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蜡炬成灰泪始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谨以此文深切缅怀我的恩师胡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陈晓玲</b></p><p class="ql-block"> 小寒节后,天特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寒风“呜呜”,像是从箫管里吹出来,挟着行道树上那些还在坚守的黄叶,在小城的街巷中,划过生命最后的那道弧线,飘远,飘远,再也不见了踪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厚厚的羽绒服裹在身上,我还是感觉不到一丝暖意,心里像被冰凌锥击,那寒冷,是透彻而完全的,似乎把我从头穿到了脚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揉了揉被泪水糊住了的双眼,凝望着比平常低矮了不少的天空。“要下雪了,要下雪了......”我嘟哝着,整个人像被抽走了什么似的,茫然地在街头彳亍。“嘀”的一声,尖厉的汽车喇叭,把我从失神的状态中拉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区的门历在闪烁:2021年1月11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我至敬至爱的恩师,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胡静老师,走了,永远地离开了。这世间再也听不到她老人家如妈妈一样昵唤我“小玲子”的声音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宜城参加完恩师的葬礼回家,那种搁在心头的沉痛,像搬不动的铅块死死地堵在那里无从释放。</p> <p class="ql-block"> 我搂着从她的女儿陈黎师姐手中讨回的,那件恩师穿过多年的贴身棉衣,想从中感受到她那曾经的温度,那个曾经给予我母爱般的馨香和味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好想大哭一场,好想不加节制地嚎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 我不能。恩师是个爱美的丽人,她会在天堂里看着我,她不想看到我若骤雨催打的梨花,诚如母亲冀望着自己的孩子,总是桃之夭夭般烁眼,不能在人前背后有半点的凄怆。</p> <p class="ql-block"> 夜,深深静静,往事历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1年,我才11岁。少女的梦,是玫瑰的色彩编织的,朦胧而又清新。家中那台老式黑白电视机,每晚播放着全家人爱看的黄梅戏,剧中的人物、唱腔总是让我着迷,每每不自觉地跟着哼唱,缠着要爸爸妈妈送我上戏校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年5月,父母辗转联系到了在安庆黄梅戏学校执教的胡静老师。在老三团的宿舍楼七十平米的两居室里,我们找到了和两个姐姐、奶奶在一起生活的胡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见到胡老师的情形。我怯生生地低头打量着年过四旬的她,微卷的短发,着一件普通的对襟毛衣,显得清雅、文艺范,与戏剧中的浓妆角色相比,在我青涩的少女心中更是别有一番韵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师和爸爸简单的寒喧几句后,就叫我唱一段让她听听。我紧张的不得了,声音里夹着极不自然的颤音,没有了往日在家时淘气顽皮的活泼劲。好不容易唱完了“大哥休要泪淋淋”的唱段,像个犯错的小孩一样呆立在老师家那小而整洁的客厅中,两手在身子两侧不停地胡乱摩搓,不知放在哪儿为好。</p> <p class="ql-block"> 我还在懵懂的当口,胡老师就牵着我渗着微汗的小手,在沙发上坐下,她温软的纤手抚摸着我扎着羊角辫的小脑袋,微笑着对我说“好苗子,暑假到我家里来学吧”。那声音里充满着母性慈爱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年的寒暑假期里,胡老师家里额外地增加了一个孩子。孩子们都喜欢贪睡,我晚上总是蹬被子,恩师每个夜半时分,总要起来到我睡房里查一遍,牵牵这个,盖上那个。起来时,老师已把早餐做好,她每天忙个不停,把一家老小生活打点的舒适温馨,十点钟照例是给我上课,从咬字到韵腔,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完全领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时常折磨着老师,阴雨变天的时候,她总是用手按着膝盖,艰难地挪动着步履,忍着、忍着,一如往常干完每天的事儿,就像忠耿的老驴围着磨盘不停地转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节的我,是个从没见过场面的乡村小丫头,城里的场景、陌生的面孔,总让我怯怯地放不开,只有在老师和家人的面前才会展现出原本的天真活泼。老师到医院看病的时候,总是带上我,一次,两次,三次,她每每在护士阿姨面前夸我有天份,小戏唱得好。让我唱上一两段我早已熟练的曲目。在护士阿姨们的掌声里,我那颗稚嫩害羞的小心脏,渐渐萌生了些许的小自信,胆子也就随之大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两年后,我顺利地考进了安庆黄梅戏学校。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满足我不算成熟的期望,我没能成为胡老师班上的学生。但胡老师还同原来一样给我开小灶,关注我的学习和成长。她担心着我身高增加不够,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常嘱咐:“小玲子,练完功抽空去打打篮球,多蹦蹦,够够,让个子尽可能往上窜一窜……”她就是这么事无巨细地体贴关怀着每一位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毕业后,在胡老师私授的学生中,我是唯一一个在基层剧团工作的,老师常常在电话里叮嘱我:不要因为所谓的平台高低而忘记了继续成长,基层队伍更需要像你这样专业优秀的黄梅戏人才去充实。小玲子,加油!老师一直看好你!</p> <p class="ql-block"> 《榴花不开盼哥回》是我的演艺生涯里迄今最重磅的一部戏。刚接触本子时,因为基层剧团没有合适的导演,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胡老师。是老师将自己最好的闺蜜同事董学勤老师推荐来指导我们。在安庆彩排时,胡老师抱着病痛到现场认真地看完,立即总结了得失:“小玲子啊,卸完妆了吧?我来跟你说说我的感受啊,你对人物的刻画和呈现我还是很满意的,这个角色年龄跨度很大,也给你留了巨大的塑造空间,一定要把这位伟大女性的善良,宽容,正直,守信通过眼神,肢体,唱腔的处理立体的表现出来。最后与排长两人相望的那段对白,对,就是‘你回来啦,怎么早不回来?这个回来啦要读‘回了(liao)’,这样才是黄梅戏的小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按照胡老师的指导做了调整,这部戏因为有很多重量级老师精雕细琢,演职员工的全情投入,让我获得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最佳演员奖”。获奖的消息传来时,胡老师那开心劲儿溢满了她的脸庞,那笑容多像妈妈,看着我从小学里第一次拿着奖状回家时的欢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每一场赛事,每一次演绎,在我逐步成长的路上,都蕴含着胡老师付出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 我那张18年结集的cd里,每一唱段胡老师都曾给过我精心指点,为了我的正常工作不受影响,她坚持用视屏的方式进行指导,帮我修正,她的身体状况不佳,为了我在艺术道路上的每一步前行,恩师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就在一个月前,她还安排了指导我的日程,没曾想,这个约定今生再也无法实现。正是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同一位圈外的朋友说起了我的恩师,当他知道胡静老师几十年对我的亲授、教导,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的课费,连少时长时间住在她家中生活都是免费的情况时,我从他那瞪圆的眼睛里,读到了他充满着难以置信的疑惑。</p> <p class="ql-block"> 就像海伦·凯勒描述的那样:她一来到我的身边,就给我带来爱,带来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她把一切事物的美展现在我的面前,她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而有价值。</p> <p class="ql-block">文中插图均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胡静老师遗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陈晓玲,国家一级演员。曾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演员奖”及其他国家和省市级奖项,多次参加央视节目(名家名段,青春戏苑等)录制和白燕升专访。</p> <p class="ql-block">作者陈晓玲近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