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高山之城--神秘的马丘比丘

大海

<font color="#167efb"><b>探索印加古文明之旅一</b></font> 趁假期之便,我们一批驴友出发到秘鲁,去探索印加古文明之旅,虽然时间不长,收获颇丰。除了让当地旅行社安排车辆和导游外,还聘请了当地大学一位华裔老师,在旅行途中为我们详细讲解很多印加古文明历史和当地习俗,全体人员都很开心,完成了一次大家都满意探索之旅。先谈最著名的马丘比丘神秘之城 马丘比丘全景 马丘比丘(MACHU PICCHU)是秘鲁的国家招牌,<b>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b>,<b>是联合国的世界少有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保护项目</b>。虽然座落在海拔2500多米高的崇山峻岭之上,但依然游客蜂拥而至,人潮如织。<div> 要到马丘比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从印加帝国的古城CUSCO 坐四个小时的汽车,到一中间站,再转乘专用旅游小火车,约二个小时,才能到达山下的小镇PUEBLO MACHUPICHU,住宿一夜,第二天才能上山,这真有点朝圣的气氛。<br></div><div> 由于安排得当,一路上也很精彩,先是经过的这条道路是秘鲁人敬仰的“圣山谷”,沿途再参观二个印加古文明有名景点,加上中途吃饭又是一个很有当地特色的餐馆,大家都兴致盎然。</div> <b>圣 山 谷 </b><br> 我们包了一辆旅游大巴,出了古城CUSCO,一路经过的是一条狭长山谷地带,一条河流,两面是山,河流二边是肥沃的农田,灌溉又方便,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当然就带来了山谷地带的富饶,适合落后时代的人类居住,当时崇拜神的印加人,认为这是神所赐的,所以称这条山谷为圣山谷(VALLE SAGRADO)<br> 圣山谷二边都是富饶的狭长小平原 圣山谷河边的村庄<div><br><div><br></div><div><div><br></div></div></div> 圣山谷有充足的水资源,适合农业生产。 <b>最高祭坛(PISAQ)</b>,<div> 最高祭坛设立在一座山顶,在当时,印加人认为这个地方离天最近,死后升天做神最便捷,所以印加王就在此专门设立了祭坛,边上设立制作木乃伊的场所,达官贵人死后,在此让祭师把尸体制作成木乃伊,在祭坛举行仪式后,把木乃伊埋葬在险峻的山腰上,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悬棺。祭坛还有一些祭师居住的房子,和祭坛连成一个小建筑群。</div><div> 但更为稀奇的是边上有成片的梯田,据记载这是用来培养玉新米品种的场所,玉米是他们的主要粮食,先让技师培养出好品种,再拿出去推广种植,放在祭坛边上,也是希望神保佑,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看来在古老的印加文明中,除了崇拜太阳神外,也有重视农业栽培技术的一面。 据说全世界的玉米都是由秘鲁传播出去的,事实上我们后来在秘鲁见到的各种玉米,大的小的,各自颜色的,就有尽有,确是全世界最多的种类,由此可见,他们重视农业发展,使当时印加古文明的辉煌是有相当关系的。</div> 最高祭坛是当地最高点了 祭坛遗址 参观祭坛 埋葬存放木乃伊的险峻山腰 制作遗址 培育玉米基地就在祭坛边 培育玉米新品种的基地 <b>军事要塞(OLLANTAYTAMBO</b>)<br> 圣山谷途中第二个景点是印加王的军事要塞(OLLANTAYTAMBO), 这是用一个用有赫赫战功的将军名字命名的军事要塞。军事要塞座落在山谷的通道边的一个山脊上,设计壮观,可以扼守整个山谷通道,还用很多巨大的石块建造而成,在那个落后的年代,不知是怎么搬运叠垒起来的?这是一个不解之谜。要塞下面有一个保护的很好的古老小镇,所有通道都保持了原来的石块路面,小巷也颇具特色,石头路边上有水沟,有很科学的排水系统。还有一个当年印加王到此用过的的饮水池,现在保持原状,还有一小股终年不断的流水。在附近的一座山,从侧面看去,岩石很象是印加王的侧面像,颇为神似,当地人称为印加王山,也希望印加王神灵保护他们。 座落在山谷边的军事要塞 夕阳下的军事要塞(OLLANTAYTAMBO) 城墙 登高欢呼 如此巨石当年如何搬运堆砌是一个迷 工事观察孔 要塞设计也颇具科学 坚固的石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印加王饮水池(据说保持了原状) 一座山上有神似的印加王侧面头像,称为”印加王山“ 将军山OLLANTAYTAMBO(神似一个凶煞将军的侧面像) 从军事要塞俯视古村落 保护完好的古村落 要塞下村中有漂亮的石头路面和排水沟 村庄中奇特的观光车 当地手工艺品 <b> 马丘比丘山下小镇 PUEBLO MACHUPICHU</b><div><b> </b> 途中感受了很多风土人情,中午饭安排了一家相当特色的餐馆,餐馆建在河边,花草绿树环绕,吃的也相当有特色,以玉米肉类为主,有很多玉米品种,和不同的做法,还有玉米做的甜点饮料,玉米酒等。