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抗战八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艰苦卓绝、浴血奋战,贯彻执行毛主席“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运动战和游击战”的作战方针,对日伪军作战大小战役战斗不计其数,大量歼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不可战胜的器张气焰,有效地粉碎了日军的侵略扩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今天的故事是我64军前身晋察冀野战军4纵首任司令员陈正湘率部击毙日军名将阿部规秀中将,震惊中外,空前绝后。日媒称“名将之花凋谢在了太行山上”……</span></p> <p class="ql-block">64军前身晋察冀野战军4纵首任司令员陈正湘</p> <p class="ql-block">64军前身晋察冀野战军4纵首任政委胡耀邦</p> <p class="ql-block">六十四军老前辈:</p><p class="ql-block">前排胡耀邦、李昌、曾思玉</p><p class="ql-block">后排王昭、陈正湘、唐子安</p> <p class="ql-block"> 先来回顾抗战之初我八路军几场著名的战役战斗……</p> <p class="ql-block"> 一是1937年9月,平型关战斗。</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在山西省东北部平型关地区对日军进行的伏击战斗。</p><p class="ql-block"> 参战部队: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领第343旅、 第344旅。</p><p class="ql-block"> 日寇部队:第5师团第21旅团。</p><p class="ql-block"> 战果:歼灭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1000余人。</p> <p class="ql-block"> 二是1937年10月19日,奇袭阳明堡机场战斗。</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在山西为配合国民党军队的忻口战役进行的夜袭战斗。</p><p class="ql-block"> 参战部队:陈锡联率领的八路军第129师769团。</p><p class="ql-block"> 战果:烧毁日军飞机24架,毙伤日军100余人,八路军伤亡30余人。蒋介石给参战部队颁发了嘉奖令和奖金。</p> <p class="ql-block"> 三是1937年10月,七亘村战斗</p><p class="ql-block"> 在太原会战中,刘伯承指挥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在山西省平定县七亘村二次对日军的 伏击战斗。</p><p class="ql-block">战斗结果:第一次歼灭日军100余人,第二次歼灭日军400余人,缴获大批物资。</p><p class="ql-block"> 参战部队: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是我64军前辈在陈正湘带领下,参加了1939年10月至12月,北岳区冬季反扫荡战役,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和120师部队粉碎日伪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大规模扫荡的战役。</p><p class="ql-block"> 参战部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和第120师部队。</p><p class="ql-block"> 日寇部队:阿部规秀中将指挥下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独立第三混成旅团、第26师团、独立第八混成旅团及第110师团各部共1.8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战役历时40余天,作战108次,共毙伤日伪军3600余人,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八路军伤亡约2000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39年11月7日下午,迫击炮手李二喜在连长杨九坪的带领下,带着一门82迫击炮来到一处高地,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邦也在这里,这让他意识到这次任务非常艰巨。李二喜虽然只有18岁,但在八路军已经算是老兵了,37年就参加了平型关战役,不久后成为迫击炮炮手,39年的时候在部队里已经是出了名的“神炮手”。</p><p class="ql-block"> 这次连长在接到团长命令后,专门找了李二喜前来。“直线距离800米,有效射程范围内,保证能打好!”