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值得敬佩值得尊敬的人物刘祥法,目前是北京中华春节符号推广委员会秘书长,他为了春节符号,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代代相传,鞠躬尽瘁当之无愧,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春节符号肩负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春节是中华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符号,而‘中华春节符号’让春节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得以充分凸显。”刘祥法说,正如西方圣诞节有圣诞树、圣诞老人这类代表性符号一样。中华春节符号是一个让世界认知、具有震撼力与传播力的春节标志符号,是用现代艺术形式表现春节传统文化的符号,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信息,是一项国家文化公益工程。在传播春节文化和推广中华春节符号这条路上,年过六旬、身负浓烈家国情怀的刘祥法不遗余力,疾呼奔走。他身上的力量,来自于他的文化自信与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鞠躬尽瘁当之无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轻时的刘祥法在学校做了两年老师之后参军入伍,在空军部队锤炼十余年,练就了他的坚毅和韧劲。1987年,刘祥法转业到江苏无锡市委宣传部任职。崇尚实干、视野宽广的刘祥法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p><p class="ql-block"> “当时,苏南模式比较盛行,把无锡发展的经验介绍出去,是我们的愿望。”刘祥法推动创办了推广苏南模式的苏南经济现代化培训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相关市县的党政领导纷纷来此学习取经。他又相继推动开展“百家报社老总看无锡”、以看无锡看上海为内容的“两看”等主题活动,均反响热烈。人如其名,做事颇有“想法”的刘祥法最终还是辞去铁饭碗,于2001年远赴北京,开创新事业。</p><p class="ql-block"> “我做事情没有太多得失之心,只要决定去做就会全力以赴。”敢闯敢拼的刘祥法来京后,先后做过培训、会展等业务。偶然一次机会,在国外生活的朋友和他说起一个现象,就是在庆祝农历春节时,国内的庆祝文化活动似乎还不如国外华侨自发组织的活动来得热闹有韵味,传承力也不是很强。“相对于具有鲜明符号的西方圣诞节文化活动在中国的传播和流行程度,春节文化活动反而显得有点冷清。”刘祥法说,朋友的这番话让他开始思考春节文化的重要意义。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消息更是让刘祥法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匹夫有责,弘扬春节文化刻不容缓,要尽快付诸行动。</p><p class="ql-block"> 经反复斟酌,刘祥法决定以“春节”为主题,做春节文化品牌。当时一些朋友劝他再考虑一下,毕竟做文化事业回报甚微,尤其在推广传统文化方面更是难上加难。但刘祥法说他认定有意义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他说,学习周总理,为了春节符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春节属于国家与民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9年,刘祥法注册中实会祥(北京)春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踏上新的事业方向。公司成立后,他首先考虑的是注册和春节有关的商标。“很难很难,四处碰壁。”刘祥法至今记忆深刻。很多人持反对意见,有关部门也不认可。“反对的理由很多,有些听来也很有道理。他们说,春节是国家的,弘扬春节文化的事情应该由国家来做。我认为,春节是国家、是民族的,但我们都是国家的一员,此时此刻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浙商一员,应该走在前,勇担当。</p><p class="ql-block"> 刘祥法怀揣做有价值的事就要坚持到底的信念,与有关各方不断沟通,2013年,公司设计的春节商标终于得到了批复。每当刘祥法和别人谈起他在做的事情,总有一些人问他这样做能有什么好处?“我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不过分考虑利润,很多事情不应该仅仅用金钱来衡量。”申请春节商标注册的同时,刘祥法为春节文化博览会的落地四处奔走。</p><p class="ql-block"> “申请春节文化博览会落地的艰辛比申请春节商标有过之而无不及。”刘祥法说,2007年,上海世博会的时候,他曾构想在世博会结束后,借用其场地举办春节文化博览会,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现实浇灭,他在北京找不到一家主办单位愿意做这件事。错过此次契机,他开始了行走全国的调研和动员,从北京到山东、山西、福建、海南等地,尽管四处奔波,还是没有实现愿望。</p><p class="ql-block"> 变则思通,刘祥法把春博会放到由北京市政府和商务部联合主办的“京交会”上。2012年,在第一届京交会上,他正式推出“中华春节文化国际博览会”的招牌,相关活动受到在场的文化部相关领导和文化方面的专家的高度关注。在2013年的京交会上,刘祥法又大胆尝试在文化板块推出“春节文化”,京交会“春节文化艺术节”由此诞生并大放异彩,彰显了春节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虽历经艰难,但彼时的刘祥法却从这曲折的路途中看到希望的曙光。他再接再厉,开始着手准备“中华春节文化符号”项目。</p> <p class="ql-block"><b> </b>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坚守文化传承使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祥法介绍,据文献记载,在上古时期尧文化时代,春节的雏形就出现了。