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竞渡争上游

还剩点情怀

台江施洞苗族独木龙舟节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清水江畔,有一位苗族渔人的独子被恶龙拖入清水江中淹死,愤怒的老人于是在龙洞放火烧了九天九夜,恶龙死后被各村寨人分食。为了赎罪,恶龙托梦给老人,希望人们仿照它的身躯做龙舟,在每年五月划行,可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此,划独木龙舟就成了当地苗族同胞的传统习俗——独木龙舟节。   6月29日,苗族“独木龙舟节”在清水江畔的台江县施洞镇拉开帷幕,40多艘“独木龙舟”聚首角逐,吸引万余游客参加。 苗族“独木龙舟”是苗族文化的骄傲,无论是独木龙舟的独特造型,还是龙舟下水竞渡,以及古老的龙舟传说,无不体现出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文化气息,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独木龙舟”节的举办时间一般选择在端午后20天,当地人把这天称为“大端午”。 两两竞渡 比赛前的准备 母亲的嘱托 开坛祭祀 一声炮响,满载着乡亲们嘱托的龙舟起航了。 来自十里八乡的龙舟相继进入比赛水域。 苗族桨手 把姑妈家送来的绸缎挂到龙头上。 敬一杯雄黄酒。 姑妈们给龙舟送来雄鸭、雄鹅和绸缎。 薄暮游船分散去,尚余箫鼓绕湖滨。