杨九坪看了团长陈正湘给他指示的目标后,非常自信,因为他十分相信李二喜的技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二喜非常熟练地把炮架好,得到开炮命令后先行一发试射,迅速校准后又一口气打了3发,炮弹命中目标后被炸起一层层黄烟,望远镜中已看不清目标,日军慌作一团。不久后八路军总部获得了一份来自日本的消息,日媒《朝日新闻》连续三天刊登了一篇名为《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文章,并声称:自从日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结合到八路军近期的战果,这才得知李二喜的4发炮弹将日军中将阿部规秀送上了西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战斗当天,阿部规秀带着几个高级军官和其他人员在黄土岭和上庄子之间的一处院子内建立了指挥所,院子附近还有数名日军军官拿着望远镜进行战场观察。这一情况,被在附近侦察的我晋冀军区第一军分区1团团长陈正湘发现了,陈正湘迅速判断这是一处敌指挥所,可能还有高级军官,立刻下令把平时舍不得用的迫击炮调来实施火力摧毁。李二喜的炮打得很准,其中一发炮弹直接命中在几名日军军官中间,一枚弹片击中阿部规秀腹部,3个小时后阿部规秀不治身亡。</span></p> <p class="ql-block"> 聂荣臻之所以还不满意这次战斗,主要是没有完全实现战前制定的聚歼日军的战役目标。击毙阿部规秀是较大的意外收获。</p><p class="ql-block"> 阿部规秀这位“山地战专家”亲自率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5个大队分兵进入我根据地进行扫荡,聂荣臻果断选择诱敌深入并包围歼灭了阿部规秀的第1大队。随后阿部规秀立刻调整了部署,将3个大队集中到涞源,另让1个大队继续搜索前进。</p><p class="ql-block"> 日军主力部队停了下来,聂荣臻看到了战机,这是在给八路军进行合围的机会,于是即刻调遣部队,还从贺龙的120师借了一个团来,希望打一个规模更大的歼灭战。</p> <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由于部队实在没有打正规战的经验,在执行战术上脱节,没有切断日军之间联系,日军占领了有利地形,运动战最终变成了攻坚战,击毙阿部规秀就是攻坚战期间发生的。</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军击毙了日军的最高指挥官,但日军并没有慌乱,反而据险固守等待援军,在日军援军抵达前,兵力火力严重不足的八路军只能交替掩护后撤。</p> <p class="ql-block"> 聂荣臻认为,这次战斗把绝佳的歼敌机会变成了八路军最不擅长的消耗战,部队损失大,缴获不多,虽然将敌人赶出根据地,但并不是一次理想的战斗。</p><p class="ql-block"> 当阿部规秀被炸死的消息传来后,聂荣臻特别通令表彰了陈正湘率领的军分区第1团我64军的老前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对敌作战12.5万次,共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我晋察冀野战军自始至终为了民族独立、抗击日寇做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滨2021年1月31日于厦门湾</p> <p class="ql-block">左三为陈正湘与64军诸将军合影留念(<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左起许宪章、王庆瑛、陈正湘、唐子安、曾宝堂、王宪增、常瑞庭将军)</span></p> <p class="ql-block">翔实史料、著名战例为纲;流畅文笔、一腔铁血为目。不忘前辈英烈,尽显家国情怀!致敬[强][强][强][抱拳][抱拳][抱拳](战友宪聪留言)</p> <p class="ql-block">孔滨之前就写过陈永康将军渡海登岛先锋营战史,更为翔实。此篇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合而为一写法,为将军,为六十四军,为共和国那段历史,竖立起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我一直觉得,就文学创作而言,写作方法、技巧不重要,重要在于写什么;就总体而言,写什么甚至也不重要,重要在于作品取向。纵观近年来滨哥创作,笃定厘清军史,立足翔尽史实,彰显其中牺牲、奋斗、奉献精神,不惜以口述、书证、战史按其原本价值、脉络还原历史,堪破万卷,骑行万里,所立丰碑,昭远跻新,本身,就是奉献,就是壮举,就是家国情怀!愿宾哥有更多力作面世!旭光2021.4.20于广州</p><p class="ql-block">@虎踞深山 :细读你写的64军部分精典战例,看着创造64军传奇的老首长照片,感触极深……!战争年代~他们和他们的战友,他们和他们的部队,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给我们、给一代又一代64军的后来人,讲述了感人的故事,留下了珍贵的教程,传下了优良的作风!老部队虽然已经改编新的番号,但历史是不变的,功绩是不变的 ,留下的“财富”是不变的!向64军的老首长致敬!向64军致敬!感谢孔滨老战友整理军史,撰写文章!(尚新战)</p> <p class="ql-block">作者 孔滨 还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