放的告雨文书也会在大安源龙井中出现,于是人们认定大安源龙井与溪源龙井是相通的。</span></p> <p class="ql-block"> 在龙井旁举行隆重的求雨仪式,主要是祈求龙王爷施恩,急降大雨普渡众生度过旱灾。这是文明的求雨方式,以示对龙王的敬重。如果此举行不通,龙王仍旧无动于衷,不下一滴雨,那么被干旱逼急了的庄稼人则采用野蛮的方式去“打”龙井了。“打” 龙井的方式是将整根的木头塞进瀑布流经的“井眼”中,井眼是龙宫的窗户或后门,而龙王不愿让人把“窗户或后门”堵住,于是赶忙急降一场大雨,让涨起的涧水将木头涌出。</p> <p class="ql-block"> 至今年迈的老人还肯定地说:“打” 龙井求雨挺灵验的,只要将木头从高处对准“井眼”扔下,不出一个时辰便会降雨。</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还真见过村民小组长组织村里大人们去“打龙井”求雨的行动。只是如今不再有人用此法“求雨”罢了。</p> <p class="ql-block"> 不过从此以后,人们就用这个美丽的传说,来“证明”溪源龙井不仅与大安源龙井是相通的,而且溪源龙井是后门,大安源龙井是前门即大门的说法便流传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大安源龙井的景观是独一无二的,一直是人们愿意辛苦跋涉去一睹风采的深山奇景。只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至今还未被开发,依旧是保护在深闺之中的美丽少女。</p> <p class="ql-block"> 五、红与绿结合开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大安村的所有自然村都是老区基点村,在苏区鼎盛时期大安村有45个自然村,然而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有31个自然村遭到敌人的焚毁,到解放的时候已消失了18个自然村(其中就包括马家坪)。我们所考察的马家坪村,当时在国民党的三光政策中,因烧杀而绝村。白沙岭因地国家公园范围之内,所以马家坪附近的龙井坑依旧被保护着,其壮美的景色如“闺中少女”,令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 目睹了大安源的发展变化,我想:红绿结合,应该是促进大安老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安源区域的红色底蕴相当深厚,我们去大安源不能仅仅是去游山玩水,而要作为是为红色而去,然后在红色之中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去体验祖国山河的壮美。红绿结合的实地体验,会让我们的活动更加的丰富、会让接受到的教育更加入心、视野会变得更开阔。在学习中放松,在忙碌中释放,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够促进人们工作与生活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应该红绿结合,只有将两者有机的集合起来,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老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给老区人民造福,同时也可提升参观者的生活品味、质量与境界。</p> <p class="ql-block">追寻大安源的红色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p><p class="ql-block"> 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里成立了</p><p class="ql-block"> 大安最早的民众队</p><p class="ql-block">这里遗留着</p><p class="ql-block"> 红军医院迁移的痕迹</p><p class="ql-block">这里埋藏过</p><p class="ql-block"> 闽北分区银行的银元与金条</p><p class="ql-block">这里流传着</p><p class="ql-block">二十三位游击队员</p><p class="ql-block"> 岩石下打地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这里其实</p><p class="ql-block"> 有着太多太多</p><p class="ql-block"> 诉说不完的红色记忆</p><p class="ql-block">它们染红了杜鹃</p><p class="ql-block"> 召唤了寻访红色的我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有一天</p><p class="ql-block"> 当您走进了大安源</p><p class="ql-block">也请您细听溪水的诉说</p><p class="ql-block">它会告诉您</p><p class="ql-block">那村口岩石上的“孤魂总祭”</p><p class="ql-block">祭奠的不仅仅是英烈</p><p class="ql-block"> 还有革命群众和孩子</p><p class="ql-block">如果有一天</p><p class="ql-block">当您沿着游击队的足迹</p><p class="ql-block">走到了白沙岭</p><p class="ql-block"> 路过了马家坪</p><p class="ql-block">别忘了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因为龙井排的岩石下</p><p class="ql-block">还回荡着</p><p class="ql-block"> 游击队员们坚定的誓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