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怀旧~可可托海

落日余晖

<p class="ql-block">新疆怀旧~可可托海</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听说可可托海已经是半个多世纪前了,那是读大二时听胡受奚教授(当时还是讲师)讲介“矿床成因学”时。在岩浆热液成矿系列中伟晶岩矿床是一个重要的类型,而“可可托海三号脉”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span style="font-size: 18px;">“草帽型”的三号脉展布面积达数平方公里,并</span>以其“分异分带”极为完善、稀有金属矿物种类极多、矿物晶体极大而闻名于世。这一切都给我们这些初步踏入地质科学大门的学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三时分配到“稀有元素地球化学专业”后,更进一步了解到“三号脉”是一个稀有金属的宝库,锂、铍、铌、钽、铯、铷等等稀有金属储量都极为丰富。特别是伟晶岩矿床的矿石矿物晶体粗大而具备了易采易选的优点,这在五六十年代是特别重要的。从此就像“朝圣”一样,能到三号脉去参观就成了我的一个心愿!</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矿区全貌</p> <p class="ql-block">前排中间为胡受奚教授</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p> <p class="ql-block">三十年后的1992年终于有机会到了可可托海,亲眼目睹了这一举世无双的伟晶岩矿床。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开采,高耸的山丘已成一个长250米、深200米的大采坑。资源的枯竭,也让昔日辉煌的“可可托海矿务局”面临转产倒闭的边缘。似乎“三号脉”正在告别人们,正在渐渐的远去。采坑中的采矿活动已经停止,站在空旷的矿坑底部真有一种莫名的苍凉!</p> <p class="ql-block">三号脉大采坑留念(1992年)</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三号坑内(1992年)</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矿务局(1992年)</p> <p class="ql-block">关闭的矿山大门</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矿山</p> <p class="ql-block">矿务局的博物馆告诉了我们这儿曾经的辉煌,多种多样稀有金属的矿物晶体真是目不暇接。一个个粗大的六方柱状“绿柱石”像櫈子一样排列在地上,这可是提炼稀有金属铍的唯一原料(铍是火箭、导弹外壳的重要材料),其变种就是著名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等。巨大的锂辉石晶体长可达数米,这是提炼制作锂电池用“锂”的主要原料,其变种“紫锂辉石”也是宝石原料;而拳头大的“铯榴石”可以提炼自动控制设备必须的“铯”;大小不一的“铌钽铁矿”(用以特种合金和钽电容器等的主要原料)晶体也是这儿的主产品;还有带着浅蓝色的“含铷长石”,面积近一平方米的白云母晶体,粗大的“锡石”、“褐帘石”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原材料,特别是国防尖端工业。据介绍人们采到过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宝石名为托帕石)、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500公斤重的水晶块、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晶体、60公斤重的钽铌铁矿单晶等等。</p><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矿物标本,当时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还出资十万用以帮助整理和保管这些宝贝。</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矿务局博物馆(1992年)</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地质博物馆(2019年李嘉曾教授摄)</p> <p class="ql-block">1992年的可可托海周边还处于一个十分原始的状态。长满桦树的山岭、绿草茵茵的草地、静谧的湖泊 、奔腾的溪流和飞溅的瀑布,还有那著名的额尔齐斯河。在可可托海的岸边,当人们走近时就会惊起一群群的野鸭,有时还能远远的看到游弋在湖水中的天鹅。夏日的山坡上,哈萨克族的牧民会支起白色的帐篷,山谷草地、蓝天白云好一幅大自然和谐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p> <p class="ql-block">白桦林中</p> <p class="ql-block">茂密的森林</p> <p class="ql-block">奔腾的溪流</p> <p class="ql-block">额尔齐斯河(老者为任民先生)</p> <p class="ql-block">额尔齐斯河(与楊升祖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哈萨克牧民帐篷</p> <p class="ql-block">另人惊奇的是可可托海那个供应全部生产和生活用电的地下水电站。地面见到的是一泻而下的瀑布与一条河流,在其下竟然隐藏着一个电站。据说是为了保密而如此设计与修建的,这在五十年代应该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了。</p> <p class="ql-block">地下水电站地面景观</p> <p class="ql-block">几年前一篇“跪拜三号坑”的文章又把很多国人的眼球拉到了这个藏在新疆阿尔泰山脉深处的“可可托海”。大家都为她曾经的奉献而折服,也为历代“可可托海人”,特别是逝去的先辈们流涙!</p> <p class="ql-block">远眺可可托海(右侧为时任队总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废弃的三号坑(2019年李嘉曾教授摄)</span></p> <p class="ql-block">从五十年代初“中苏合作勘探队”(现在的新疆有色701队)进入可可托海地区调查和勘探开始到矿床的开发,一代代可可托海人在荒芜的阿尔泰山中作出了无私而默默无闻的贡献,甚至献出了生命。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地质矿产部”组织评选了全国找矿贡献最为突出的100个“全国功勋地质队”,新疆有色地勘局701队就因“三号脉”的发现和勘探获此殊荣。</p> <p class="ql-block">三号矿脉(图片引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三号脉采坑(图片引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三号坑边的废石坑(2019年李嘉曾教授摄)</p> <p class="ql-block">五六十年代三号脉的开发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交通不便、生活困难、气候恶劣。几万人的队伍拥向这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山谷,建起了这个中国最大的稀有金属矿产开发基地。其生产的矿产品大部份用于了偿还前苏联的债务(当然网传占40%可能不实)。也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和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也获得了国防科工委的嘉奖。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不能忘记也不会忘记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这些地质矿山人的先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废弃的原职工宿舍(2019年李嘉曾教授摄)</span></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矿工(引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当年矿石运输通道的关键木桥<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9年李嘉曾教授摄)</span></p> <p class="ql-block">功勋桥~苏式木桁桥<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9年李嘉曾教授摄)</span></p> <p class="ql-block">功勋桥上</p> <p class="ql-block">最近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唱红了祖国各地,又向国人展示了“可可托海”的另一面,美麗的自然风光!发源于阿尔泰山的额尔齐斯河,水量充沛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高高耸立的“岩钟”是岩浆活动的纪录;鲜花盛开的高山草原上放牧着白色的羊群;山坡上到处是茂密的白桦林;大大小小的湖泊中游弋着许多水鸟。美丽动听的歌声又把我带回了三十年前,只是物是人非,当时陪同我们参观的队总工程师(一位五十年代地质院校毕业的上海人)因患癌症早已去世,而永远的留在了阿尔泰山!</p><p class="ql-block">注:本节照片均引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旅游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美丽的可可托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号脉采坑全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岩钟</span></p> <p class="ql-block">将近三十年过去了,后来也没有机会再到可可托海。2017年同学李嘉曾教授随中联办组织的新疆考察活动去了可可托海,发回的照片展示了可可托海一个全新的面貌。</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可可托海已经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五A级”景区。也成为了去北疆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p><p class="ql-block">注:本节照片均来自李嘉曾教授</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世界地质公园可可托海</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p> <p class="ql-block">天公造化亿万年,</p><p class="ql-block">稀有万千落人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功勋卓著耀华夏,</span></p><p class="ql-block">托海沧桑几度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p> <p class="ql-block">奔腾溪流</p> <p class="ql-block">能歌善舞的哈萨克人(照片为李嘉曾教授所摄)</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新貌(照片引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