院子里有当地人的乐器演奏音乐,餐厅后的河边,还提供几只秘鲁特有的驼羊,可供参观和拍照之用,考虑可谓周到。</div><div> 马丘比丘山下小镇,在丛山环绕之中,只有小火车能到达,小镇无论是建筑,道路,装饰都保持了当地特色,没有使人感到因游客大量到来而过度包装,这点和我国大有不同,也是我们的最大感受,拍些照片为证。</div> 建筑简朴的餐馆 餐厅有院子 沿河风光秀丽 用当地乐器演奏音乐 秘鲁特产驼羊 沿山而行的小火车 <b>小镇 PUEBLO MACHUPICHU</b> 小火车到达小镇终点站 丛山环抱的小镇 小镇广场, 和外界的唯一交通就是一条小铁路 山坳中小镇只有一条小街 特色商店 小宾馆 餐馆 街头的传说雕塑 <b> 马丘比丘(MACHU PICCHU)奇迹</b><br> <br> 上马丘比丘可不是一趟容易的旅程,为了保护足迹,也没有建设缆车,从山脚坐当车要半个多小时,一路全部是“之”字形小公路,交会要找一个稍宽的路段,停车将下让一车先通过,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悬岩,真是胆颤心惊,还好当地司机路况熟悉,在太阳神的护佑下,总算平安往返了。<div> <b>马丘比丘</b>是一个神秘的山顶之城,建成距今有600多年,此前,一直不被人所知,网上有各种说法,这次我们请了在秘鲁大学的华裔教师为我们翻译讲解,因为他出生在秘鲁,且对秘鲁历史比较深入的了解,我觉得他的说法比较可信,发现过程:1911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Hiram Bingham在当地考察,口渴了,到村民家里讨水喝,村民拿出盛水的容器竟是金的,他大吃一惊,问村民是那里来的,他说山上有得是(古代印加人当地盛产金银,视金银为普通的物品),于是教授去了这个神奇的山顶之城,发现了这个神秘的的奇迹,搬回美国的文物达4万多件。(有在美国的展品为证)</div><div> 马丘比丘,现在遗留下来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遗址,山城其实是一个神秘的祭所,当年印加王和印加贵族,重视祈求平安,认为死后可以升天,而且要求神秘和神圣,可能也是受祭师的迷惑,所以印加王就发动了臣民建造这个秘密的高山祭祀之城,当年建造和祭祀都是保密的。建造的人工是从各地的村民中抽派来的,建好后,就再也不能回去,在这里劳作和维护祭所城,一生终老在这里。若大的山城,只有一个小门进出,大约住500人左右。这个祭祀之城的中心区,有各种庙宇住房,有祭师和贵族祭祀时的住所,有国王的寝室,祭司的祈祷室,为延续不断,还有祭师传授祭祀方法的教导室。整个城区则由200多座建筑和109个连接山坡和城市的石梯组成。城内规划井然,北部多为庄严的宫阙神殿,南部是作坊、居室和公共场所。整个遗迹包括庙宇、避难所、公园和居住区。这里还建有超过100多处花岗岩阶梯。还有大量的水池,互相间由穿凿石头制成的沟渠和下水道联系,通往农业和植区的灌溉系统。</div><div> 此外,还有观星台,时间计时器,音乐厅等等,城的四周还有梯田的农业种植区,可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给守护的人当食粮。也有一些很有科学原理的设施,有很好的给排水系统。如有一块棱形的石头,和指南针一样,石头上的对角线一条指正南北,一条指正东西,我们用指南针测试了,准确无误。还有一块石头根据日照来测量一天的时间,虽然没有中国古代的日晷精确,但也是同样的原理。从采石上看,当年用铁器在巨石上打洞,用热胀冷缩的办法把石块切开,都是古印加人的聪明才智,才能造就这样一个世界奇迹。在海拔2500多米的山巅这上,建造这么一个规模巨大的秘密祭祀山城,确实令人不可想象啊!</div> 马丘比丘全貌介绍图 在车站乘大巴上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遗址 全体人员登上马丘比丘 赞叹奇迹而喜悦激动 马丘比丘建筑群(屋顶已不存在) 祭祀室 平民住的小型石屋 城内道路和阶梯 给排水系统也很科学 临壁而建的险峻建筑 观星台(和中国古代一样,观察星象) 城的边缘很险峻 各种居住房屋 建筑群互通结构也很科学 此石对角线指南北和东西 用指南针测试准确无误 这块特殊的石头是当时的计时器(和中国古代的日晷类似) 偶遇老城中的新主人 现场遗留下来的建筑石头(当时印加人就懂得用铁器打凿石头,并用热胀冷缩办法加工石块) 梯田是农业种植区 城边外沿都为种植区 美女们全景 16世纪初,鼎盛期的印加帝国,疆域广阔,人口多达600万,他们信奉太阳神,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建都于库斯科(CUSCO),曾雄霸一方。遗憾的是遭西班牙入侵殖民后,急转直下,致使帝国突然“失落”,马丘比丘,一座神秘而古老的高山之城,是印加古文明的巅峰之作,今天参观遗址,感慨万千,可留给世人思考又是什么呢?<div><br></div> 整理于2012.01.30 (本集完)<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欢迎到访,请多指正!</b></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