祖祖辈辈的中国人如接力赛一样度过了四千多个春节。春节的内容由贫瘠到丰富又到简略,形式从简单到繁复又到简单,气氛从简朴到隆重又回归简朴。“但是在这周而复始的波动中,春节却始终没有一个自己的符号,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春节元素系统。而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节日却有模有样、有型有款,并在中国大行其道。”刘祥法说,当看到一个个西方的宗教节日在国内被过得出彩又隆重时,而对应的本该热闹隆重的传统春节却不断被质疑年味儿变淡了。随着仪式感的淡化、礼节的简化、内容的瘦身,大家似乎已经开始看淡春节,甚至失去期待。</p><p class="ql-block"> 刘祥法认为,不仅成年人对春节渐失热情,很多孩子对春节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概念,反而对圣诞节、万圣节等十分了解并喜爱,而提到春节,却没有一个能引起孩子们特别关注的东西。他们并不能在幼年时期就树立一个清晰的概念,什么是春节,什么是传统的中国文化。这种种现象都在给传统文化的流失和春节符号的缺失敲响警钟。优秀的传统节日,在现代传承发扬之路上丢失了太多东西。怎样去唤醒大家心中对春节情感的寄托,用一种符合现代趋势的形式和载体再次阐述关于传统春节的意义,势在必行。刘祥法说,春节的节日象征物不少,如爆竹、春联、年夜饭、红灯笼等,春节文化走出去的活动也常举办,但始终没有形成典型的春节符号。</p><p class="ql-block">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条漫长艰难的道路。但总要有人去做这些事情,如飞蛾扑火般地去捍卫春节文化,探寻春节符号,推广传统文化。”刘祥法义无反顾地走在这条漫漫征途上,多方奔走力推春节符号征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十分清楚。我们通过春节符号这个阵地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刘祥法的观点我是特别赞同。他说,路走得虽然艰难,但这些足可以说明我们之前的工作走在前面了,我们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对的。</p><p class="ql-block">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14年1月19日,“中华春节符号全球征集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顾秀莲,时任文化部部长蔡武分别担任活动组委会名誉主席和主席。这场由民间机构中实会祥发起,在文化部的关心指导下,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政府部门、社团主导,由学者、商家、媒体、民众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以保护和弘扬春节文化为目的的大型文化活动正式推向全球。它体现出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多种力量的共同协作,也是在全球范围内对春节知识的普及和宣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这场大型征集活动中,佳作不断。最终,中华春节符号和中华春节吉祥物“年娃”“春妮”脱颖而出,分别在2015、2016年正式向全球发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各地媒体进行了详细报道,社会反响强烈。</p><p class="ql-block"> 中华春节符号的设计理念是将汉字春、福、年、节、寿依托中国结的编织元素结合在一起,中轴线上点缀三个圆点,象征春节时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太阳、月亮和地球。它是依托中国传统元素的图形,将中国的天文历法科学与传统的人文精神诉求结合,渲染节日气氛的同时传递中国文化和精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年娃”“春妮”的设计创意,源自传统文化的“金童玉女”,是春节吉祥喜庆的象征,有招财、开运、纳福、平安等寓意。男左女右且略呈弧形的身形布局,切合了“左阳右阴”的和合传统,蕴含了阴阳太极的对立统一。其造型饱满、圆润,并沿用传统的发型头饰。肚兜上装饰的“蝙蝠”“双鱼”图案,意为“福庆(蝙蝠)有余(鱼)”,表达了人们对来年美好前景的向往。“虎头鞋”和“绣花鞋”也有“春天即至、避邪祈安”的寓意。两个可爱的“萌娃”都行拱手礼,既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时代新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刘祥法又开始行走各地,为推广春节符号,为春节文化品牌和产品的创新与发展而奔忙。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刘祥法瞄准此次盛会的中华传统文化展示,已同相关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在家乡平湖,以春节传统文化宣传、春节产业集聚发展为主题的春节小镇已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在记忆里不断生长,家乡始终是我一生牵挂的地方。我衷爱的事业能在家乡落脚一处,我深感欣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刘祥法说,这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尽心竭力地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艾青的这句诗,也映照了刘祥法的家国情怀,深沉又厚重。</span></p> <p class="ql-block">钢琴家朗朗成为“春泥年娃”春节符号代言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资料选自新华社高级编辑 杨兆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