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23日,馮識燕師姐邀請何冠洲老師,師母及幾位同學參加了“紫泥十二門無界社區”的串門活動。</p> <p class="ql-block">在廣州有兩處用舊廠房改造的創意園,一個在天河區員村,叫“紅磚廠”,前身是建於1956年的中國最大罐頭廠一一廣州罐頭廠,而另一個就是在番禺區沙灣鎮的紫泥糖廠,又稱“紫泥堂創意園”。</p><p class="ql-block">講到紫泥糖廠,相信老廣州都知道它的輝煌歷史,這裡除了生產場地,裡面宿舍、學校、醫院等一應俱全。糖廠建於1953年,它是解放後我國自行建設的第一家擁有自動化榨糖生產線的大型國有企業,曾經接受過鄧小平的視察,可是由於生產原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競爭加劇,糖廠不得不在1997年停產,舊廠房被廢棄。</p><p class="ql-block">“活化”老廠房,幾乎是每一個城市都要面對的命題。今天我們去參觀的正是由糖廠內一座有高三層,每層有6米多的車間大樓,改造成的一個無界社區。</p> <p class="ql-block">大家可通過由扉建筑發布的一個視頻領略建筑師的設計理念。</p><p class="ql-block">下段文字摘録於扉建筑有関參考資料,主要讓大家對視頻里提到的“斜杠青年”,“无界社區” 等新詞有个初步了解。</p><p class="ql-block">《互联网催生了这样一群“斜杠青年”,他们可能早上是奶爸,下午是网络写手或者画画创作,晚上是美食直播博主或沙龙主人。他们的这种无界生活方式把工作、生活、度假、娱乐融为一体。传统的建筑设计则分门别类,泾渭分明。我们在这里为他们的无界生活设计的“无界空间”完全打破常规的定义,你可以在客厅做画展,在花园办公,在浴室开会……客厅就是直播间,书房就是周末的Airbnb,每一套独立房子的客厅、餐厅都可以对“街道”开放,形成更大的共享空间。周末可以形成集市,这边是奶爸办的画展,那边是网红博主的烘焙工作坊厨房……创意就是跨界重组,就是重新定义。打破边界、打破定义的空间组成无界社区,让使用者沉浸在脑洞大开的空间体验中,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p><p class="ql-block">注釋:Airbnb(AirBed and Breakfast),中文譯為“愛彼迎”,是一个全球民宿短租公寓网站縮寫,其實就像我們常説的民宿,只提供住宿和早餐服務。</p> <p class="ql-block">扉建筑“紫泥十二门无界社区”获得2020 WAN Awards(世界建筑新闻奖)、Dezeen 2020 最佳建筑奖金奖。</p> <p class="ql-block">這到底是兩個什麼樣的獎,从下面介紹,你就會感覺到它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不是親眼看到,你無法想像它是怎麼樣從一個舊車間華麗轉身為現在這個樣子。(以下兩張照片選自“靡建筑”資料)</p> <p class="ql-block">《紫泥十二門无界社區》同時也獲得國內的不少大獎。</p> <p class="ql-block">今天非常幸運,由“紫泥十二門无界社區”建築設計師米笑(馮識燕師姐的女儿)親自帶領我們參觀並沿途講解介紹。</p> <p class="ql-block">建築頂層望過去,對面還是一座沒被改造的舊車間。</p> <p class="ql-block">破洞的屋頂變成了採光的天窗。</p> <p class="ql-block">屋頂做成一個多功能的小花園,欄桿做成山巒起伏的樣子,也分隔出不同的活動空間。</p> <p class="ql-block">各式各樣的樓梯,將整棟樓串成一處又一處堪比星級酒店,既舒適又私密的空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漫步其中,步步有驚喜。</p> <p class="ql-block">在這裡可居,可閑,可會友,可工作,還可以做美食。建築設計時,採集了四面來光,再配合燈光,處處溫馨舒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當天參觀,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洗手間。整棟建築差不多有20個洗手間,竟然每個洗手間的設計都不一樣。</span></p> <p class="ql-block">大家留意,挂浴巾的鐵架,原來是車間中的爬墻梯,出口處又變成可開可関的天窗。</p> <p class="ql-block">你無法想像,這是洗手間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這裡最大限度保留了紅磚牆,水泥柱不做修飾,非常具有歷史感。彩色玻璃加上老舊混凝土構件,相得溢彰。</p> <p class="ql-block">保留著原來木框架的窗戶,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過去曾經生活過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裡面的每一个佈置,裝飾,甚至植物,都恰到好處。</p> <p class="ql-block">為了捕捉到最美的鏡頭,何老師也是拼了。</p> <p class="ql-block">何老師拍攝姿勢,也成了我們追捕的一道風景。</p> <p class="ql-block">一間臥室,他拍出了禪意。</p> <p class="ql-block">為了取得好角度,這個姿勢也絕了。</p> <p class="ql-block">每張照片,都記錄著我們開心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何老師書寫《五福》送給米笑建筑師。</p> <p class="ql-block">在疫情或後疫情時代,“家”變成了一個多功能的空間,集工作,學習,娛樂,運動,社交於一體,所以在這裡,特別向大家推薦《紫泥十二門无界社區》,有興趣者,不妨去看看,相信會得到不少的啟發。</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謝馮師姐,葉教授,米笑建筑師一家人對我們的盛情款待。</p><p class="ql-block">他們邀請我們在“紫泥魚莊”午膳,這裡用餐不設菜單,不用點菜,每人¥100,魚莊會為你提供當天最新鮮的食材。新鮮的河魚都是每早漁民直接用船送來,他們網到什麼魚,我們就吃什麼魚,而且廚房都是用燒柴大灶,非常有特色。</p><p class="ql-block">訂餐電話</p><p class="ql-block">老闆燕姐13660430001</p> <p class="ql-block">上面提到的“斜杠青年”,是指一群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有時靜下心來想,我們又何嘗不是一個“斜杠中年”,早上可能還是學書法的學生,中午在家練瑜伽,晚上又變成一位教小孩的補習老師,生活角色在不同時段不斷變化中。</p><p class="ql-block">何老師更是一位名符其實“斜杠中年”,以上照片多來自於何老師之手,他的拍攝角度,拍出來的照片,往往與我們看到的有不一樣的藝術效果,是“被書法家耽誤的攝影師”,而在工作室,又是位能熟練使用先進電子設備為我們上網課的老師……身份在不覺間轉換著。今天好像又升了輩分,變成了一位和藹可親的何爺爺。</p> <p class="ql-block">在這裡還給大家劇透一下:位於廣州最高端商場太古匯的《方所》,二沙島的《文立方》,以及今天的《紫泥十二門无界社區》皆出自同一位建筑師一一米笑。2021年2月2日,何老師與部分同學來到了二沙島,用他的小米手機拍下了不一樣的《文立方》。</p> <p class="ql-block">在文立方頂層拍下了美麗珠江的落日景色。</p> <p class="ql-block">再次感謝馮識燕師姐盛情邀約,感謝何老師和師母,外甥陳洪偉的精美照片。</p><p class="ql-block">希望疫情早點結束,也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牛年大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