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作为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一个充满喜气洋洋、吉祥如意的节日,那么过春节的传统究竟有哪些元素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聆听“年”的故事、体验“年”的民俗、品尝“年”的味道!孩子们在“春节”系列主题课程中哼童谣、品美食、赏春联、拜大年……亲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老手艺、老故事、老味道,爱上“中国年”</b></p> 最牛幸福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所谓“福”,在过去是指“福气”、“福运”,而现在人们对“福”的理解是“幸福”。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中国的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福气的到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一个“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福、剪春字。在一笔一画中,一个个稚嫩的“福”字跃然纸上,一个个“福”字寄托着孩子们对喜庆团圆的美好愿望!</b></p> 春联知识我知道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不管是噼里啪啦的的鞭炮,还是热腾腾热闹的年夜饭,喜庆福气的春联那是一定要贴的,春节在门上张贴大红色的春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它寄托着人们,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红红火火迎新春,一张红纸,几个墨字,便构成了历史悠久的对联,这其中饱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孩子们拿起毛笔,蘸上墨汁,个个神情专注,写下了一副副寄托美好愿望的春联,为即将到来的新春营造了喜庆的氛围。一副副平安和谐、吉祥如意的春联!</b></p> 新年牛运到,除夕问你好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b></p><p class="ql-block"><br></p> 小小的饺子,大大的幸福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饺子是历史悠久的民间美食,深受大家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佳肴。吃饺子是人们表达辞旧迎新之际祈求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的谐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包饺子是本次系列活动中的一环。孩子们在温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了解了传统中国年的习俗,并且从认识饺子、画饺子、食材介绍到动手包饺子全程参与,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到知识,锻炼技能,努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传承。</b></p> <p class="ql-block">假期间小朋友们的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呢!</p> <p class="ql-block">采摘甜甜的草莓🍓,补充能量😃😃😃</p> <p class="ql-block">陶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小朋友在制作过程中获得快乐,陶冶情操,去传承,发现和创造,这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责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这次“寻找中国年,嗅出家乡味”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体验纯正的春节民俗、进一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结合幼儿传统文化知识普及教育实践,让孩子们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参与春节民俗,深度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建立文化自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